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上海碳排放交易試點啟動 全國市場建設開始務實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9日 10: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上海8月19日電(記者 李榮)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試點日前正式全面啟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稱之為“國內碳交易市場建設邁出的標誌性步伐”,真正從務虛進入了務實階段。

  去年11月,國家正式明確在上海、北京等7個省市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目前各試點省市都有所進展,上海與北京的步伐較快。解振華説,今後國家在能耗及排放強度的約束上只會強化不會放鬆。

  “免費午餐”只會越來越少

  “在全國碳交易試點中,上海的步子又快又實。”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士説。

  據相關部門介紹,上海此次啟動試點的範圍包括:上海行政區域內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電力、建材、紡織、造紙、橡膠、化纖等工業行業2010年至2011年中任何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兩萬噸及以上(包括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的重點排放企業,以及航空、港口、機場、鐵路、商業、賓館、金融等非工業行業中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萬噸及以上的重點排放企業。試點企業應按規定實行碳排放報告制度,獲得碳排放配額並進行管理,接受碳排放核查並按規定履行碳排放控制責任。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人士説,對於上述範圍之外的以及試點期間新增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一萬噸及以上的其他企業,在試點期間實行碳排放報告制度,為下一階段擴大試點範圍做好準備。試點期間,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上海重點用能和排放企業內,適當擴大試點範圍。交易參與方以試點企業為主,符合條件的其他主體也可參與交易。同時,研究並適時引入投資機構參與交易。

  相關專家表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已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世界各國對此已有共識。碳排放空間正日益成為緊缺資源,需要更有效率的配置。中國實施碳交易試點,是探索運用市場化機制推動節能減排的重大制度創新。

  “試點期間無償分配給企業的初始配額,實際會成為試點企業的一種資産。可以預期,隨著工作的逐步深入,今後碳排放配額免費分配的比例將越來越小。免費午餐只會越來越少。”相關人士説。

  科學、適度、配套:試點三原則

  企業是碳交易試點的主體。在能耗總量設定、配額分配、認證核查等試點要素上,必須科學、適度、配套,讓企業既有責任感,又有積極性,使得碳交易平臺平穩、有序、健康地得到培育。

  據了解,在上海的試點方案中,對於試點主體範圍的確定,就有多方面的考慮:一是考慮選擇排放規模大、強度高或增長快的行業,有利於上海碳減排目標的完成;二是考慮選擇歷史數據和企業能源計量體系基礎較好、排放源相對集中的企業,提高試點操作性;三是納入不同行業領域的企業,企業數量適中,同時考慮企業減排成本的差異性,兼顧市場流動性和可控性。

  在企業碳排放初始配額的確定和分配上,也考慮得比較全面:以歷史排放為主、行業基準為輔,適度考慮企業增長空間和先期減排行動,制定出不同行業配額分配方法。對試點企業2013年至2015年各年度的初始碳排放配額實行一次性免費發放,以便於企業合理規劃、安排生産經營,有效管理自身的配額資産。

  解振華説,碳交易試點要與國家節能減排的各項政策協同聯動,為節能減排目標的完成服務。在總量設定和配額分配上要科學和適度,既要讓參與企業有動力,又不能過度增加企業負擔。同時要加強碳交易的支撐體系建設,在節能減排的統計、監測、考核及交易標準和制度等方面形成配套完善的總體結構。

  參與國際碳市場建設:中國要有發言權

  以上海試點啟動為“標誌性步伐”的全國碳排放交易試點,是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作準備。“只有通過務實的探索,有了經驗、方法和機制,中國參與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建設才有自己的發言權。”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士説。

  碳排放交易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創新性市場化手段,可以發揮市場機制,以較低成本實現節能低碳的發展目標,建立企業碳排放管理制度體系,發展碳市場和相關服務産業。

  參與碳交易,為企業實現減排目標提供了一條新的、市場化的路徑。企業如不能完成減排目標,則可通過在市場上購買不足部分的配額來履行減排責任。同樣,企業如通過努力超額完成減排目標,也可以在市場上出售其剩餘配額,從而獲得一定收益。

  相關專家説,企業參與試點,可以獲得“先行先試”的優勢,先期部署低碳技術的改進,提高市場競爭力。此外,還可參與到國內碳市場相關標準和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去,“這是一種軟實力”。中國通過有效試點,逐步形成平穩有序的全國性碳市場,積累起經驗,建立一套較為完整有效的交易方法和制度,就可在全球和區域性的碳市場體系中,不僅代表自身,甚至還可以代表發展中國家,擁有相應的“發言權”。

熱詞:

  • 排放源
  • 市場流動性
  • 減排
  • 市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