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印自衛反擊戰50週年:王牌部隊老戰士聚首烏魯木齊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6日 17: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山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來嘍,老戰友們來簽到嘍!”10月15日10時,70歲的李明雄頭戴鴨舌帽,身著深灰色西裝,在簽到桌前站得筆直,用帶有川味的普通話招呼著那些認識或不認識,但都曾在中印邊境共同奮戰的陸軍第54軍130師的老戰友們。

   130師作為解放軍當時的王牌部隊之一,于1962年11月16日參加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段的瓦弄戰役。隨後,130師的3000余名戰士分批來到新疆屯墾戍邊,紮根於此,成了新疆人。如今,正值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50週年,近300名分散在全疆各地的老戰士齊聚首府,重敘戰友之情。

  “哈哈,你也謝頂了!”

  “有啥好笑的,你臉上不也都是斑嘛。”握手、擁抱,大家熱情寒暄著,回憶起當年老淚縱橫,可臉上卻都挂著發自內心的笑。

  為了能參加這次聚會,75歲的周庭斌專門從奎屯趕來,在人群中看到老戰友戴國柱,他説了個“你……”,眼淚就掉了下來,“十年了,十年了,咱們十年都沒見了。”

  戴國柱一把攬住了他的肩,爽朗地一笑:“沒關係,下個十年咱們還能見。”

  曾在130師390團二營擔任步兵的周庭斌,至今仍覺得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是最值得留戀的,他一直記得和戴國柱、廖正剛等人同吃、同睡、同戰鬥的場景,“在陣地上背靠著背,有了他們在背後,再多的敵人也不用擔心”。

  雖然褶皺的皮膚和斑駁的老年斑顯示出年華已逝,可從挺拔的身姿和振奮的精神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們當年的英姿。此次負責召集大家的會務組組長柯昌興介紹説,當初130師3000余名戰士分三批來到新疆,在歲月的流逝中有些人已經過世,有些人目前臥病在床。如今只剩下2000多人。

  老人們説:“我們曾用生命捍衛過祖國領土完整,中國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我們有著更深刻的理解。”

  故事:那些崢嶸的歲月,我們一起走過

  “老首長,我是第54軍130師的戰士。我向您彙報,今年是我們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50週年,我們近300人聚在了一起,大家都向您問好!”聚會開始之初,會務組組長柯昌興致電身在北京的蘭州軍區原副司令員董佔林中將,向這位曾任130師長、指揮瓦弄戰役的89歲首長送上了問候。

  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從西藏平叛再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隸屬於有王牌軍之稱的陸軍第54軍的130師一直以作風頑強、作戰勇猛、長于爆破、能攻善守著稱,這支由四川“兵娃娃”組成的精銳之師先後參加大小戰役數百次。在瓦弄戰役中,印軍潰敗回國,這一仗被稱為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關鍵戰役。

  記者隨著老人們的回憶“回”到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戰場……

  遭遇印度王牌軍

  “第一階段戰役自1962年9月20日開始,我們接到收攏的命令是在10月10日。”董佔林回憶説,當總參謀部的進藏命令下達時,130師的大部分官兵都分散在四川各地開荒生産。

  軍令如山,130師從部隊收攏、動員到物資、彈藥的準備僅用了一週的時間。

  10月29日,董佔林和下屬的3個團團長、作戰偵查部隊趕到扎木領任務,收到毛澤東主席親發電報:“調130師迅速攻殲瓦弄之敵。”

  這個命令意味著,他率領的130師將會脫離西藏軍區的直接指揮,單獨執行作戰任務。董佔林和昌都軍分區司令員郄晉武組成了指揮小組,指揮130師和昌都軍分區153團的部分部隊進行瓦弄攻殲戰鬥。

