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劉俊博:有多少“選擇”可以重來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1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今年6月,教育諮詢機構麥可思發佈的一項對2012年應屆大學畢業生的調查顯示,截至6月25日,2012屆本科畢業生簽約率僅為42%,調查稱69%的畢業生起薪不到2000元。(7月27日中國青年報)

  數據本身其實並不具有多大的眼球效應,但是因為和高等教育挂鉤,因為具有跟另外一個群體的比較才讓這個消息得到最大程度的關注。飽讀詩書,寒窗十載有餘,又經歷四年的高等教育培養的本來應該是這個社會的棟樑和一個社會的良知,但是面對虛弱現實,只有服從。筆者認為接近70%的本科生起薪低於2000而産生的大討論正是社會期待本身的的偏差。

  大學生三個字就給予社會一種高知和全能的社會期待,它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人們對於知識直接就能改變命運,改善生活的願景。當大學生畢業融入社會,高學歷的魔咒在商品化和價值化的期待中化為泡影后,社會就投入與産出支付相應的回報給這些學生。而這些回報與整個社會對大學生的期待不成正比時,這種討論便開始發酵。多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大學生收入之所以屢受關注,正是來自於社會整體對大學生的價值期待的落空。

  除此之外,社會對大學生收入飽受質疑還涉及到經濟學上的投入産出比的問題。大學本科生受教育的時間約16年,這其中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而選擇不接受中等高等教育就能節約大概7年的時間,這7年不僅是時間上的節約,還能産生7年的經濟效益,而本科生這7年不僅沒有收入反而還在消耗。這樣一來一去本科生和初中畢業生就有了14年的差距。所以社會對本科生的期待正是建立在這種投入回報率的基礎上,認為大學生理所應當的有高薪。

  筆者認為,知識改變命運的真正內涵並不是知識讓人發財致富,至少不全是。這句話反應的實質應該是知識能讓人眼界開闊,是一種思維上的提升,而不應該全是物質財富的轉化。所以,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待本科生的起薪問題,接受教育所帶來的財富會比物質財富更加珍貴,何況,因為接受教育而帶來綜合素質的提高能在未來給他們帶來更好的事業提升前景呢?

  因此,縱使可以重新選擇,不論有多少選擇可以重來,筆者認為,選擇接受高等教育都是一項明智的選擇。

  稿源:荊楚網

熱詞:

  • 大學生
  • 本科生
  • 高等教育
  • 初中畢業生
  • 大學本科
  • 寒窗
  • 知識改變命運
  • 價值化
  • 本科畢業生
  • 教育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