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調查]留住手藝(20120414)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4日 22: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fcbabe3c786f4e529ac29b8c278e4092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解説:山東鄄城縣大埝鄉俊李莊,記者在這個魯西南的農村院落中聽見了久違的織布聲。

    記者:這個織布機有多少年了?

    劉春英(村民):那得有五六十年了。

    記者:是你媽給你的?

    劉春英:俺婆婆的。

    記者:你婆婆的?你婆婆留給你的?

    劉春英:是。

    解説:農家婦女編織的這種提花鬥紋布叫魯錦,魯錦的織造技藝沒有任何典籍記載,口傳心授、代代相傳是魯錦的傳承方式。

    記者:你這個以前是跟誰學的?

    黃玉環(村民):跟俺娘,俺娘會。

    記者:多大的時候學的?

    黃玉環:十二三歲學會紡的方法。

    記者:再看看你媽織的布,哪個?

    黃玉環:臟了,就是這個。

    記者:這個是你媽織的?

    黃玉環:這個是她織的。

    記者:你知道這個是她多大年紀時候織的?

    黃玉環:那得30多。

    記者:離現在有多少年了?

    黃玉環:她都91了,多少年了。

    記者:六七十年有嗎?

    黃玉環:有。

    記者:奶奶,這個布是你織的?

    呂清蘭(91歲):我織的。

    記者:這個布織起來難不難?難不難織?

    呂清蘭:不難。

    解説:元明之際,隨著棉花在黃河流域的大面積種植,魯西南婦女將傳統的葛、麻、絲、織等工藝揉于棉紡形成了魯錦織造技藝,鄄城是魯錦織造最繁盛的地方之一。明萬曆年間,紡織興盛,婦女織布,夜紡車之聲比屋相聞;清末,鄄城棉織土布工藝繁複,從植棉紡線到上機織布要經過72道工序。

    記者:這是幹什麼的?

    劉春英:這是經線。

    記者:經線。這個活必須得幾個人一塊幹嗎?

    劉春英:得,一個人幹不了。

    記者:這個經線難不難?

    劉春英:難。

    記者:難在哪兒?

    劉春英:難在這個,有一點差錯都不行,一點纏錯了,那些線都亂了,這些線都報廢了。

    記者:經完了以後,總共多少根線?

    劉春英:得六百多根。

    記者:六百多根?

    劉春英:最長的一千多根(線)。

    記者:不能錯一根?

    劉春英:那不能錯一根,錯一根就壞了。

    解説:魯西南婦女靠靈巧的雙手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了絢麗多彩的魯錦,魯錦除了從植棉紡線到上機織布要經過繁複的72道工序外,織女們還能用22種基本色線、變幻出1990多種圖案。2008年6月,魯錦織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鄄城縣有專門的魯錦博物館,路維民是魯錦博物館的館長。

    路維民(山東鄄城魯錦博物館 館長):原來魯西南織錦在魯西南地區廣為流傳,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作為一個少女的陪嫁,每一個少女她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著家裏的母親和大娘嬸子學織造魯錦,如果她織的織錦數量又多,織得又好,花色又是別人都不會織的,這個女孩就是能找到一個好婆家。它這是一個什麼標誌?是這個女孩心靈手巧的一個標誌。

    解説:在鄄城農村,每當女孩出嫁時,娘家都要陪送自家織的幾鋪、幾蓋作為女兒的嫁粧。

    記者:這是哪年織的,這好像是新的吧?

    黃玉環:新的。那時候都沒結婚,那多少年了我織的,就放那的,你看都發黴了吧這東西,你看多少年了吧。

    記者:看著顏色還挺鮮艷的,沒向外拿過?哪個是你陪嫁的?這都是這個嗎?

    黃玉環:這都是給她的,這都給她的我沒要。

    孫彩霞(村民):這是俺姥姥給俺媽的,俺媽又給俺了。

    記者:傳到你這兒?

    孫彩霞:又傳到我這兒了,傳到我這我還沒舍得鋪,也沒舍得蓋,那時候多,就一直留著了,一直放著呢。

    解説:上世紀70年代前後,鄄城農村魯錦生産主要是農民自産自用或自産自銷、貼補家用,後來隨著機器織布的增多,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織魯錦的人越來越少。

    記者:什麼時候開始不興織布了?

    劉春英:八幾年來都不興了吧。

    記者:是吧,為什麼不興了當時?

    劉春英:都不幹了,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出去打工了,都興打工,都不幹這個了。

    記者:當時你還織嗎?

    劉春英:我也沒織。

    記者:為什麼不織了?

    劉春英:織了沒地方銷售,沒地方銷了,你織啥去?咱自己能用多少,這是有加工來這,才給人加工才織著了,你要沒有這樣的,你織了上哪,上哪賣去?