  到了前線才知道,130師要攻打的瓦弄是印軍從1942年就進駐設防的陣地。印軍不僅熟悉地勢,還在必經之路上設置了諸多火力點。當時駐防瓦弄的印軍第十一旅隸屬於印度王牌軍第四師,2000余名官兵中有35%曾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年齡最大的45歲。董佔林説,自己的戰士平均年齡不到20歲。

  130師副政委劉潤泉在進行戰前動員時,針對印度人身材高大的特點,建議戰士們“不怕,拼刺刀時,專扎他們的小肚子”。

  64人的排犧牲了63個

  老戰士們回憶説,當時的環境“山高、坡陡、林密、溝深、路險、水急”。

  董佔林説,雪水融化的河流無法蹚過;原始森林裏,大樹間全是齊身高的雜草、灌木;需要攀爬搶佔的高山與地面約呈70至80度角。

  1962年11月16日北京時間淩晨2時02分,130師正式發起了總攻。要攻克的第一道天險是察隅河。由於河水湍急,橫跨在河面上的一道索橋成為了渡河的惟一通路。

  130師388團的戰士們作為主攻團,在昌都軍分區153團的掩護下開始渡河。

  隨著衝鋒號的響起,信號彈開始在空中炸開。73歲的向正高曾參與渡河,回想起當時的戰況,他的表情凝重起來,“索道僅容一個人通過,戰友們開始魚貫而過”。

  此時,除了河對岸的火力點開始持續射擊外,河背後原本靜默的05高地也從山腰和山頂噴射出子彈、炮彈,戰士們只能在間隔的一兩秒內在橋上向前猛衝。

  向正高説,衝到最前面的戰士即使中彈依然艱難前行,以擋住更多的子彈,為後面的戰友爭得生機。在眾多“人墻”的掩護下,388團的大部分主力安然渡過了察隅河,並迅速端掉了河邊的火力點。河邊密布地雷,有的戰士就滾過雷區,為戰友鋪平道路。

  “佔據05高地,奪取戰術制高點。”董佔林説,05高地背後的瓦弄機場也是此次要奪取的關鍵目標,“要斷了印軍的空中支援”。

  頭頂是密集的炮火,面前是近乎直角的陡峭懸崖,戰士們開始攀爬。05高地海拔約為4600米,“爬到山頂時,一個64人的加強排犧牲了63個人。”388團五營三連班長梁恩祥説到這時眼眶紅了。

  “活著的黃繼光”

  在活動現場,老人們回憶起當年犧牲的戰友,還説起了令大家驕傲的“活著的黃繼光”,小戰士陳代富看到副班長被炸死,沒有上級命令就衝出了掩護區,拿到了副班長身邊的爆破筒,匍匐至地堡邊,扯掉引線,將爆破筒塞入了地堡。可隨即,冒著青煙的爆破筒又被印軍推了出來。

  在危急時刻,陳代富爬上地堡,扒開堡頂積土,將爆破筒從頂蓋圓木間隙插入,並用胸口頂住爆破筒,不讓印軍推出。爆破筒即將爆炸的一瞬間,他迅速滾下了地堡,地堡被炸毀了,打開了部隊前進的道路。後來,人們將他稱為“活著的黃繼光”。如今,陳代富正在河南省安享晚年。

  回憶起當年失去生命的戰友,老人們淚流滿面。388團九連的戰士張錦泉説,他們負責攻打07高地。在戰鬥中,七連排長周天喜帶領一個加強班作為先頭部隊衝在最前面,肚皮被彈片劃開,他堅持指揮戰鬥。“戰鬥結束時,周排長因失血過多犧牲了”。

  1962年11月16日15時許,印軍見勢不妙全線撤退,我軍取得瓦弄大捷。

  11月21日,我軍取得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全線勝利。當日24時,中國邊防部隊接到毛澤東主席簽署的命令,主動停火,並於12月1日主動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內側20公里地區。至此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結束,斃傷印軍5000余人,取得了舉世皆驚的勝利。

熱詞:

  • 中印自衛反擊戰
  • 中印邊境
  • 周天喜
  • 老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