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10: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遼寧省省長陳政高作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2011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又一個豐收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遼寧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奮力拼搏,完成了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

  預計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2萬億元,增長12%左右,在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4年裏,實現了經濟總量由1萬億元到2萬億元的跨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40.5億元,增長31.7%。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7640億元,增長2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60億元,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430元,實際增長9.7%,超過全國平均增長幅度;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270元,實際增長13.5%,增幅高於沿海省份平均水平。

  這裡我要特別報告一下各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情況。瀋陽、大連分別達到620億元和651億元,均接近2005年全省水平。繼鞍山過207億元、營口過140億元後,撫順、本溪、丹東、錦州、遼陽、鐵嶺、盤錦等7個市同時過了100億元。朝陽和葫蘆島分別達到87億元和70億元。阜新也達到50億元,兩年內有望過百億。

  通過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高速增長,我們看到了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成果,看到了十四個市競相發展的態勢。我們期盼多年的多點支撐的局面,終於在遼寧大地上形成了!

  (二)縣域經濟加速發展

  預計44個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705億元,增長43.2%,佔全省比重由2007年的13.7%上升到26.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20億元的縣達到13個,比上年增加7個。

  糧食産量達到407億斤,創歷史最高水平。肉蛋奶産量819萬噸,水産品産量453萬噸。

  1000萬畝節水滴灌工程全面啟動,掀開了現代農業新篇章。工程完成後,水澆地面積將佔耕地面積的50%以上。設施農業面積突破1000萬畝,日光溫室面積位居全國首位。

  歷時一年多時間,在朝陽建成了106萬畝大棚,創造了35萬個就業崗位,農民人均增收三千元以上。這是一項改寫朝陽曆史的工程。

  狠抓投資10億元以上的農産品加工項目,財政給予10%的資金補貼。共落地項目77個,總投資超千億元,其中開工建設58個。

  岫岩食用菌、東港草莓、阜蒙花生、盤山河蟹、鐵嶺榛子、桓仁冰葡萄、西豐鹿業等産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成為全省一縣一業示範縣。

  法庫陶瓷、瓦房店軸承、莊河農産品加工、海城菱鎂、大石橋鎂製品、開原起重機、昌圖換熱器、興城泳裝等15個縣域工業産業集群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

  認真抓好縣城總體規劃,縣城建設全面推進。

  經過幾年努力,縣域經濟的短板正在補齊,縣域經濟正在成為拉動遼寧全面振興的生力軍。

  (三)工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大力實施工業五項工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左右,實現利潤超過1600億元。

  通過狠抓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推進企業入駐、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組織博覽會等措施,工業産業集群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産業集群銷售收入突破2萬億元,佔全省的48%。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産業集群55個,10個産業集群正向千億元目標進軍。瀋陽鐵西裝備製造、大連軟體信息服務、本溪生物醫藥、阜新液壓、遼陽芳烴及精細化工、鐵嶺專用車等成為全省示範産業集群。發展工業産業集群,使遼寧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省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實施100項重大工業結構調整項目。東北特鋼等項目竣工投産,華晨寶馬新工廠、上海通用汽車三期、阜新大唐煤制氣等項目加快建設。

  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全面推進。攻克重大關鍵技術200項,開發重大裝備和新産品50項,引進海外研發團隊160個,並購國內外科技型企業66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達到11個。高新技術産品增加值增長28%。

  實施民營經濟騰飛計劃,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23%,佔全省經濟總量63%。

  (四)城區經濟和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

  全面完成了第一個城區經濟三年倍增計劃。預計56個城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44億元,增長28.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20億元的城區達到21個,比上年增加8個。

  積極推進10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瀋陽金廊、大連鑽石海灣、鞍山達道灣、錦州十里商街、鐵嶺東北物流城、遼陽佟二堡皮裝裘皮市場等36個服務業聚集區建設步伐加快。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

  溫泉旅遊大省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簽約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項目74個,總投資2600億元。遼陽弓長嶺等10個溫泉旅遊度假區、營口雙臺子等50個溫泉旅遊小鎮初具規模。發展溫泉旅遊破解了遼寧旅遊半年閒的難題,形成了招商引資的新熱點。旅遊業總收入增長23%。

  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3080億元,新增上市公司14戶,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居全國首位。利用基金等方式融資300億元。發行企業債券148億元。

  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投資和商品房銷售收入均增長15%以上。

  商貿流通市場繁榮活躍,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2%,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五)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

  大力實施三大區域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沿海42個重點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440億元,成為開發開放的重要載體。大連長興島港口岸實現對外開放。葫蘆島石河、盤錦榮興、錦州龍棲灣、丹東海洋紅4個億噸港口規劃和建設不斷推進。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大連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640萬標箱。營口港吞吐量達到2.6億噸。

  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獲得國家批准。沈本産業大道全線開通,1小時交通圈初步形成。八城市在生産要素流動等方面一體化取得新進展,沈撫鐵電信升位並網共享024區號。38個新城、新鎮和57個産業園區初具規模。

  遼西北三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重大項目引進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

  大力推進産業集群招商、主題概念招商和重點區域招商,在歐洲、香港、長三角等地成功組織了招商活動。

  在台灣舉辦了關東風情寶島行活動,充分展示並提升了遼寧的整體形象。

  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42.7億美元,增長17%,繼續位居全國前列。吸引內資5370億元,增長31%。

  進出口總額完成963億美元,增長19.4%,其中出口額510億美元,增長18.3%。服務外包增長31%,保持全國領先地位。

  新增對外投資企業147家,投資額超百萬美元的項目達到125個。

  事實再一次證明,中國對外開放的峰值就在遼寧。只要我們抓住這個機會,遼寧就會實現全面振興,遼寧就會進入東部發達省份行列!