    解説:上世紀80年代以後,沒有銷路的魯錦沉寂了。20多年過去的今天,具有濃郁民族民間藝術風格的魯錦又重新引起人們的關注。鄄城縣一些經銷公司和紡織戶開始合作,開發生産適合現代人生活的家居用品旅遊用品,魯錦有了重新發展的生機。

    路維民:我對魯錦産業的發展非常有信心,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他們期望一些能體現自己,對文化産品與眾不同的一個認識,他們更期望純棉的純手工織造的,不光這個産品的原料是這個環保的,包括它的生産過程,都是綠色無污染的。

    記者:這個線是哪來的?

    劉春英:這是公司的。

    記者:公司給你們提供的?

    劉春英:俺只管加工。

    記者:你好,你是這個村裏人嗎?

    任朝勇(村民):對。現在年輕人都出去了,婦女在家出不去,上有老下有小出不去的那都織布,都掙兩毛錢,給公司加工。

    記者:你覺得這個在家裏面織布好不好?

    任朝勇:挺好。

    記者:好在哪兒?

    任朝勇:比出去打工強,她出去打工,她出去了一年不能在家照顧老人,不能照顧小孩,地不能種,這個一舉四得了,照顧老照顧少,還得種地,還能掙錢,挺好,挺不錯。

    解説:記者在村裏採訪時發現:農閒時在家裏織布的都是40歲以上的婦女,平均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而年輕一些的婦女都外出打工了,織布技藝面臨誰來傳承的問題。

    記者:擔心不擔心這個手藝會失傳?

    任朝勇:可能不會。

    記者:你覺得不會?

    任朝勇:不會失傳,這不會失傳。

    劉春英:沒人學怎麼不會失傳。

    任朝勇:你們教。

    劉春英:沒人學還不失傳。

    任朝勇:收徒弟。

    劉春英:我説你學吧,人家説不學不學。

    記者:你看她説的,沒有人跟她學了,都不學了是不是?

    任朝勇:掙錢不多還很麻煩,都出去打工現在,掙很多,她都不幹這個了。

    劉春英:我都擔心有點失傳,這是咱老祖先留下來的手藝,可惜不。

    解説:魯錦織造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引起了學者的關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教授很早就開始關注山東的民間手工藝保護。5年前,他申報承擔了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資助項目——山東文化産業調研項目,鄄城魯錦就是他重點調研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潘魯生(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院長):2006年之前的,20多年,我們一直在呼籲保護,民間藝術瀕臨滅絕了,我們一定要從搶救這個角度去做許多的工作。那麼2006年,突然間想到一個問題,就是説把這些東西民間已經瀕臨滅絕的把它留下來,把民間的文化、民間的手藝如何繼續傳承下來,它有個發展問題。

    記者:您看這個魯錦,它也是屬於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從您的角度專業的角度來説,保護它的必要性在哪?

    潘魯生:紡織工藝是非常複雜的,上百道工序。但是作為民間藝人,她瞭如指掌,從紡花經線一直到染色,包括一個手錶花,一個鬥紋花,它得需要很多色彩的調配,沒有圖譜,都在腦子裏。那麼這樣的東西呢,就是非物質,就是無形的,保護它的傳承,是保護這門技藝的傳承,如果這個人,這個傳承人,手藝人沒了,你這個工藝就沒了。

    記者:你有閨女嗎?

    劉春英:沒閨女,俺仨都沒閨女。

    記者:沒閨女的話,就沒有人跟你學了?

    劉春英:我兒子跟我學。

    記者:你兒子跟你學?

    劉春英:兒子跟我學,願意學,學得了,星期天(放學)來了,還能上機學兩遍呢。

    記者:兒子多大了?

    劉春英:十五六歲了。

    記者:兒子學完了能織布嗎?

    劉春英:他反正上機會織。

    解説:91歲的呂清蘭老人的織布技藝代代相傳,如今她的女兒、孫女都會編織魯錦,而上小學四年級的11歲的曾孫女能否繼承這門傳統技藝呢?

    記者:你平常會在家裏經常看到你媽、姥姥織布嗎?

    李慧(11歲):會。

    記者:你看到她們的時候感興趣嗎?

    李慧:感興趣。

    記者:怎麼感興趣?

    李慧:就覺得很好玩。

    記者:很好玩啊,你試過嗎?

    李慧:試過。

    記者:大姐,你願意讓她跟你學織布嗎?

