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情況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4日 12:5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非遺保護地方立法將加快進程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情況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豐富,截至目前,共建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60項,其中,宣紙製造藝術和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此外,還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73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641項,縣(區)級名錄1728項。近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該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情況的報告。 

  報告顯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面臨著諸多問題,且在全國也有普遍性。據了解,安徽省將在堅持規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基礎上,加快地方立法的進程。

  衝突一

  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衝突

  非物質文化遺産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根據安徽省人大常委會相關部門的調查顯示,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如傳統民歌、戲曲、舞蹈等原生地在農村,農耕文明是其存在和發展的社會基礎。在工業文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呈現出衰退、消亡的趨勢。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一些傳統工藝市場不斷萎縮。如徽墨製作技藝,由於書寫工具的變化和使用範圍的局限性,傳統的墨汁和墨錠已經被化學墨汁替代,並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導致傳統墨汁的市場規模不斷萎縮。

  其次,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出家門,去從事其他産業。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人多是一些身懷絕技的老年人。年輕人缺乏傳承的經濟動力,使得一些獨門絕技隨著這些老人的離去而失傳滅絕。像皖南的皮影戲就屬於這種情況,僅剩幾位老藝人還能表演。

  衝突二

  經濟開發與資源保護的衝突

  在審議報告時,部分委員建議,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過程中,應該鼓勵各方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用。從民俗表演到旅遊開發,從工藝品銷售到文化創意發展,多手段全方位地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産中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使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弘揚傳統文化、振興民族藝術的同時也為開發人文旅遊景觀、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總能聽到一些因為開發不當給非物質文化遺産造成不良影響的例子。從民樂改良增加交響樂指揮,到梆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人們不難發現,由於開發者熱情過高,又不了解遺産的文化內涵,在開發的過程中盲目地追大求全,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産在開發中失去了應有的韻味。

  有委員認為,經濟開發過度可能會給文化遺産造成開發性的破壞,但過度保護也不一定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最好的歸宿。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一種活態的遺産,它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不斷發展,遺産也會發生變化。如果遺産保護者僅是教條、機械地對遺産進行保護,不注意隨著社會發展改變保護手段,並且總希望遺産處於一個歷史的時間點,與遺産有關的一切都一成不變,那麼這種保護就成了一種過度的保護。

責任編輯:張筱曼

熱詞:

  •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
  • 文化遺産信息
  • 藝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