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車爭糧加劇旱災 豆類玉米故事還要繼續演繹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6日 09: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網絡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每天都祈禱天氣好轉,現在我再多祈禱一次。”説這話的不是別人,而是現任美國農業部長的湯姆維爾薩克(Tom Vilsack)。

  據有關報道稱,美國這場乾旱引發的震蕩,將遠遠超出其國境範圍,影響到從埃及到中國的消費者,因為美國提供了全球近一半的玉米出口以及相當大一部分大豆和小麥出口。英國《金融時報》甚至表示,隨著美國50年來最嚴重的旱情把大宗農産品價格推至創紀錄高點,世界正面臨一場糧食危機。

  但記者相信,美國有能力擺平這場麻煩。解決關鍵是在人車爭糧的天平上稍微偏向人類。

  回顧行情,本輪美國農産品漲勢始於生産乙醇燃料的玉米,因為玉米種植時間早于大豆,此次乾旱對玉米生産影響更為直接。目前而言,美國玉米減産已成定局。據週二(7月24日)美國有關機構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本年度美國玉米産量可能創下10年來最低的114億蒲式耳,遠低於最初預估的超過140億蒲式耳。因此,在上述數據出爐之際,世人對生物燃料行業的審視正不斷增強,對食品短缺的擔憂也日益加劇。

  在很多國家,玉米是一種重要的口糧和基本的畜牧業飼料。但在美國,玉米早已變成一种經濟作物。近十年來,隨著國際油價飆升,美國生物燃料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而97%的乙醇生産原料來自於玉米。據統計,在乙醇産業蓬勃發展的過去三十年間,美國用於生産乙醇的玉米消費量從1981/1982年度的8600萬蒲式耳增長到2010/2011年度的50.2億蒲式耳,並首次超過了養殖業對玉米的需求量。乙醇玉米消耗量佔玉米總産量的比例也從最初的1.1%上升到2010/2011年度的40.3%。

  生物燃料行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原油與糧食的關係進一步密切。實際上,在2007-2008年國際油價創出147美元/桶的歷史新高之時,農産品也隨之飆升,並引發了從孟加拉國到海地的糧食騷亂,全球挨餓人口超過10億人。

  目前的狀況可能更為嚴峻,因玉米和大豆價格已經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最高水平。小麥價格雖然尚未達到創紀錄水平,但過去五周最高上漲了50%,超出2010年俄羅斯實施出口禁令之後的歷史高位。

  限制生物乙醇的呼聲越來越高。據悉,經合組織(OECD)農業貿易官員日前表示,如果旱情報告加劇,美國應會考慮調降使用玉米製造乙醇的強制性生産目標。而遭受嚴重打擊的美國牲畜生産者和其它組織希望環境保護局(EPA)早就表示,希望能夠免除對煉油廠在生産汽油的過程中須按國家標準加入適量乙醇的規定。

  不過維爾薩克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必要採取此項行動。“豆類玉米的故事還要繼續演繹,空頭可以考慮去美國人工降雨了!”有投資者幽默地説。

  (實習編輯:湯雲佩)

熱詞:

  • 豆類
  • 玉米産量
  • 玉米生産
  • 旱災
  • 玉米出口
  • 演繹
  • 故事
  • 黃金時期
  • 金融時報
  • 生産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