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505

央視網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坐言起行嚴治黨,“八項新規”順民心

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

相關新聞: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審議關於改進工作作風 密切聯絡群眾的有關規定 分析研究2013年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八項規定

12月4日,中央政治局發佈八項規定,要求領導幹部改進工作作風。其中包括政治局委員調研須輕車簡從不安排宴請、嚴控以中央名義召開的會議、出訪不安排機場迎送、個人不出書不題詞等內容。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如果以十八大為坐標,回望新一屆領導人執政以來的“撲面新風”,總有一些清晰的脈絡呈現其間:以時間為序,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時,要求“不念稿”;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時,面對電視鏡頭,引用了“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句耳熟能詳的名言,觸發民眾諸多感慨與想象;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他請在場專家少説客套話,能不讀稿就不讀稿……踏實、務實、平實,用香港《成報》的話説,“十八大以後,中央從學習理論、明確向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開火,抓到了執政黨存在問題的根源”。

如果説,主義引領旗幟,道路決定命運,那麼,作風則指向民心。

八項規定是順應民意的“好聲音”。縱覽新規條目,民眾關注的、民怨聚焦的,恰恰是新規發力的。早在1992年春,鄧小平在南巡談話時就説,“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形式主義太多”。今日看來,頑疾仍在。譬如僅會議——慶祝會、聯誼會、紀念會、表彰會、研討會、現場會、座談會……媒體幾乎每天都在為會議而奔忙。新規要求“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不張貼懸挂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説到底,就是要向“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漠視群眾、脫離實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虛報浮誇,鋪張浪費、貪圖享受,以權謀私、驕奢淫逸”之頑疾開刀。這些年,迎來送往中的行政成本、形式主義中的詭異樣本,屢受詬病,加之“三公”等支出不甚透明,民眾對權力作為多有質疑,新規從民意中的焦點問題入手,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八項規定是集結民心的“衝鋒號”。與“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等具體要求相比,公眾覺得更給力的可能還是“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其身正,不令而行。好的規定,更需要身先士卒。用微博網友的話説,這一條規定勝過了千言萬語。在民族復興的征途上,要凝聚民心、集結民智,離不開一種勇氣和膽識——新規貴在動真格,自上而下推動作風建設,不放過“自我”,這樣的錚錚誓言,沒有明哲保身的退路,只有革故鼎新的氣度,既是一種承諾,更是一種召喚,契合民眾期待,深孚民心。

八項規定是體察民情的“降落傘”。新規在改進調查研究方面規定了“五多”,即多同群眾座談,多同幹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同時又規定了“五不”,即不張貼懸挂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此般“加減”之間,集中體現了“尊重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基本取向。如何讓過於務虛的作風“降落”到帶有泥土芳香的中國大地,不僅是黨的建設需要思考的命題,更是一切行政作為亟待回歸的起點與終點。所謂“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某種意義上説,就是要&&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基層,&&密切聯絡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以體察民情、體恤民情的姿態,贏得權力作為的風清氣正。

“力去陳言誇未俗”,清風撲面新氣象。落實好八項規定,必能以更紮實的作風、更真誠的會風、更清明的政風,帶動更純良的民風,齊心協力實現最美“中國夢”。

專欄作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傅蔚岡,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財産法、城市化與政府監管。對中國的城市化和農地徵收制度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學術刊物和公共媒體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75期:孤有所養的中國難題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第374期:黃燈新規,習慣之爭非規則之爭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第373期:中國夢:每個人豐滿的現實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第372期:日本糾結的強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第371期:美國夢:鴻鵠志遠 天道酬勤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第370期:求索俄羅斯:東方還是西方?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第369期:國家精神之:德國的理性與激情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第367期:大和魂,糾結的強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第366期:安倍晉三,不只是“右翼”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