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對食品安全不放心 部分大城市居民回到"趕集時代"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7日 04: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現在,王女士的“菜農”生涯告一段落。

  就在她家陽臺外面,是修整出來的一小塊菜地,這裡種著西紅柿、絲瓜、豆角。這是住在一樓的好處。王女士隔兩天就會澆水、松土、除蟲,雖然産量很小,但用她的話説,“吃著踏實”。

  小花園的那頭,擺著一排泡沫箱子。這是高層住戶想出來的法子,填好土,撒上菜種,夏天的時候,這裡有韭菜、辣椒、苦菊和油麥菜。

  如今,城裏種菜的人越來越多。浙江、上海、北京、重慶、江西等很多地方,“屋頂菜園”大受追捧,大企業聘用菜農,小家庭自己鑽研,第一個好處——“不打農藥”。

  除了種菜,城市人還熱愛做麵包、釀酸奶,這些東西裏面沒有“植脂末”和“皮鞋”。

  沒什麼比自己生産出來的東西更讓人放心。城市消費者大多遠離土地,有的分不清韭菜和麥子,習慣購物卻不知道添加劑的種類。當這種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置於整個社會誠信缺失的大背景下時,食品安全事故頻發似乎就不可避免。

  從蘇丹紅到地溝油,從毒饅頭到廢皮革膠囊,食品隱患數不勝數,消費者缺乏安全感,逐漸對生産者失去信任。

  但是,自己種的菜、做的麵包、釀的酸奶絕不會是城市人餐桌的全部,在法律和監管之外,他們開始尋求安全食品的第三條路。

  “趕集”求互信

  自2010年9月以來,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已經舉辦了40多屆,參加農戶和商戶近30家,趕集人數從最初的100多人到4000多人,吸引了眾多關注環境保護和生活品質的中外人士參加。

  農夫市集是一個由消費者志願發起搭建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消費者不僅可以在市集上和農戶面對面地交流,還可以去農場參觀,可以知道他們在哪種菜,在哪養雞。同時,也幫助農戶拓寬市場渠道,鼓勵更多農戶從事有機農業,從而減少化肥和農藥帶來的環境污染、維護食品安全、實踐公平貿易。

  在這裡,一方是從事有機農業的農戶,一方是消費者。如果來得早,能買到不打農藥的蔬菜,家養的雞鴨,手工製作的奶酪……這些東西的價格都不便宜,一盒豆腐20元,一斤五花肉40元。

  追求低成本高利潤是商家天性,但在惡性競爭中,優質卻難以高價,不降低成本、同流合污,企業只能被市場淘汰。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碩士丁志民認為,“北京農夫市集最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使一些農戶的利潤合理化。”

  “這種模式在歐美等國家比較常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豐田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交易方式解決了消費者對生産者一無所知的問題,也就是説,從“田頭”到餐桌的距離縮短了。

  找到那只下蛋的母雞

  錢鐘書先生説,吃到好雞蛋,並不需要認識那只下蛋的母雞。但是,在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找到那只下蛋的母雞。

  參加農夫市集的很多農戶都會公開農産品的生産信息。丁志民是北京市順義區200畝生態農場的農場主,一直堅持在微博上發佈自己農場産品的生産、生長情況,並和消費者在微博上積極互動。

  天津綠色農夫市集發起人之一的雨洋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加入市集的農戶必須“願意和消費者溝通其生産方式和方法,包括種子、肥料、飼料來源,防病防蟲的方法,動物的生活空間和密度,是否使用大棚等信息,幫助消費者獲取信息,保護消費者權益。”

  北京農夫市集組織者之一常天樂認為,選擇到農夫市集來買菜的消費者,是願意接受傳統的“與種植者和養殖者面對面交易的商業模式”。

  “你吃的東西來自一個你認識的農戶,只要你願意,你可以跑到他家裏去看他的運作方式”,常天樂説,“他也許出示不了各種認證和許可,但你的祖母在菜園子裏種出一個南瓜,然後給你做了南瓜派吃,在這個過程中,認證和許可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鄭豐田認為,面對面的溝通方式減少了從“田頭”到餐桌之間冗長的鏈條,而選擇這種模式的消費者,購買食品的過程其實是與生産者建立信任的過程,“是通過不斷重復購買來建立信任”。

