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檢測烏龍頻發 業界呼籲建立“食品安全預警報告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17: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沸沸颺颺半個月的“今麥郎酸價超標”事件終於塵埃落定,最終,做出“酸價超標”認定的檢測機構——三門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出聲明,承認該中心方便麵酸價指標檢測資質認證不全,原超標的檢測報告無效,聲明收回,並向今麥郎公司表示歉意。“躺著中槍”的今麥郎終於冤屈得雪,可是留給人們的是更多的思考。

  這不禁讓人聯想,這樣的檢測烏龍是否還有其他案例?

  無獨有偶,此前類似的事件確有可查。7月10日,湖南省信用建設促進會在對美讚臣、雅培、惠氏等洋品牌的1階段嬰兒配方奶粉相關産品裏檢測出香蘭素,判定其不合格。這一消息發佈後引來軒然大波。不久,檢測機構湖南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隨後又稱由於工作人員失誤,檢測結果無效,委託檢測的樣品中並未檢出香蘭素。

  類似的烏龍事件一再發生,不斷觸及消費者心理底限,正如北京大雨之後,天氣預報一次次耍烏龍,狼來了的故事到底要上演到什麼時候?

  據了解,《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條規定:“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後,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而在“法律責任”一章,卻沒有對違反上述規定的對應處罰規定。這樣的“違規”成本之低,是類似案例屢禁不止的最根本原因,也直接導致了相關職能部門在工作流程中出現漏洞的可能性增加。相關法律法規制度漏洞的及時彌補,才是真正應對這些危機的根本之舉。

  相關職能部門的責權需要明確,但同時,整個事件過程凸顯出了媒體、消費者等輿論發出者的無助,截至目前仍沒有一個可信賴的官方輿論來源,不懂得分辨事情的真偽及利害強度,更無法甄選適合媒體立場的觀點進行立論。正如我們經常聽到的“颱風預警”機制、“暴雨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預警機制一樣,在風暴來臨之前,通過對情報信息的把握運用,警示社會各界加強不同等級的防範工作,媒體也不會因為一葉障目、可能有失偏頗的報道隨意擴大危機,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恐慌。根據以上立論,記者認為當下最為緊要的,是相關權威機構建立一套科學、嚴謹、公正的《食品安全預警報告機制》。也就是説,當政府檢測機構發佈不合格食品安全信息時,需要以公眾能理解的語言和符號,分等級分強度並更加準確的給出風險評估警示,增強社會各界的科學防範意識,而不是盲目防範。

  據悉,業內有關專家學者也發起呼籲,希望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專家學者等一起聯合起來,共同促進“食品安全預警報告機制”的出臺,造福社會、造福百姓,共同推進對中國食品安全的信心。

熱詞:

  • 食品安全法
  • 檢測機構
  • 酸價
  • 今麥郎
  • 安全信息
  • 業界
  • 法律責任
  • 違規
  • 烏龍事件
  • 預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