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武漢晚報:沒人回家看看的時候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1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武漢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有較大爭議的“常回家看看”精神慰藉條款,寫進了草案。草案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6月27日《新京報》)

  “常回家看看”在動議之初,就被很多人視為中看不中用。從草案中,我們並沒有看到不“常回家看看”的子女會受到什麼責備;也沒有看到未“當按照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的用人單位會有什麼處罰。那麼,常回家看看,以及保障常回家看看的權利,動力何在?如果動力僅存在於血緣與孝道,法律在其中又是何種地位?

  當然,不是説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重要,而是這種慰藉該如何去實現。立法成為一紙空文的事見得多了,不足為怪。現在很多獨生子女成家立戶,單獨搬出來過小日子,工作之餘雙方的父母難以週全,反倒是有很多家長常跑去孩子家看看的。這種空巢家庭的“親情倒挂”不容忽視。另一種情況是,子女節假日回家看完了,接下來是一段更長時期的無人照看。這時候呆在家裏的老人由誰來管?誰來看看?我覺得在中國,老齡社會對家庭、對國家都是一個挑戰。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僅需要子女付出,也需要其他社會成員關懷,需要政府出臺政策,需要社會團體補位。老把問題集中在“回家看看”上面,容易走向虛無,走向不了了之。

  法律的規定性條文應多務實,少務虛。贍養義務可以通過金錢來衡量,但精神安慰卻很難。與其干涉家庭內部事務與親情如何交流,不如換個角度,在如何才能鼓勵子女主動自發地去關心老人方面,多想想些辦法。如盡力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降低大城市的門檻和生存成本,落實好加班休假的法定權益等等。而重要的是,在沒人回家看看的時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狀況也要有人關注。比如瑞典2003年出臺了《未來老人政策》,只要申請被批准,就會有專業人員定期進行醫療、家政服務。這無疑減輕了子女回家探望的壓力。

熱詞:

  • 贍養人
  • 常回家看看
  • 用人單位
  • 未來老人政策
  •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
  • 新京報
  • 贍養義務
  • 生存成本
  • 精神慰藉
  • 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