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地方政府發債券“輸血”保障房“減壓”土地財政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7日 20: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上海11月17日電題:“輸血”保障房,“減壓”土地財政——地方政府自行發債“開閘”發出新信號

  “新華視點”記者陸文軍、沈而默、姚玉潔、周琳

  繼上海市政府16日首度自行發債71億元之後,廣東省也將於18日拋出69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浙江省緊隨其後,將於21日發債67億元。首批納入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的滬、粵、浙三地,密集發債總值超過200億元。

  從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債到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水,這一改革釋放了哪些積極信號?能否為投資吃緊的保障房建設“輸血”?能否為地方土地財政“依賴症”減壓?

  民生信號:“輸血”保障房等惠民應急項目

  地方自行發債“開閘”,“補血”民生工程被認為是政策主要指向。

  “這可以緩解目前一些在建項目的融資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保障房資金投入。”上海財政部門有關負責人説,上海政府債券籌集資金將主要安排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醫療衛生和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基礎設施、生態建設工程。

  從上海招標結果看,雖然利率不高,但首發的上海地方債獲得了市場追捧:三年期地方債的中標利率為3.1%;而同時發行的5年期品種中標利率為3.3%。

  “利率低於財政部代發地方政府債近一個百分點,也低於同期國債發行利率,可見市場對於上海的財政狀況、經濟前景、信用水平高度認可。”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公司公共融資部總經理曹明説,這也顯示地方債發行潛力較大。

  加大保障房供應,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是當前突出的民生問題。但保障房的巨量資金需求令地方財政捉襟見肘。今年以來,一些地方出現保障房“挖坑待建”的尷尬,有的地方為完成任務甚至造出“紙糊的保障房”,引發公眾質疑。

  據住建部估算,完成今年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目標所需資金至少1.3萬億元。按照有關精神,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是地方事權,地方負主要責任。今年中央財政籌措了1522億元補助地方保障房建設,但仍難以讓地方“解渴”。

  “通過發行地方債來增加保障房供給,進而降低公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這是地方自行發債改革的重大民生價值。”復旦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石磊説,“可以預見,未來如能從面上實現地方自行發債,對於填補各地保障房建設的資金缺口,將是一個有效支撐。”

  改革信號:為地方土地財政“減壓”

  地方政府自行發債“開閘”的背後,有一個動因值得關注。即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的狀況難以為繼,也不符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要求,質疑聲不斷。

  全球評級機構惠譽今年曾警告説,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地産借貸是最大的擔憂。根據審計署今年6月發佈的《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0.7萬億元。

  今年以來,由於房地産調控持續“收緊”,地方土地流拍現象日益頻繁,這意味著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遇到了棘手的財源問題。

  “當前土地市場趨緊加劇了地方融資平臺償債風險。”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評級部高級分析師李燕説,2010年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中,接近38%是用土地出讓收入承諾作為償債來源的。“一旦地價大幅下跌,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償還風險將增大。”

  “目前地方政府自行招標發行債券,無疑是一個籌資新途徑”,上海市財政部門有關人士表示,它或許能為地方土地財政“依賴症”有效減壓。

  不僅如此,地方自行發債打開了地方政府融資渠道的“前門”,讓地方政府的債務“黑匣子”從隱性走向透明,有助於控制地方債務風險。

  但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提醒,地方政府要把發債融到的錢用到刀刃上,不能再走地方融資平臺的老路亂上項目,而是投到真正的民生工程上去。

  財政部財政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地方政府自行發債應建立一定約束機制,比如應考慮培育有資質的權威機構給地方債做信用評級,防止過度負債等問題出現。

  市場信號:“利好”經濟提振信心

  今年以來,儘管歐債危機讓全球經濟陰晴不定,但中國經濟依然表現不俗,明顯“跑贏”全球;但糟糕的中國股市卻“跑輸”全球資本市場,讓不少投資者深感“看不懂”。

  上海、深圳證券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水”,某種程度釋放了一種積極的市場信號,是第三季度以來一系列宏觀政策“微調”的重要步驟,它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資本市場,起到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

  從上海自行發債試點的結果來看,對於債市、股市等資本市場,都是一個利好消息。上海一家國有銀行債券交易員表示:“隨著地方發債制度逐步完善,會增加市場的交易品種,也將給投資者增加更多選擇空間。”

  此次上海地方債的低利率發行,已經對“城投債”市場起到明顯提振作用。以雲南紅河州開發投資公司發行的一支“城投債”為例,其交易價格已從9月底的76元左右的低位攀升至94元左右的水平。

  事實上,此前國家對於小微企業“定向寬鬆”的信貸支持,也向市場釋放了明確信號,其效果已從數據上得以體現:10月份人民幣貸款比9月份環比上升了24.9%。目前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甚至低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表示,“微調、預調”正在成為當前宏觀調控的突出特點。

  當然,地方政府自發債券是一把“雙刃劍”,也有風險。11月9日,美國亞傑斐遜縣政府因為不當的再融資操作,以及在下水道管網方面的投資過度,導致募集的“市政債”隨下水道“流走”,最終只能宣佈破産。

  賈康等專家指出,地方政府舉債水平如果與經濟發展、財政收入不相匹配,導致信用損失,將會造成巨大風險,歐債危機就是一個例證。從歐債危機的教訓來看,政府信用對於市場信心至關重要。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茍燕楠表示,上海等地率先試點地方自行發債具有象徵意義,未來可以預見地方自行發債將“擴容”,但究竟效果有多大仍有待觀察。

熱詞:

  • 債券
  • 房基金
  • 土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