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舌尖上的安全,需要績效問責與嚴刑峻法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05: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看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提出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5年完善食品安全監管。該決定首次明確將食品安全納入地方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內容。(7月4日《新京報》)

  從毒奶粉、問題膠囊到地溝油、瘦肉精,國人正在以身體熟悉著原本陌生的化學元素週期表。隨著媒體的不斷曝光,公眾的驚詫程度越來越低,反之,靠以毒攻毒練就的抵抗力或許也越來越強。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笑話,説美國一個餐館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各國食客無不上吐下瀉、昏迷吐沫,而中國食客則一點事兒都沒有。

  自嘲的背後往往是深深的無力感。面對隨時可能在“315”晚會上倒下的知名品牌,平日裏採買的食材就更不必奢談什麼安全,除非你自己有菜園子或特供渠道,否則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國務院的決定無疑很好,試圖將官員的績效考核與普通民眾的食品安全聯絡起來,以改善治理的效果。領導的重視當然重要,但恐怕僅有這一點還遠遠不夠,只有監管和問責的威力充分顯現出來,才會有真正的效果。

  前幾天有兩則新聞,對照著看很有意思: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在食品安全方面,中國是全世界監管力度最強的國家,安全的食品是生産出來的,不是靠監管出來的,更不是檢測出來的;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週一岳表示,香港的肉和菜基本上都是依靠內地,現在供港食品的安全率達到了99.999%。人們不禁要問,同樣是一個産地或一家企業生産出來的産品,産品質量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再簡單地拿企業家的道德滑坡説事兒恐怕就不厚道了——他們分裂的人格,難道不是由不同的監管體系造成的嗎?

  誠信經營的企業,成本必然比造假摻假的企業高,長期的監管缺位,一定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使生産者競相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甚至鋌而走險,直到把誠信企業擠出市場。目前的現狀是,食品安全管理涉及工商、質監、衛生等多個部門,但往往各管一段,出了事兒都不負責。將食品安全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最要緊的就是找出負責的人和部門,給他們真正的壓力,當然也要給切實的權力,如此才能讓烏紗帽真正綁到菜籃子上,讓他們也“痛著你的痛”。當然,績效的威力最終還是要體現在問責上,如果再像三聚氰胺事件那樣,被問責的官員紛紛魚貫復出、官復原職,恐怕也沒人會把績效考核當回事兒。

  除了行政體系的監管,更重要的是法治的健全。當前,《食品安全法》只是規定涉事企業會被停止生産、銷毀産品、沒收所得、處以罰款,只有“情節嚴重”才會被“吊銷衛生許可證”,而消費者僅可以要求廠商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如此隔靴搔癢的懲罰,顯然無力懲戒不法商家,造成了事實上的違法成本過低。如果我國能夠引入發達國家的懲罰性賠償制度,相信慘重的代價一定會給廠家以足夠的震懾,並且能夠鼓勵原本弱勢的消費者起來維權。

  食品有毒,根本談不上什麼社會責任,説到底是有些人的良心黑了,但如果黑心商人已不是少數,就一定是某種現實因素在放縱著他們的罪惡。舌尖上的安全,需要績效問責與嚴刑峻法雙管齊下,需要每一個消費者的共同參與。

  (來源:紅網)

熱詞:

  • 問責
  • 績效考核
  • 毒奶粉
  • 週一岳
  • 食品安全法
  • 新京報
  • 食客
  • 安全工作
  • 食品安全監管
  • 地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