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江蘇張家港永聯村 經濟強村吹來文明新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8日 03: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富裕起來的農村,如何拉平城鄉文化差距、塑造文明鄉風、培育新型農民?江蘇張家港市永聯村創造了不少好經驗。

  永聯村1.04萬村民,10.5平方公里。去年,村辦企業永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利稅近20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2萬元。

  村集體的實力不斷增強,村民的口袋也越來越鼓。與此同時,村裏文化建設也風生水起,村民文明素養不斷提升,當文明人、説文明話、做文明事,在永聯村蔚然成風。

  “我們已經插上了經濟這只翅膀,還要再插上文化的翅膀。有了兩隻翅膀,我們就能飛得更高更遠!”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棟材説。

  設立“文明家庭獎”,引導村民規範言行,逐步習慣“居民生活”

  如今的永聯村,早已不是傳統的村落形態,全村萬餘村民,都已實現集中居住。被譽為中國最大的農民自建城——永聯小鎮,規劃建設了3800套氣派的農民公寓,農民文化休閒步行街、永聯戲樓、永聯村民議事廳、噴泉廣場、水幕電影等高標準的文化設施一應俱全。同時,永聯小鎮還建有各式商鋪和餐飲店,成為配套完善的現代化農民集中居住區。

  不過,村民剛剛住進集中居住小區那會兒,可沒有現在這樣秩序井然。一些住進公寓的村民,把小區剛剛種植的草坪挖掉,種起了小蔥小蒜;一些村民放著家裏的自來水不用,跑到公共廁所裏偷水,一個星期內砸壞了三把公共廁所的門鎖。

  一次,吳棟材到村民家走訪。從公寓樓走過時,一包垃圾突然從天而降,差點砸在他頭上,這讓他痛心不已。“永聯村算得上是全國的經濟強村,但如果村民在別人眼裏還是‘土包子’,就像外頭披著洋大衣,裏頭裝的是土渣子,這能叫新農村嗎?”

  為提高村民文明素養,習慣“居民生活”,村裏每季度給每個家庭發放100個垃圾袋,並分組收集,減少亂扔垃圾現象。考慮到村民搬進社區後,生活成本提高了,村裏決定給村民每人每月發放10元的菜金補貼,這樣就沒人再挖掉草坪種蔥種蒜了。村委會成員為村裏的老年人買來煤氣灶,手把手教會他們使用,杜絕一些老人在地上亂搭爐灶燒水的現象。

  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些不文明現象仍時有發生。永聯村黨委意識到,現在的農村工作,需要找到一個新的抓手,讓村民積極主動投身精神文明建設,讓舉止言行文明起來。

  2004年,永聯村設立了“文明家庭獎”,將環境衛生、家庭和睦、鄰里關係、綜合治理等方面的文明行為納入考核評比,每年拿出1000萬元給予獎勵。村裏專門成立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每年年底對每個家庭進行考核,得到滿分的,每人獎勵1000元;有不良行為的要扣分,扣1分就扣100元。不僅如此,扣分還要實現村民聯動,被扣分村民所在的小組,每個村民也要被扣分。用吳棟材的話説,就是要讓不文明行為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這一招果然見效:村民張大爺有四個兒子,原來都不願承擔贍養義務,還鬧上了法庭,現在每家輪流贍養;17組一對婆媳原來矛盾較深,婆婆住院,媳婦都不去看望,現在這個媳婦主動到醫院照顧起了婆婆……

  “有了這個抓手,大家就會時刻提醒自己,規範一言一行。”迄今,“文明家庭獎”已累計發放獎金6000多萬元。

  讓村民“看最好的、用最新的”,見多識廣就能知榮明禮

  去年11月16日晚上,永聯村可容納1300人的文化活動中心,座無虛席,大型音樂劇《斷橋》正在這裡上演。

  永聯村文化活動中心投資6000萬元,自從2008年建成以來,先後有國家京劇院、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上海京劇院等國內知名院團前來演出,甚至還接待過韓國、朝鮮的演出團體。平時,村裏平均每週都有大型演出,而且常常爆滿,小戲更是天天有。讓人吃驚的是,每場演出之後,地上幾乎看不到任何垃圾。

  文化活動中心建起之初,一些村民剛開始並不買賬,特別是年輕人,認為看戲早已不流行了。雖然每次戲票都免費贈送,但來看的人並不多。村裏又出臺一項規定:如果拿到票的人不來看戲,扣“文明家庭獎”。

  “我們要用考核把村民的素質‘趕’上去,用環境把村裏的文化‘熏’出來。”村領導説。

  2006年,永聯社區服務中心建成開放,裏面安裝的都是自動感應的水龍頭,村民大多沒見過,扳來扳去,不幾天,水龍頭就一個個都壞掉了。工作人員要求還是換上老式手擰的水龍頭,村領導沒有同意,他們指出:“壞了就換上新的。這是大家見識少,見多了就不怪了。”

  為了讓村民“見多識廣”,永聯村也頗費心思。村裏每年都要組織優秀村民和職工,到全國和世界各地參觀遊覽,讓大家開眼界,長見識。

  雖然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但艱苦創業的精神不能丟

  村民住進公寓樓,過上城裏人的生活,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了,原來的樸實和勤勞會不會因此而改變?

  一次,一個村民找到吳棟材,希望能安排一份工作。吳棟材知道他家相對貧困,就熱心幫他與村勞務辦聯絡。想不到,給他安排了好幾份工作,他都不願意,最後提出想去門衛做保安。原因是,“其他工作不是臟就是累,幹門衛最輕鬆”。吳書記聽後,嚴肅地對他説:“年紀輕輕的就怕累怕苦,這不想幹,那不想幹,有沒有想過你能幹什麼?”這個村民面露愧色。

  這件事引起村黨委的重視,他感到這可能不是個別現象。“生活水平高了,就貪圖享受了,這是不行的。千可丟,萬可丟,艱苦創業的永聯精神不能丟。”村領導多次在村民大會上疾呼:“錢沒有了可以重新賺,事業沒有了可以重新幹,精神沒有了萬事都困難。”還要求村裏廣泛開展“勞動光榮”的宣傳教育;在永聯小鎮,將永聯村40年來各個階段典型的創業故事塑成雕像,教育村民,激勵鬥志。同時,村裏開設了“大專班”、“本科班”,通過舉辦培訓,提升村民的創業技能。

  為引導村民勤勞致富,創造創業條件,永聯村投資設立了農民創業園,還投資8000萬元,建設了佔地500畝的江南農耕文化園,發展旅遊産業。對此,有人不理解,認為永聯地處偏僻,沒山沒水,沒有自然風光,誰來旅遊呢?

  村黨委的考慮是,永聯村發展旅遊的條件也許並不好,但發展旅遊可以帶來人氣,增加商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村民有事可幹。果然,農耕文化園的遊客越來越多,對村民創業增收的拉動作用也開始顯現,不少村民在永聯小鎮開起了餐飲店和小商店,一些不適合進廠的村民,也找到了就業崗位。

  “農耕園的門票收入有限,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勤儉持家的精神得到了延續,這是我們發展旅遊業的又一重要目的。”吳棟材説。

熱詞:

  • 強村
  • 村集體
  • 文明家庭
  • 村領導
  • 居民生活
  • 大專班
  • 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