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美國夢”是美國人多年來津津樂道的一個詞。幾百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抱著美國夢進入這片希望的大陸,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每當經濟危機,美國人又在“美國夢”的鼓舞下重新振作,為自己和國家的未來努力奮鬥。近年來,國外媒體也在不斷討論,“美國夢”是否已經過時。那麼,“美國夢”到底代表了怎樣的國家精神呢?

【視頻】 新國新夢


“美國夢”,從探索拓殖到安居樂業

開始“美國夢”最初是一個開拓土地創造財富的夢想

“美國夢”是一個伴隨美國這個國家開始的夢想。1620年,一群英國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橫穿大西洋來到馬裏蘭,希望建立一個自由平等沒有宗教迫害的“天堂”。從那時起,“美國夢”已開始悄然萌芽——這片幾乎是未開墾的大陸給了每一個人均等的機會,只要努力奮鬥,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隨著美國的獨立和不斷地拓展國土,美國夢也在不斷地向前拓展。
   早期美國土地廣袤而人口稀少,移民都能獲取大片肥沃的土地。當時的美國還是農業經濟為主,不言而喻,土地就意味著財富,意味著成功。隨著18世紀末、19世紀初美國西部發現多處金礦,有些幸運兒開始因掘金而一夜暴富,這波“淘金潮”的傳奇,推動了移民西進的浪潮,也為“美國夢”抹上了濃厚的金黃色彩。 [詳細]

轉變19世紀至今,“美國夢”是個人奮鬥白手起家的夢想

當美國逐漸進入工業時代,已經幾乎不再有未開墾的無主地。此時的“美國夢”開始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來。19世紀中期以來,歐洲來的移民更多地進入紐約、芝加哥、底特律等新興的工業城市。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奮鬥起家的工商業巨子。比如依靠個人發明而創立通用電氣公司的愛迪生,採石油的洛克菲勒,搞銀行的摩根,發明汽車生産線的福特。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起家寒微,但通過勤奮終於創立了自己龐大的事業,成為傳奇人物。此時的“美國夢”已與當年的“建立天堂”或“第一桶金”無關,然而依然令全世界人嚮往。
   此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大蕭條,美國夢曾不斷地受到人們的質疑。但美國至今為止仍是全世界移民的夢想之鄉。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社會的頂端,但美國龐大的中産階級,以及他們“一棟房子、一輛汽車”的富足生活,對於移民來説,並非遙不可及。

“美國夢”既是不懈的個人奮鬥,也是自由平等的國家理念

個人從個人的角度,“美國夢”的內涵是個人奮鬥的成功

雖然美國夢的精神貫穿著美國的歷史,但“美國夢”一詞被單獨作為一個概念提出來並家喻戶曉則是20世紀的事。1931年5月詹姆斯•亞當斯完成《美國史詩》(The Epic of America)一書。這部書的主題是:“讓我們所有階層的公民過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國夢,這是我們迄今為止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偉大的貢獻。”亞當斯對美國夢的定義是:不論家世和背景,每個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機會能獲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實的生活。時值大蕭條時期,這本書重提“美國夢”的精神核心,提醒人們通過自身努力和奮鬥改善自身的處境。 [詳細]

社會從社會的角度,“美國夢”的基礎是一個人人平等、高度流動的社會

在美國這樣一個個粗獷的個人主義故事中,決不能忽略一個角色,那就是政府。1776年夏天,傑斐遜在費城起草《獨立宣言》時提出人的自然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和對幸福的追求”的思想,並以此作為美國立國之本。這傳承自《五月花號公約》的傳統,是“美國夢”最重要的制度基石。相比當時仍是封建貴族作為社會主導的歐洲,這意味著無限的機會。
    最初的“美國夢”只屬於來自歐洲的白人,黑人只是奴隸,不配擁有夢想。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自由、平等原則的指引下,黑人不再是奴隸,也擁有了自己的奮鬥可能,並且最終實現了與白人的完全平等。這樣的故事也適用於所有的亞裔和其他族裔的移民們。正是美國的國家理念保證了他們平等競爭的權利。二戰期間,大量受迫害的猶太人就因此流亡美國,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基辛格等響噹噹的人物。
   同時,與其他大多數國家不同的是,在美國擁有的經濟自由相當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當有限,經濟發展的制度成本遠小于其他國家,這使得快速的社會流動變得可能,任何人都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邁向巔峰。

