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産:器樂絕技 雷琴拉戲(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1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宋東安在展示雷琴。照片由宋東安本人提供。

  雷琴是一種年輕而獨特的中國拉弦樂器,它是墜琴加長了琴桿,加大了琴筒,並在琴筒蒙上適當厚度的蟒皮,音色接近人聲──

  時而像女聲如泣如訴,時而如男腔鏗鏘頓挫,時而又如雞鳴犬吠,除了雷琴恐怕沒有其它樂器能夠如此惟妙惟肖地表現聲音的魅力。雷琴是一種少見的樂器,而會拉雷琴的人則更是少之又少。天津市曲藝團78歲的雷琴表演藝術家宋東安就是這為數不多的人之一。5月28日,記者採訪了他。

  提到雷琴,不能不提雷琴拉戲的創始人王殿玉。王殿玉8歲因病雙目失明,9歲拜師學彈三弦,用墜琴演奏一些民歌和地方戲曲唱腔。為了更好地表現音樂內容,更逼真地模倣各種音響,他嘗試著對墜琴進行改革。經過不斷的實踐,墜琴被加長了琴桿,加大了琴筒,並在琴筒蒙上適當厚度的蟒皮,一種音色接近人聲的新型拉弦樂器就誕生了。1953年,王殿玉與趙玉齋、韓鳳田、宋東安等弟子商議,將這種樂器正式定名為“雷琴”。

  宋東安自幼愛好文藝,6歲起拜王殿玉為師學習雷琴演奏,憑著超人的勤奮和對音樂的天然敏銳性,將雷琴演奏得出神入化。“雷琴曲目非常豐富,戲曲唱段、中外名曲以及自然界各種音響、雞鳴犬吠、人言鳥語、笙、管、嗩吶、鑼、鼓、號等,世間聲音,無所不能。”説起雷琴,宋東安滔滔不絕。“主要是口傳心授,在演奏技巧上有一定的難度和神秘感,現在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傳承和質量。”

  今天,“雷琴拉戲”仍活躍在各地的舞臺上。宋東安不僅繼承了先師過人的基本技巧和模倣技能,還在演奏劇種、曲種及樂隊的伴奏形式上有了新的拓展。他的演奏更偏重音樂情感及內心世界的刻畫,他所編曲演奏的《農家樂》、《故鄉歡歌》等,受到觀眾的好評。宋東安説,雷琴藝術的獨特性、時代性與包容性,是任何一種樂器無法比擬的,更是無法言表的。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雷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2007年6月,“雷琴拉戲”被列入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而今雷琴的弟子們仍在孜孜不倦地為爭取讓雷琴拉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努力著。

  採訪中,宋東安送給記者一本《王殿玉雷琴藝術暨宋東安曲作選》,他感慨地説:“雷琴是一種介於音樂和曲藝之間的獨特器樂。它可以是器樂演奏,但還帶有相聲裏‘學’及‘口技’的模倣痕跡。”現在宋東安演奏雷琴可以通過弓法、指法、弦法及力度的變化,將各種戲曲唱腔、民歌小調以及人的哭、笑、對話、各種動物的鳴叫、自然界中的音響模倣得惟妙惟肖,還能倣奏出笙、管、嗩吶、提琴、小號、鑼鼓等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現在他最大的心願是能再多收一些徒弟,將恩師傳授的雷琴技藝流傳下去。

  新聞鏈結:雷琴又名“雷胡”,是上世紀20年代出現的一種拉弦樂器,由我國著名民間藝人王殿玉在墜琴的基礎上改革而成,它較墜琴音量大、音域寬、音色美,最早稱之為“大弦子”、“大雷”。1953年王殿玉經與趙玉齋、韓鳳田、宋東安等弟子商議,正式將這種樂器定名為“雷琴”。今天,雷琴在天津已經有了第三、第四代傳人,宋東安也由此被命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雷琴拉戲的代表性傳承人。

熱詞:

  • 雷琴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拉弦樂器
  • 器樂演奏
  • 墜琴
  • 弓法
  • 雷琴拉戲
  • 農家樂
  • 大雷
  • 戲曲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