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教授很敬業,課堂很開放!”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6日 1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熱點專題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過去5周,100余名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一流名校的本科大學生們,在復旦大學校園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今年6月,復旦大學在國內高校中率先開設了第一期暑期國際課程。本週末,首屆復旦暑期國際課程即將結束。外國學生反映:聽復旦的中國教授上課與自己學校的教授相比毫不遜色,更讓外國學生印象深刻的是,中國教授們除了上課,還給他們的身心烙上了深深的中國印記。

  互動從課堂到課外

  “中國教授開的課很開放,課堂上學生老師一直在互動。”這是來自波士頓美國東北大學學生埃莉諾的第一感覺。這名意大利女孩選修的是復旦管理學院的營銷課程。有一次在課堂上,討論肯德基、麥當勞中國本土營銷時,埃莉諾和復旦同學們爭論起來。後來她恍然大悟:原來,同樣是肯德基、麥當勞,在中國和美國經營策略完全不同,中國有自己的國情。

  還有一次,埃莉諾去聽潘天舒教授開的“中國歷史和文化”課。沒想到,潘教授把他們領到了一家農貿市場,她第一次看到了活蹦亂跳的雞鴨,“我因此了解了中國人的真實生活,”埃莉諾説,“美國的食品超市裏是看不見活物的。”

  來自威登堡大學的本科生萊恩是個美國小夥子,在“中國金融市場”課上,從小接受美國教育的他,聽到了“從未聽過的中國觀點”。萊恩向老師詢問未來中國金融市場的問題時,老師沒有馬上給他答案,而是要他回去自己思考,還告訴他,“即使你本週末要走了也沒關係,今後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繼續討論。”萊恩説,中國教授如此敬業,讓他很感動。

  還想再來中國上學

  伊莎貝拉來自美國偏僻的明尼蘇達,就讀于著名的衛斯理學院。她一直著迷于中文,所以來到復旦選擇學習語言。這個美國女孩最興奮的是,這回學習中文不僅僅是課程上的死記硬背,中國老師教他們剪紙、做中國結、參觀歷史博物館,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實用漢語。在端午節,伊莎貝拉還吃了粽子,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説:“我記住這個詞了──‘粽子’,真好吃。”在伊莎貝拉的家鄉,有一個規模不大的“中國城”,她準備學好中文後,回去為當地的華人服務。

  當被問及5周課程的感覺時,幾名外國名校學生都不假思索地回答“精彩”“受用”,並表示“還想來中國,還想來中國的大學聽課”。

  要用開放模式教學

  復旦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教授劉永濤説,開設面向全世界學生的暑期課程,是國際一流大學的通行做法,有助於提升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對於開設暑期課程的大學來説,也是展示教學實力的一種方式。復旦的暑期課程,讓外國學生通過開放的課堂,彼此産生思想碰撞的火花。這從一個方面證明,中國的大學可以吸引世界一流的學生。

  如果有一天,我們大學對待自己的學生,也能像對待國際學生一樣,用一種完全開放的模式去教學,那麼,我們的大學離開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就不再是遙不可及了。

熱詞:

  • 課堂
  • 開放模式
  • 中國本土
  • 埃莉諾
  • 中國城
  • 受用
  • 教學
  • 老師
  • 暑期課程
  • 外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