    孫彩霞:願意。不能從我這丟了,從我這丟了不行,有個閨女就叫她學,一邊上學,上完學做完作業,沒事了叫她學。

    潘魯生:所以説我們現在在記錄這些藝人工藝製作過程當中,一個是通過錄音、錄像、筆記記錄她的程序,同時我感覺也應該發揮我們民間藝人的傳承作用,就是怎麼能把這個工藝、手藝能傳給下一代,這是一個積極的保護,如果是僅僅靠一批學者、專家在那裏做記錄性的保護或者把它放到博物館,我感覺這是一個單一的或者是一個暫時的真正的文化傳承,我感覺應該是代代相傳,把這個手藝由母親傳給女兒或者傳給兒子。

    解説:在山東和魯錦一樣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還有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臨沂柳編等農村手工藝。在市場化條件下,這些傳統手工藝共同面臨如何生存發展的挑戰。臨沂市被譽為全國的柳編之鄉,記者來到臨沂市臨沭縣一個叫圈子河的村莊。

    記者: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幹這個活的?

    王紅興(村民):幹這個有幾十年了吧

    記者:現在靠編這個筐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王紅興:一個月也就是兩千塊錢吧。

    記者:你們這個村裏邊除了編這個柳筐以外,還幹其它的活嗎還打工嗎?

    王紅興:這個就看個人的愛好吧,也有打工的也有編筐的,反正志向不同嘛。

    記者:你想過出去打工嗎?

    王紅興:打工這時候吧,天氣寒冷嘛,出去打工受罪嘛,風不打頭、雪不打臉的,就説畢竟身體舒服,掙錢多少也都無所謂了。

    記者:你媳婦在家做什麼呢?

    王紅興:我媳婦,我媳婦也編筐。

    記者:也編筐,這是你媳婦?你們兩口子都在這編啊?

    王紅興:對。

    解説:在圈子河村圍繞柳編有一個生産銷售鏈。首先,村民在自家或村裏人開的小作坊裏編好柳編産品,然後有中間人定時上門來收貨,最後,中間人負責把這些貨送到銷售公司銷售。

    記者:我聽説你是專門負責收這個活的是吧?

    王夫新(村民):對,就是搞收購的。

    記者:村裏邊總共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王夫新:總共有1200口人。

    記者:有一半家庭編這個筐嗎?

    王夫新:得多,基本上家家都編,家家都編。

    解説:聽村裏人説,在圈子河莊柳編手藝最好的是王夫敬。現在他已經是縣裏柳編公司的技術指導。

    記者:你知道這個柳條筐手藝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嗎?

    王夫敬(村民):這個據聽説是200多年前左右,原來都是農用的農具,簸箕、筐子。

    記者:原來編這些農具一般都是做什麼用?

    王夫敬:比如説筐子,用針線,笸籮用,還有女兒出嫁,父母陪送一對筐子,還有一個簸箕,一個小土簸箕,這都是需要的,是娘家需要陪送的。

    記者:那當時你娶媳婦的時候有這個陪嫁嗎?

    王夫敬:我娶媳婦時有啊。

    記者:你現在還有嗎?

    王夫敬:還有現在,在這。

    記者:你幫我拿一下。

    王夫敬:這就是娶媳婦時用的簸箕。

    記者:這是簸箕,這是個喜字嗎?

    王夫敬:是個喜字。

    記者:是個紅色的。

    王夫敬:結婚三天以後吧,去我爸我媽那去。

    記者:掃大門?

    王夫敬:掃地、掃大門。

    記者:掃地啊?怎麼個掃法?

    王夫敬:我爸爸媽媽把這個錢撒到地裏,然後我們去給老人磕個頭,然後把錢撒在地裏,就去掃,把錢掃下來。

    記者:這有什麼寓意嗎?

    王夫敬:實際上原來的風俗就是不是掃錢的,是孝順老人,三天以後吧給老人掃地的,孝敬老人那是,就説你掃地哪有白掃的,老人給點錢,還有磕頭的。

    解説:據歷史記載,柳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臨沂也是發源地之一,這裡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利用當地生長的柳條編織簸箕、筐子、箢子等農用和生活工具。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臨沂柳編手藝發展為産業。目前,臨沂有13個鄉鎮,100多個專業村的25萬農民在從事柳編生産。

    記者:這一個賣多少錢?

    王夫新:進價是五塊多點。給下邊生産價呢,是按四塊七八,一個筐也就掙兩三毛錢。

    記者:你掙兩三毛錢?

    王夫新:對。

    記者:你們這個村裏邊像你這樣收貨的有多少人?

    王夫新:得一二十個人。

    記者:一二十個人專門負責收貨?

    王夫新:對。

    記者:一年的銷售額能有多少錢?

    王夫新:銷售額是三四百萬元。

    記者:像你説的20多個收貨的人,基本上都有這個水平嗎?

    王夫新:有多的有少的,我屬於中等吧。

    解説:現在,臨沂的柳編手藝産業已發展成為當地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和外貿出口的支柱産業。

    記者:這是你們的樣品陳列的地方是吧?