“美國夢”吸引了大量優秀移民,並使他們獲得成功

美國建國以來200多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從世界各地移民的奮鬥史。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從美國的知名人物中找出大量的二代以內的移民。他們就是活著的“美國夢”。

奧巴馬二代移民當選總統

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父親是來自非洲肯尼亞的移民。奧巴馬從小是被住在夏威夷的外祖父養大的。從就讀哥倫比亞大學到涉足政壇,從競選參議員到連任總統,奧巴馬用個人經歷詮釋了一個毫無背景的黑人混血青年一步步出人頭地並稱為美國領導人的“美國夢”。他的草根出身和奮鬥經歷與那些移民、底層和中産階級有著強大的共鳴,這正是他在總統選舉中成功的關鍵。 [詳細]

楊致遠華人學生成為網絡巨子

雅虎是曾開創了網絡時代的互聯網巨頭。其創始人和長期掌門人楊致遠,就是一個華裔移民。楊致遠本人出生於台北,幼年才移民美國,甚至算得上是第一代移民。斯坦福大學畢業的他通過自身技術創辦網站並吸引投資,挖到了互聯網時代的第一桶金,也被譽為“世紀網絡第一人”。

林書豪黃種人的明星後衛

NBA是美國四大職業聯盟之一。長期以來,籃球運動被黑人和白人壟斷,黃種人很難取得成功。然而就在今年2、3月份,紐約尼克斯隊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華裔後衛林書豪,在多名主力缺陣的情況下連續取得“兩雙”,帶領球隊取得8連勝,吸引了全世界所有籃球迷的目光。林書豪的父母是來自中國台灣的第一代移民,林書豪從小接受美國教育,參加美國的職業聯賽,他的成功也是名符其實的“美國夢”。[詳細]

“美國夢”也是國家繁榮之夢

反哺“美國夢”吸引的全世界的人才使美國持續繁榮

“美國夢”成就的不僅是這些優秀人才自己的夢想,同時也成就了美國自己。一個從無到有完全由外來移民建立的國家,才200多年就躍居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國。這樣的奇跡與“美國夢”是分不開的。美國為所有人提供了一個通過個人奮鬥創造個人財富的機會,而這些財富也同樣是美國的財富。正是這些優秀人才所提供的智慧和創新,成為了美國經濟持續繁榮與發展的持續動力。這也是為什麼每當經濟不景氣,美國人總要重提“美國夢”,審視“美國夢”的産生土壤是否仍然存在。只有讓每個人依然有努力奮鬥的希望,國家才有重返繁榮的可能。

借鑒所有期盼發展的國家,也都希望有自己的“國家之夢”

美國夢”使國家強大,因此也成為了所有希望繁榮發展的國家所看齊的對象。二戰結束後的西德,百廢待興。德國歷史學家萊納•波梅林這樣描述:“人類最為強烈的動機就是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也許和‘美國夢’很相似,也應當成為德國的夢想。”
   在“美國夢”被人具象化的含義中,尤以“居者有其屋”最為受人重視。上世紀8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就提出,擁有一個自己的家非常重要,應當立法為首次購房者提供資助,讓他們能買到便宜的住房。這一政策就被時人稱為“撒切爾的美國夢”。這樣的夢想也同樣吸引著俄羅斯人。前任總統梅德韋傑夫面對全國77%的人口住在公寓樓的局面,提出了提高房屋自有率的計劃,其政府團隊稱之為“俄羅斯之夢。” [詳細]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

留言板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