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合作建房重在補位市場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3日 10: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2012年上半年剛剛結束、市場成交量逐漸回暖的時刻,合作建房之風再度席捲北京樓市。近日,北京合作建房項目舉行新聞發佈會,擁有多年房地産銷售經驗的孫智群進軍合作建房,聲稱其建設的房子比市場價低40%。沉寂多年的“合作建房”重又進入人們的視野。(7月22日《燕趙都市報》)

  合作建房,通俗解釋為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合夥出錢,自己買地,自己雇人蓋房子。作為解決城市“夾心層”住房問題的一個途徑,合作建房的最大優勢在於其成本低廉,變相增強了建房者的購買力。在其他一些國家,合作建房是商品房和保障房的極大補充,既可以減輕購房者的負擔,又可以為政府分憂,因而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在德國,住房合作社形式的合作建房佔德國每年新建住宅總數的30%。其他如英國、日本,合作建房也獲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在整個建房體系中,佔有很大的份額。

  但較之於國外,合作建房在國內行不通,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既缺乏法律層面的保障,又缺乏政策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如果沒有政策支持,比如提供優惠的貸款,給予較為低廉的土地,以及在證照辦理、稅收等方面提供方便,那麼合作建房的優勢,就只能來自於開發利潤,以及所謂的公關費;另一方面,合作建房是對商品房,甚至是土地財政的一種衝擊,在這種情況下,能否得到地方的支持,也是一個疑問。

  雖然不能説,合作建房在國外行得通,在國內就必須這麼做,或者説當前有沒有合作建房的必要性。從現實情況看,如果除去利潤,以及各種管理費和公關費,合作建房的比較優勢並不明顯。最主要障礙是在終端環節即領取房産證可能走不通。此外,管理效率和方式,也是限制其發展的一個原因。在監管層面,合作建房的不確定性,以及第三方的不完善,加劇了決策層的擔憂。

  但必須看到,合作建房的積極效用很難替代,其一、民間合作建房成功後,參與合作建房者拿到房子的價格相當於周邊房價的四成甚至更低,為樓市調控提供了一個思路和方向;其二、有利於部分民眾以合理價位實現安居夢;其三、減輕政府保障房建設的壓力與負擔;其四、有利於促使開發商拋卻暴利思維,倒逼同區域房價下跌。更為重要的是,合作建房對於完善房地産市場的結構,具有重要的補充作用。時下房地産出現兩極,要麼依託于政府的保障房,要麼必須選擇開發商的商品房,中間卻沒有一個緩衝環節,容易導致開發商過於強大,形成“市場壟斷”,這也是房地産調控不斷反復的原因之一,些許放鬆調控力度,反彈的風險就會相當大。

  無論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還是從溫州、深圳的探索來看,允許和支持合作建房,已經顯得極為重要。對於政策層來説,合作建房,不能僅具象徵意義,也不能任其自由發展,必須從法律和政策層面加以重視,進行合理的引導,以使其健康良性發展,充分發揮市場補位和調整作用。要知道,民間資本的參與,不僅僅是一種市場行為,更是一種社會治理方式的轉變,合作建房能充分發揮民眾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社會管理“為民著想、為社會著想”的有益嘗試,值得正視和鼓勵。 堂吉偉德

熱詞:

  • 合作建房
  • 周邊房價
  • 補位
  • 市場成交量
  • 燕趙都市報
  • 開發商
  • 商品房
  • 樓市
  • 公關費
  • 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