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紀念《講話》發表70週年:文藝應更有效地服務於人民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8日 17: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0年過去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經過歷史的沉澱,許多貫穿著辯證思維的富有創造性的理論觀點在今天仍然充滿活力,對增強當下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有效性仍然富有啟示意義。

  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指出:“為大眾的動機和被大眾歡迎的效果,是分不開的,必須使二者統一起來。為個人的和狹隘集團的動機是不好的,有為大眾的動機但無被大眾歡迎、對大眾有益的效果,也是不好的。檢驗一個作家的主觀願望即其動機是否正確,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為(主要是作品)在社會大眾中産生的效果。”這在文藝為什麼人、如何為的問題上又深入了一步, 即還要追問:為得怎麼樣?這是一個重要的文學藝術的有效性問題。

  如果説,物質生産的有效性在於創造經濟財富,那麼文藝生産的有效性則在於以文化人,提升和促進人的精神豐富。當年延安的文藝工作者在《講話》精神指引下,與人民同心、與生活同步、與光明同行,創作出一批高揚崇高精神、極富藝術感染力的優秀作品,卓有成效地為人民服務,促進了人的精神的豐富。無怪乎延安成為當時全國進步青年嚮往的精神聖地。

  與當年延安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充實相比,今天人們的精神世界不免讓人遺憾。不斷滋長的理想迷失、道德滑坡、慾望膨脹已引起全社會的不安和焦慮。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議中提出的“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的重要論斷,是令人深思的。實事求是地説,這些年來我們在繁榮文藝和文化建設方面沒少下功夫,文件中、報刊上、會議裏強調以人民為中心,提倡弘揚主旋律,説得還少嗎?絕大多數作家藝術家也都有為人民服務的願望,在作品的産量和文化建設的規模上堪稱“繁榮”,但實踐檢驗的結果卻是缺乏對人民精神生活的吸引力與影響力。所以,改革開放30多年了,我們雖然在解決“物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上取得了偉大成績,但仍然面臨“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的問題,值得深思。

  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還以醫生治病為喻強調了注重效果的重要性:“一個人做事只憑動機,不問效果,等於一個醫生只顧開藥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 文藝面對當下的“精神空虛”之病,如何才能治病救人,對症下藥,避免無效勞作,真正實現為人民服務的有效性?這是文藝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踐行《講話》精神的新課題,有待深入探討。我以為需要強調以下三點:

  首先要有求真務實的態度。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能僅僅求規模大、聲勢大,也不能求一時的政績大、業績大。形式華麗的“文化秀”有名無實,是靠不住的。文學和文化説到底還是要落實到以文化人,促進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充實,這才能達到真正有效。而以文化人如同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一件拼耐心、拼細心的長遠細活,來不得急功近利和嘩眾取寵。

  其次,要尊重人民大眾在文化選擇和審美選擇方面的主人地位,避免以高高在上的説教方式強加於人。文藝作品只有具備了毛澤東提出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深層次反映人民大眾的心聲和利益時,才有可能對廣大讀者和觀眾産生親和力、感染力。有了親和力、感染力才可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真善美的內涵才能轉化為人的內心自覺,從而獲得建構心靈的能量,促進人的精神豐富。

  再次,努力推陳出新,面向年輕一代。最近,又聽了一遍《我要去延安》這首激情洋溢的“唱響中國”獲獎歌曲。這首歌之所以在年輕一代中廣泛傳唱,首先在於詞好,樸實自然,沒有空洞虛幻的大詞;其次是曲好,借鑒了革命老歌《南泥灣》和西方搖滾樂的風格,有創新的藝術感染力。曲作者徐沛東説這首歌“採用了當代年輕人的視角和現代音樂語言,平實清新,希望喚起今天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對革命歷史的回望和感受”。要想獲得以文化人的長期功效,面向年輕一代是必要的。因為青年的精神走向決定著民族的未來,贏得了青年就贏得了未來,而要贏得青年首先要青年能接受喜愛。為此,文藝推陳出新要探索更多的途徑,古代的、西方的、革命傳統的都可以“拿來”。正如《我要去延安》歌詞所寫, “看時間荏苒,看萬山紅遍”,有效創建中華民族的當代精神高地,需要年輕一代的繼往開來。

熱詞:

  • 毛澤東
  •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