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503

央視網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中國夢”需要用“改革”來支撐

“中國夢”需要用“改革”來支撐

本網評論員

相關新聞:
    習近平強調:空談誤國 實幹興邦
    習近平:民族復興是最大中國夢
    系列網評:
    之一:書寫美麗人生,“中國夢”便不遙遠
    之二:讓每個普通人的“中國夢”照進現實

當中國夢成為微博、論壇乃至每個人口中、筆尖的議論,從每一個普通人到整個國家,都在討論夢想。

經常,有人會説:當我們談論夢想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其實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夢想似乎是以一個遙不可及的存在,卻給了人們一個個的希望。而在今天,夢想在具化,可以是異地高考的破冰,可以是醫療社保的全覆蓋,也可以是一個個流浪兒童有個溫暖冬天的歸宿。

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解釋和回應了“中國夢”:“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而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復興到惠及你我他,讓每一個普通人的夢想實現,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我的夢想是有一個家,一所自己的房子,孩子上學的時候不用擔心戶口問題”,網友的這番話很容易引起共鳴。這個夢並不宏大,也可以説,很普適,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高房價的壓力和與戶籍相關的教育困局讓一代人的夢想變得很重。在這條路上,有的人持謹慎的態度,説自己是房奴、孩奴,對於改革了30年仍存在的問題有自己意見。也有家長很樂觀,説:“等到我的孩子上大學,我相信這個問題早已經解決了”。而近日“各地異地高考政策即將出臺”的消息,無論不同身份的人有怎樣不同的解讀,都不會回避一個信號——改革,而且是要啃這個多年都啃不動的“硬骨頭”。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在談到對十八大後中國發展的期待時曾指出,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雙軌制問題尚未得到破解,特別是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還很大,希望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逐步解決。不被雙重標準所束縛,實現收入倍增,也是很多民眾的中國夢,而專家期待恰恰反映出雙軌制是這一夢想的其中一個現實障礙,收入的增加不僅僅是發展問題,也是分配問題。同樣道理,人們一面在詬病公考熱的不正常,一面又在擠破腦袋蜂擁而上,這不僅僅是公職的地位問題,也反映了人們認為普通職業不能帶來足夠的安全感。通過變革改變雙重標準,給普通職業應有的地位和尊重,公考熱自然會降溫。

當患者和家屬長途奔波、通宵排隊,只為在大城市的醫院挂到一個專家號時,必須承認,每個人不再為看病發愁,隨時可以享受放心的醫療,無疑是中國夢的一部分,但正如公共衛生專家楊功煥説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注重經濟發展時,忽略了健康問題,在健康方面的改善不夠明顯,在公共衛生方面的投入還需要加大。其實我們都知道什麼是更好的醫療,但如何在醫療體制改革中彌合患者和醫生的關係,讓藥價降下來,讓醫療服務提上去,仍是一個問號。

3元的營養午餐,對於貧困農村地區的孩子來説,能吃飽嗎?能吃好嗎?不必急於回答能或者不能。讓農村的孩子吃飽飯,給他們更多的投入,是撐起每個幼小心靈夢想的第一步。3元的午餐覆蓋面還有限,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不要奢想一步到位,正如孩子的夢想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一樣,給農村孩子的關愛需要繼續。

中國夢前面還有諸多藩籬,中國夢的重量,也不是空談口號能承擔得起的。無論是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還是街頭采訪中人們表達的對幸福的期盼,夢想都是不那麼飄渺的。實現包括每一個普通人在內的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只能用改革來支撐。唯有在惠及全民的改革中,從每一個人的基本訴求出發,夢想才能接地氣,才能將中國夢這份厚重的存在蛻變為現實的圖景。

專欄作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傅蔚岡,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財産法、城市化與政府監管。對中國的城市化和農地徵收制度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學術刊物和公共媒體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75期:孤有所養的中國難題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第374期:黃燈新規,習慣之爭非規則之爭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第373期:中國夢:每個人豐滿的現實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第372期:日本糾結的強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第371期:美國夢:鴻鵠志遠 天道酬勤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第370期:求索俄羅斯:東方還是西方?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第369期:國家精神之:德國的理性與激情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第367期:大和魂,糾結的強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第366期:安倍晉三,不只是“右翼”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