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509

央視網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吏治清明則會風清明

特約評論員 郝洪

相關新聞: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審議關於改進工作作風 密切聯絡群眾的有關規定 分析研究2013年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八項規定

從習近平總書記平實親民的就職演説,到李克強副總理拒絕官員“照本宣科”、“打破砂鍋式”的追問;從中紀委反腐座談會“禁念稿”,到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後十八大時代,清新會風勁吹,一時間,神州各處掀起轉變會風熱潮。

轉會風、改文風之説並不新鮮,但中央高層各種場合強調、身體力行,並專門就此出臺文件,還是第一次。新一屆領導人為何要從這樣的細節入手,推進政風改革?蓋因會場折射著官場,會風代表著政風。

我們習慣了官場的大會小會,習慣了“領導強調”和“領導指示”,更習慣了順應形勢,永遠只講正確的廢話,從國際大環境,説到國內嚴峻形勢,就是回避眼前迫在眉睫的困難和挑戰。有些地方和部門甚至是為了會議而會議,會議的舉行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讓領導有顯示權威的機會。臺上,領導唾星橫飛,捧著秘書早已起草的講稿,車轱轆似地來回説些大話、套話;台下,聽者不知所云,昏昏欲睡。

這樣虛而不實、浮華無用的會風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開會原本是用來解決問題,是以思想激蕩、觀點交鋒來激活創新能力,通過充分討論、溝通,消弭分歧、取得共識,以解決實際問題。在缺乏民主監督、“一把手”説了算的官場規則之下,會議自然就成了走走形式——決策早就在會議舉行之前塵埃落定,所謂的“會議討論”、“會議一致通過”一類,不過是演給群眾看一齣戲。

改革會風,必然會引發某些人的不快。那些原本在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下寄生的官場“南郭先生”們,本可以用“官話”、“套話”渾水摸魚,現在,要讓他們免掉這些“客套”,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闡述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思想,展現自己的能力,無疑于揭了他們的短。儘管,前有中央領導率先垂范,後有“八條規定”制度約束,如果沒有來自幹部任職考核、政績評價體系上的改革,沒有民主監督的推進,“南郭先生”們斷不會主動去改文風、會風。

從這個角度而言,要徹底改變會風,一聲“少説客套話”斷喝還不行,還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官場規則,轉變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法治昌明、吏治清明則會風清明,一個公開、透明、時刻處於民眾監督之下的政府,沒有機會也沒有時間講官話、套話;不敢浪費納稅人的錢,假借會議之名,公款吃喝、公費旅遊;更不敢在會上大言炎炎、會下卻蠅營狗茍,將公權力私相授受,以權謀私。

吏治改革難,因為它觸動的是改革者自身的利益;吏治不改革更難,官僚主義、貪污腐化、執法不公等等吏治亂像,已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在今年11月21日舉行的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上,李克強談到改革時説,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幹可能不犯錯,但要承擔歷史責任。必須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我們期待,在“八條規定”之外,能有更多改革政風的措施出臺,讓吏治改革勁風激蕩神州。

專欄作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傅蔚岡,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財産法、城市化與政府監管。對中國的城市化和農地徵收制度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學術刊物和公共媒體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75期:孤有所養的中國難題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第374期:黃燈新規,習慣之爭非規則之爭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第373期:中國夢:每個人豐滿的現實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第372期:日本糾結的強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第371期:美國夢:鴻鵠志遠 天道酬勤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第370期:求索俄羅斯:東方還是西方?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第369期:國家精神之:德國的理性與激情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第367期:大和魂,糾結的強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第366期:安倍晉三,不只是“右翼”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