  面對面消費,不好推廣

  目前來看,市集只是一個橋梁。“組織者所做的工作,就是找到生産者,驗證産品品質,並提供一個公共的平臺,讓他們到市集上出售,為農戶和消費者建立溝通的橋梁。”雨洋説。

  《食品安全法》第29條的規定,“農民個人銷售其自産的食用農産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許可”。這也是各地市集交易的法律基礎,但同時,也是這些産品缺乏相關政府機構認證、只能靠口碑立足的原因所在。

  常天樂説,一旦出現投訴,農戶們會非常緊張,“誠信是農夫市集最重要的基礎,農戶一旦進入了市集這個平臺,他的留存是由客戶來全權決定的。”

  以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為例,組織者會先對農戶做前期的考察,花較長時間確定一個農戶究竟是不是符合市集標準。

  “首先,要了解農戶的動機,他不是為了賺錢,而要有環保、食品安全或者回歸傳統等理念。其次,要去看他的農場、技術,了解他們肥料的來源、種子的來源、防治病蟲害的方法等。”常天樂説。

  但是,北京農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系副主任龔剛強卻認為,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消費者與生産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消費者不是專業人士,沒有檢測能力,通過眼睛看或參觀,不一定能發現問題,只能説是有所幫助。”

  “這種做法雖然不錯,但模式不一定能夠推廣,只能是局部性的。”龔剛強説。

  鄭豐田也表示,這種模式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探索,但推廣價值很小,“産品數量少,交易規模小,很難大範圍推廣”。

  比如,上海農好農夫市集是由十余戶承諾不在生産中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化學添加劑和轉基因種子的中小規模農戶組成的,目前以每月一至兩次的頻率在上海市區開市。

  而據常天樂介紹,北京農夫市集的一個農戶可以認識他所有的客戶,“撐死了只能為100多個消費者供應産品”。

  重構信任,靠基地直供?

  鄭風田認為,在全社會重構消費者與生産者之間的互信,還是要公司化運作,走品牌化的路子,比如,農産品基地直供模式。

  “小區或者公司,可以與經營土地的農村自願合作組織合作,簽訂合同,農産品直接從田間到對方的餐桌。”鄭風田説,這在國際上稱作社區支持農業,城鄉社區相互支持,發展本地生産、本地消費模式的小區域經濟合作方式。

  鄭風田建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選擇數個蔬菜直供基地,與這些基地的農戶進行合同約定,比如不能濫用農藥和化肥,“可以派第三方進行抽檢,一旦發現不合格,就取消該基地的直供資格”。

  龔剛強認為,建立有序的市場,最根本的還是生産、經營者的自律,“現在就是以怎樣的方式讓他們做好自律,讓他們認識到應該追求更長遠的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現在還缺少這種機制。”

  “現在很多農戶都是‘一家兩制',自己吃的和往外賣的,都不是一塊地裏種出來的。”鄭風田説。

  “政府的監管能力確實有限,可以向比較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借力,來開展監督。比如,由專門做有機産品認證的專業機構對農戶進行認證,現在的問題是,即使它沒有履行好監督職責,也不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龔剛強表示,必須健全相關的配套制度,如果産品出了問題,認證機構也要承擔一定的連帶賠償責任。

  鄭風田表示,直供模式最大的優勢是能夠追溯蔬菜産地,一旦出現問題,就對蔬菜基地實行“株連”政策,取消該基地全部的供貨資格,從而倒逼地方政府加強監管,也可以讓農民之間互相監督,“而不是現在這樣——誰不用農藥化肥,誰就吃虧了。”(記者 李麗 實習生 杜小娟)

熱詞:

  • 農戶
  • 食品安全法
  • 安全食品
  • 田頭
  • 消費者
  • 直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