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思想政治課澎湃起來

2014年03月26日 21:04

教室裏,老師還沒開講,學生先睏了一半。這是大學思政課上時有發生的一幕。

從高中到大學,授課選課方式雖然發生了變化,但很多學生仍然對思政這類相對枯燥的必修課有抵觸心理。

2010年,復旦大學思政課教師陳果的教學視頻被發到網上,視頻中,他裝扮時尚、吐字清晰,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讓視頻在許多大學生中得到廣泛傳播。學生們在網絡上分享其他教師的教學視頻,言外之意便是對自己的思政課老師的教學方式不滿意。

現在回過頭來看陳果老師的那些視頻,不難發現,其教學方法更像是將“百家講壇”搬進了教室,在道理論述中夾雜些許事例點綴,如同烹小鮮一般給學生提味。這樣的改變,對於吃慣了白麵饅頭的學生來説是新鮮的。仔細想想,只要秉承的風格不變,無論是研究傳播學的于丹還是研究神學的陳果,都能呈上一盤味道相同的思政課“大餐”。

如今,社會已經患上了“心靈雞湯過敏症”。余秋雨、劉墉、林清玄早就像銷量下降的《讀者》和《青年文摘》一樣,不再似往日那般受到追捧。心靈雞湯的本質是説教,只不過作者將一個道理用玄之又玄的文字包裹起來,做成糖衣喂給讀者。如同催眠曲一樣,聽著聽著你就睡著了。一個睡著的人是沒工夫去討論這個道理謬誤與否的。

思政類課程不僅存在於大學教育中,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思想政治課一直屬於必修課的範疇。以內容來看,各個教育階段的思政課內容之間並不是一個延續的關係,而是相互高度重合的。如果大學的思政課還停留在善惡解讀的領域,將無疑是對中小學的品德教育進行一場自我否定,否則,最簡單的善惡觀念何必需要一次次被闡明。

有一種説法是,人類在25歲之前是形成人生觀的重要階段,一旦過了這個年齡,人生觀也如同身高一樣不易改變了。25歲之前的幾年,恰好是高等教育和社會實踐覆蓋的時間區間,因此高校的思政課本應更為實用。

為什麼思政課在一些學生眼裏從必修課成了“必休課”?因為高校的思政課沒有滿足學生在這個年齡段的需求。在接受過多年的灌輸式教育後,學生不想再聽一遍“道理是怎麼樣的”,而更想知道“道理是怎麼來的”。思政課不應該是一個一對多的宣講臺,而應是點對點的辯論場。一個好的思政課老師,應該像庖丁解牛那般,利用自己熟稔掌握的哲學思想,對各種歷史問題、哲學話題、社會議題進行解剖。(央視網 作者:劉浩睿)

網絡新聞聯播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