  (六)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全年造林721萬畝,綠化投資332億元,超過了前五年的總和。阜新、朝陽64萬畝坡地造林和300萬畝草原沙化治理全面完成。

  歷時三年,完成了朝陽528萬畝荒山綠化,這是改變朝陽生態環境的歷史性工程。

  在全省開始實施青山工程。通過對25度以上坡地退耕還林、全面清理整治小開荒、做好停産關閉礦山的生態恢復、加大對尾礦庫的治理力度、修復公路和鐵路兩側損壞山體的植被、嚴格要求正在生産的礦山企業邊開採邊恢復、堅決實施封山育林等措施,為後人留下綠樹青山。

  全面開展了遼河干流綜合整治。退耕封育河灘地61萬畝,關閉採砂場123家,建設生態濕地工程14項,新建管理路500公里,保護區植被覆蓋率由13.7%提高到63%,幹流達到四類水質,生態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此基礎上,去年入冬以來,又開工建設了總投資33.7億元的197個治理項目。這些項目全部完成後,遼河面貌將有根本性改變。我們完全有可能在今年末摘掉遼河干流重度污染的帽子,我們的母親河重現生機就在眼前!

  遼河流域其它河流和大小淩河等流域治理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全面整治農村面源污染,啟動了100座鄉鎮生活垃圾處理場和100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染減排工作受到國務院表彰。

  土地開發利用、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取得明顯成效。清理利用批而未用土地165平方公里、閒置土地21平方公里。耕地保護和土地執法工作雙雙名列全國前茅。

  新探明鐵礦石資源27.7億噸、煤炭資源20.7億噸、煤層氣資源6.4億立方米、油頁巖4300萬噸。煤炭企業走出去取得積極成果。

  哈大客專工程全線鋪軌貫通。丹東至海城、彰武至通遼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鴨綠江大橋開工建設。瀋陽地鐵二號線試運營。大連機場擴建工程投入使用,瀋陽桃仙機場三期工程進展順利。

  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主體工程完工。三灣水利樞紐、錦淩水庫、青山水庫等水利工程加速推進。特別是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的遼西北供水工程全面啟動。

  (七)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全面推進

  年初確定的19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國家下達的34萬套保障性住房全面開工,其中15萬套國有工礦區、林區和墾區棚戶區改造,當年基本完工。

  率先在全國實現了城鎮居民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城鄉326萬人領取了養老金。

  為438萬企業退休人員增加養老金,月平均標準達到1436元。城市低保月平均標準提高到310元;農村低保年平均標準提高到1930元。

  完成了857個貧困村扶貧工作,105萬農村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由1500元以下提高到1800元以上。

  農村困難家庭常年病人託管中心達到52所,可接納患者3500人,有效破解了一人重病、全家致貧的難題。

  省孤兒學校從朝陽遷到瀋陽;開工建設省殘疾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改造139所農村敬老院;建成1000套農村貧困單親母親住房;解決15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改造農村公路5000公里。

  向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在鄉重點優撫對象發放臨時價格補貼9.1億元;對高校學生食堂及家庭困難學生補貼1.4億元。全程資助貧困家庭子女上學讀書,發放補貼14.3億元,資助學生372萬人次。

  實現實名制就業10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7%,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積極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各級財政投入獎補資金19.8億元。

  新建和改擴建農村幼兒園200所。在縣城新建10所標準化初中。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19.4億元。重點建設277個特色學科、10個高校重大科技平臺,引進海內外領軍人才40名。省屬高校生均經費達到9000元,是2007年的兩倍多,今年要達到1.2萬元。我們完全有能力、有辦法把大學辦得更好。

  實現了公立基層醫院基本藥物制度全覆蓋。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鞍山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投資50億元建設的省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檔案館四大文化設施進展順利。投資4000萬元完成了遼塔保護工程,38座遼塔重現歷史風貌。舉辦了“首屆群眾文化節”等群眾文化活動。生産創作出了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農村書屋覆蓋全省村屯。文化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基地達到13個。

  第十二屆全運會籌備工作順利推進,比賽場館改造建設全面實施,迎全運、愛家鄉、建遼寧主題實踐活動蓬勃展開。

  (八)民主法制建設和社會管理不斷加強

  自覺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省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向省人大常委會做專項工作報告、向省政協通報工作情況。定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建議。辦理全國和省人大代表議案、建議461件,政協常委會建議案、政協提案572件。

  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從嚴治政。政務公開、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力度加大。提請省人大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省政府規章37件。清理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2033件。辦理行政復議案200件。

  社會管理不斷加強。切實做好信訪工作,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施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政府應急管理逐步完善,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産形勢總體穩定,平安遼寧建設不斷推進。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新成績,順利完成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國防動員、邊海防建設、人防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取得了新進步,雙擁共建工作紮實有效,軍政軍民團結更加鞏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向前推進。宗教工作力量不斷加強。

  國家安全、保密、統計、質監、工商、外事、僑務、貿促、對臺工作不斷加強。氣象、地震、測繪、知識産權、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參事、地方誌等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所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親切關懷的結果;是中共遼寧省委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省人民艱苦創業、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參與遼寧發展建設的中直單位、解放軍駐遼部隊、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遼寧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工作的時候,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是經濟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生産要素、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強化,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部分群眾生活還很困難,維護社會穩定、創新社會管理的任務十分艱巨,政府自身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熱詞:

  • 遼寧省
  • 政府工作報告
  • 陳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