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污染企業漸遷往“老少邊窮”地區 賠償制度缺位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0日 07: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田野小道邊築起約兩米的土壩,邁上土壩,一股冷腥的臭雞蛋味道撲鼻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大片污水匯成的褐色“湖面”,和高遠湛藍的天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湖中錯落著幾枝枯萎的紅柳,像奄奄一息的溺水者……

  儘管公眾已對國內接連不斷的環境污染産生了“審醜疲勞”,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1月9日報道的內蒙古托克托“污水湖”污染事件還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報道中,石藥集團中潤(內蒙古)公司(以下簡稱“石藥”)等企業排放的污水,沿著解放初期挖的黃河灌渠污染了流經的多個村莊,水量之大以至於離奇地形成了多個污水湖。原本草綠水清的村莊,如今已被污水弄得滿目瘡痍,村民們生活的村莊已被污水重重包圍,土地無法耕種,牲口無法飼養,就連飲用水也已經遭到了污染。

  醫藥行業已經成為環保違規的高發領域。繼去年鬧得沸沸颺颺的哈藥“環保門”之後,新年伊始,在環保部公佈的被掛牌督辦的15家企業中,有10家都是制藥相關企業,還包括兩家上市公司。而盤點近年來的重大污染事件可以發現,“老少邊窮”地區正成為高污染企業遷徙的目的地與污染事件的頻發地。污染企業之所以向“老少邊窮”地區悄悄遷徙,是緣于發達地區對污染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如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多地的招商引資部門明確表示拒絕“兩高(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珠三角、長三角等發達地區已經著手建立環保淘汰機制,清剿污染大戶,叫停關停一批污染嚴重的企業。

  但一些污染企業並沒有死掉,而是沿著從東部向西部、從南方到北方、從沿海發達地區到內陸欠發達地區的路徑遷移,向老少邊窮地區挺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內蒙古托克托“污水湖”污染事件中的排污大戶石藥,就是在河北遭到抵制後,搬遷到了托克托縣。

  污染大戶向“老少邊窮”挺進,只因污染成本低

  制藥行業是國家環保監管的重點行業之一。環保部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制藥工業總産值佔全國GDP不到3%,而污染排放總量卻佔到了6%。而在各類藥品中,原料藥屬高污染、高耗能産業,對大氣、水域的污染尤為嚴重。

  某制藥企業內部人士向中國青年報記者透露,與企業高污染、高耗能緊緊伴隨的往往是低利潤率和低技術含量等問題。但排污大戶們向中西部內遷,並不是因為用工成本提高,而是因為治污成本太高。

  青黴素是石藥的一項主要産品。一般而言,提取青黴素具有高污染,含有大量蛋白、色素、有機溶媒、重金屬、硫酸根、氯離子等。其治污需要經過是幾個環節,大致流程是:預處理——分離固體高污染物(固體廢物還得再處理)——酸化氧化——化學處理——厭氧處理——分離固狀物——好氧曝氣處理——接觸氧化——分離固狀物——沉澱——出水。由於工藝流程長,每一步還要加化學藥劑,如絮凝劑、鹼式氯化鋁、脫色劑、沉澱劑、氧化劑、還原劑、凈化劑等。這種情況下,企業治理成本都在20~50元/噸,假如中水回用,成本還要翻上一番。

  以石藥為例,根據托克托縣官方網站2011年1月1日公佈的産量——年産4000噸青黴素工業鹽、2000噸6-APA和4000噸阿莫西林原料藥來推算,其每天要排5000~6000立方的污水。這樣産能規模的企業,如果按國家標準排放,污染處理設施還要投資2~3個億,每年的運行費也得1~2個億。而這些産品的利潤約有2.8億,如果嚴格運行治理設備可能少賺1個億。

  2010年,環保部頒布了《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上海某藥企的負責人曾直言,如果嚴格按照新標準進行管理,大部分藥廠的環保處理都遠不達標,所以上海已經放棄了原料藥的生産。與此同時,由於各地政府環保監管力度不同,越來越多的原料藥企業已經逐步將生産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包括安徽、江西等地的一些廠區,已經成為污染的重災區。

  當然,企業治污原本有更徹底、更有效的辦法。托克托工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肖文偉就直言,像石藥這種生産抗生素的企業,“如果它的技術要用新的手段,那麼産生的三廢就很少了”。但引進新技術需要付出較大的成本。拿青黴素來説,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産工藝簡單且污染低,但在國內只有個別青黴素企業開始推廣。記者了解到,石藥目前使用的還是20多年前東德的技術,如果徹底將其改成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産工藝,至少還須再投入3~4億元的技術改造資金。

  治理污染與引進新技術的成本如此之高,在沒有足夠動力的情況下,逐利的企業自然不會去花“冤枉錢”。

  很多地方政府考慮到企業納稅,考慮到GDP,對於環保管理往往流於表面,這也造成很多企業有恃無恐,“這個地方不讓我排,我換個地方繼續排放。”

熱詞:

  • 污染企業
  • 環境訴訟
  • 厭氧處理
  • 好氧
  • 企業治理
  • 污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