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香港如何管公款消費:源頭上管 公務用車規定多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12月14日在北京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強預算管理,嚴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財政支出。在過去的2011年,公開“三公”經費(因公出國、出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一直是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而在香港,類似的消費基本上不可能發生,究其原因,在於對公務消費有著嚴格的規定和措施。

  管住吃喝和旅行

  香港對公務員的各項管理制度已經從形成到發展,逐步走向成熟。最新數字顯示,至2011年3月底,香港共有約16.66萬名公務員,預計到2012年3月底,公務員職位總數將增至16.82萬個。

  作為全港最大的“僱主”,香港政府管理著這近17萬員工。雖然有近6000億港元(1港元約合0.81元人民幣)的財政儲備,特區政府對於公務消費的控制仍然十分嚴格。目前,有《公務人員(管理)命令》、《公務員(紀律)規例》和《公務員事務規例》3份文件,規範公務員的錄用、薪酬、福利津貼等事項。

  2011年5月,港府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出席立法會會議時,首次披露過去3年香港公務員宴會開支的賬單明細。從2008年到2010年,港府用於宴請的公款只有600多萬港元。原來,香港公務員出差以及其他公幹時,必須嚴格遵守《公務員事務規例》。根據這一條例,公幹期間公務人員的開支,包括住宿、膳食、洗衣、應酬、交通、零用雜費等,一律由公務員從已經領取的膳宿津貼中自行支付,不再報賬。要求也是非常嚴格,比如,出發當天在香港的飲食等費用一律不計算在內;而部門首長的津貼以及任何人超額支出,必須經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審批。

  在吃飯方面規定也比較細。根據有關規定,公務午宴及晚宴的開支上限分別為每人350港元及450港元;每一筆招待費的清單上,主人和客人的人數都得一清二楚。有些部門還出臺自己的規定,比如2010年底,香港環境保護署向各下屬局及部門發出內部指令,鼓勵在公費舉辦的中式宴會上,點菜不超過6道,吃剩的飯菜必須按規定打包帶走,否則視為浪費。

  這些規定不僅僅適用於普通公務員,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也不例外。前段時間公佈的一份曾蔭權的外訪開支記錄上記載著:2007年11月底至2010年10月,3年外訪40余次,支出98.7萬港元,其中,赴上海世博會參加“香港活動周”開幕儀式等6次活動都是當天往返。記錄中還寫著:“行政長官赴美休假期間順道出席活動,機票自理。”據悉,這樣“順便”公務的案例不止一次,“自理”交通費共約1.86萬港元。

  公務用車規定多

  在辦公用品開支上,香港政府也是限制重重。比如,按照有關規定,港府辦公室地毯的使用年份不少於6年才可以更換,辦公室內墻粉刷不少於4年才可以翻新。所以,走進香港的行政機關,很少見到金碧輝煌的嶄新大樓,許多是老式的房屋,屋內擺設和佈局也常常是數年不變。

  對公務員的用車規定也非常明晰。香港近17萬名的公務員擁有不到7000輛公務車,這些車輛的採購、分配、使用由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下屬的物流服務署統一負責,形成了一個權責明確、精幹高效的政府車輛管理體系,想公車私用,報批手續相當複雜,基本難以實現。在香港,也只有20多名政府高層擁有專用公務車,而且,這些車的車號完全被媒體掌握,隨時隨地接受媒體和民眾的監督。

  對此,記者曾有機會體驗過。有一次,記者到一個十分偏遠的中學採訪,當天只有記者一個人到場。活動結束後,記者正往門口方向走,時任教育署署長的張建宗也正好坐專車準備離校,便邀請記者一同坐車離開。上車後,記者正準備向張建宗道謝,他卻先一步嚴肅地對記者解釋:“有必要事先跟您説一下,這次我請您跟我一起坐車,是因為這裡的交通實在不方便,我才破例帶上您。這中間並沒有涉及任何的利益關係,希望您能明白。”他還告訴記者,平時如果他不在車上,就算是其家人,也不能坐他的這部專車,以防止公車私用,造成不好的社會影響。

  此外,港府公務員以公職身份出席某些場合獲得的禮物,都被視為部門利益,不能被據為己有。某某日獲贈一件擺設,某某日獲贈一本書,某某日獲贈一幅書法……行政長官每月收受的公務禮品都會公佈在相關網站上,公眾可任意查詢。

  從源頭上管起來

  香港鮮見以任何理由揮霍公款有一個政策背景,就是香港政府在編制公務開支預算時細緻入微,必須得過三大“關口”,不給過度開支留下任何“暗門”。

  第一關是香港立法會。作為政府開支的把關人,立法會要對每年的年度預算進行嚴格的質詢和審核。2011年初,香港媒體披露曾蔭權外出訪問的明細賬單,統計精確到了每一港元,詳細記載曾蔭權在出訪期間的每項活動日期、地點、行程、機票費用及其它開支情況,這都是按立法會的要求而做,以“確保每分每毫公款都被善用於社會”。

  第二關是民眾和媒體。在財政預算制定的過程中,政府須向社會與民眾彙報階段性進展,民眾覺得哪有質疑或不合理,政府要給出解釋,再根據民眾反饋修改,如此往復。每年3月,香港財政司司長會宣讀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算案文本非常詳細,政府部門添置座椅或者更換燈泡的支出,都會列在其中,以便讓議員更好審核,公眾更好監督。此外,財政司司長一般會在某日上午11點左右宣讀預算案,但政府允許記者當天上午9點就可以拿到預算案的文本。於是,很多記者拿著文件,一邊聽報告,一邊仔細審閱,在每項開支裏“挑毛病”。

  第三關是審計署。預算案經立法會審批通過之後,實施過程中還要由香港審計署負責審計。審計署通常會每年兩次披露其審計結果,供所有市民閱讀。以前有這樣的案例:香港某政府部門曾為兩任前負責人舉行餞別晚宴,第一次人均支出750港元,第二次人均支出650港元。審計署認為這不符合香港財政“適度和保守”的原則,要求兩位前負責人退還相關款項。

  當然,香港政府的公費支出管理也有不足之處。比如,負責審計的審計署畢竟也是一個官僚管理的監管機構。記者嘗試翻閱審計署過去的報告,發現不少報告的建議多年來都沒有執行,也有一些政府部門利用公務之便去鑽法規的空子,揮霍了不少公款。也許,從人性弱點看,沒有誰不想奢侈消費。但只要制度設計嚴密、執行嚴格、監管嚴厲,人性的弱點就沒法釋放出來,所謂的公款吃喝難題也能得到化解、預防。從這個層面説,港府管理上的一些經驗還是值得借鑒。摘自《環球人物》2012年第1期 戴平

熱詞:

  • 公務用車
  • 三公
  • 暗門
  • 關口
  • 僱主
  • 公務員事務規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