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 記者:孔華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央視網記者(記者孔華 報道)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侯露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提案,她建議,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同時,動員全社會減少污染,保護身邊環境。侯露在提案中建議:
一、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將“生態文明、公民環境權”寫入憲法,確立生態文明的憲法地位,確立公民環境權作為基本權利,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從根本上保證生態文明的健康發展;制定有關土壤污染、化學物質污染、生態保護、遺傳資源、生物安全、臭氧層保護、循環經濟、環境損害賠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將《環境保護法》修改為《資源環境保護法》,增加自然生態保護方面的內容,增加自然資源保護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和監督機制,使其真正成為污染防治、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保護的綜合性基本法律;修改《刑法》、《民法》及各种經濟法,立足保護生態、發展環保型經濟的內涵,使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在所有法律中得到充分體現。
二、規範生態執法,嚴格生態司法,切實按照十八大的要求,轉變觀念,轉變作風,為人民守住資源環境的法律底線,杜絕人治大於法治、關係大於原則、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的現象。
三、建議全民行動起來,轉變生産和生活方式。不同職業、不同階層的人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運用生態文明、循環發展的思維方式,分析、審視各行各業、各個方面工作的現狀,重新規劃調整發展思路、工作思路、工作方式,重新調整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方向和力度,重新制定價值評判標準,充分發揮全社會各階層的智慧、潛能和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抓緊時間,埋頭實幹,為落實科學發展觀闖出一條新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共贏與提升,走進更加美好的生活。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業公司發生火災,截至中午12時46分,火災已造成61人死亡,數十位人受傷。據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該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發爆炸。目前被困人員搶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在樓市專家看來,目前北京出臺的調控新政依然是對過去舊政策的延續,沒有實質性變化,對於市場走勢也很難有突破性影響。未來,政府可能還會依據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房價進行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