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河南舉措引廣泛關注 維護教育公平仍待多管齊下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6日 0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公佈的《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作為首個以法規形式禁止區別辦學的地方嘗試,河南此舉引起廣泛關注。

  多年以來,消弭校際差距、維護教育公平知易而行難。作為一個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河南能夠&&以法規的形式明確禁止區別辦學,足見其打破教育資源失衡的決心和勇氣。倘若這一規定得以通過,不僅有望在河南全省形成均衡教育資源的制度依據,也將為其他省份探索教育公平樹立標桿。

  然而,從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反饋的信息來看,終結“重點校”和“重點班”並不容易。最根本的原因是多數重點學校品牌已經形成並深入人心,短期內“抹平”幾乎不可能。重點學校除了享受優厚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其優質的教師資源和較高的升學率已在家長中形成口碑,除非強力行政干預,優質資源向重點學校集中的趨勢難以扭轉。

  我們追求教育公平,但也應當承認,教育公平並不是要把優質教育資源“拉下來”,搞絕對的平均主義。事實上,即便給所有的學校同樣的政策、同樣多的資金,教學水平仍然會有高有低。由於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經驗積累,不僅學校實力、師資力量有很大的差別,具體到每一個學生,也存在個人稟賦和努力程度的差別。追求教育公平的目的,並不是最終獲得一個“千校一面”、高度雷同的教育體系,允許學校之間、班級之間、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恰恰是尊重教育基本規律的體現。

  當然,允許差異性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容忍優質教育資源繼續高度集中。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使得補齊教育“短板”的任務尤為迫切。但要做到這一點,一味做“單兵突進”的嘗試往往收效甚微,必須多管齊下。

  一方面,像河南這樣通過立法加強引導的做法值得鼓勵。增加硬性約束,是削減擇校之風的有力舉措。教育主管部門還應出臺更細化的規定,明確擅自區分重點與非重點行為的法律責任以及對違規者的懲戒機制,同時把學校管理納入地方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強化約束力。

  另一方面,還須跳出平均分配教育資源的單一思維,做更加大膽的嘗試。考慮到重點學校實力雄厚,不妨放寬民間資本辦學的準入門檻,加大民資辦學的政策開放力度,允許一批重點學校、品牌學校轉為民辦,這樣既滿足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又充分保護重點學校和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同時,均衡教育資源更關鍵的還是將政府資金更多地投到落後地區和普通學校,突出公辦學校的公益性質,做大做強公辦教育。公辦和民辦“兩條腿走路”,兩股力量互相補充,則教育效率可保,教育公平可期。(周繼堅)

熱詞:

  • 教育公平
  • 重點學校
  • 教育體系
  • 優質教育資源
  • 重點班
  • 短板
  • 公辦學校
  • 民辦
  • 家長
  • 教師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