    秋炳勝(山東臨沂金柳工藝品公司 經理):對,樣品間。

    記者:我看這非常多,大概有多少件?

    秋炳勝:大概有一萬多種吧。

    記者:你們這些柳編的産品大概分成哪幾類?

    秋炳勝:第一個是傢具類,它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大家比較喜歡。

    記者:這是傢具類,還有什麼類?

    秋炳勝:還有聖誕類,聖誕,你像這些籃子都是聖誕類,聖誕類呢就是聖誕節和聖誕節有關的。

    記者:這些産品都是出口的嗎?

    秋炳勝:對,這些産品呢就是95%以上全部是在歐美比較發達的國家出口的,國內也需要,也喜歡,但是它的量沒那麼大。

    解説:2010年,臨沂柳編手藝産業實現産值近70億元人民幣,柳編不僅為臨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富裕了一方百姓;同時,柳編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保護。

    記者:像柳編、筐子,各種各樣的以前用的農具,它的文化價值到底體現在哪?

    潘魯生:手工藝的文化價值,其實首先是技藝本身它有歷史的一個脈絡,如果説民間文化和其它的文化有什麼不同,我想它就是生活的問題,它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所創造的這些價值。

    解説:馮驥才,著名作家、民間文藝家,近十年來致力於民間文化遺産的保護和搶救。

    馮驥才(作家):我們説的柳編,這樣看起來就是荊條編的東西,他們的造型,他們獨特的智慧,他們對美的感受,這種心靈手巧都在他們的一些工藝裏反映出來,它是我們民族裏邊非常重要的一個精神的載體。

    記者:我看這個筐子,還有這個簸箕,這都是以前老輩們傳下來的編織的方法嗎?

    王夫敬:對。

    記者:編筐的方法嗎?

    王夫敬:這都是精編産品。

    記者:怎麼叫精編啊?

    王夫敬:它因為這麼密麻,這樣的話水都不漏。

    記者:那你當時從你父母那學的時候,有沒有學這種編的方法?

    王夫敬:沒有,非常難。

    記者:現在還有人會這種編法嗎?

    王夫敬:有,我們王莊這塊還有編這個箢子、簸箕的,我們村基本上很少了。

    解説:王夫敬帶記者來到王莊尋找仍然在用柳編精編方法編織的老藝人。

    王夫敬:這就是這種半地下室的工作。

    記者:他現在在這個下面是吧?

    王夫敬:對。

    記者:帶我們一塊下去看一下。大爺您多大年紀了?

    王士貴(老藝人):78歲。

    記者:78歲了。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編這個筐的?

    王士貴:從10歲。

    記者:10歲,跟誰學的?

    王士貴:老人,都是祖傳。

    記者:跟您父親學的。

    王士貴:這個是祖傳。

    記者:當時跟您父親學這個手藝到現在有沒有變過?

    王士貴:沒有變。

    記者:沒變?

    王士貴:以前啥模樣,現在啥模樣。

    記者:現在像你們村裏邊會編筐的還有多少人?

    王文印(老藝人):還得個五六十人吧。

    解説:老人們沿用的傳統柳編方法非常獨特。首先必須要在潮濕的地窖裏編織。

    記者:為什麼要在地窨子(地窖)裏邊編?

    王文印:在這裡潮氣。

    記者:那對這個編筐有什麼好處啊?

    王文印:它就是不幹。

    記者:那這個編筐如果是在地上面編?

    王文印:不行。

    記者:為什麼不行?

    王文印:它幹,幹條子了,不好用了。

    解説:因為潮濕的空氣使柳條不容易折斷,編出來的産品光滑美觀。有時,老人們編織時還需要蹲著編,趴著編以便用力使勁把産品壓出,各種輪廓和造型來。

    記者:你要是常年在這個地窨子(地窖)裏邊編這個柳條筐,對身體有影響嗎?地窨子(地窖)這麼潮。

    王文印:幹時間長了,出來活動活動,腿也容易疼,腰也容易駝背,實際上有影響,這是肯定的。我們幹這行大部分都是幹到老了,這個腰就有點駝背。

    解説:艱苦的勞動付出以及對傳統編織方法的堅守,讓柳編精湛的傳統技藝得以留存。

    記者:那你們編好的筐是送到哪去賣呢?

    王文印:不用我們出去,人家來買,人家來買了去市場上賣。

    記者:在市場上買的人都是當地人嗎?

    王文印:就是當地人。

    記者:你們這個筐出口過嗎?

    王文印:也有出口的也有不出口的。

    記者:出口的多不多?

    王文印:不多。

    記者:為什麼你知道嗎?

    王文印:價格太高了。

    王士貴:這個價格高出口出不著。

    王文印:對。你看俺賣65元吧,人家去市場上賣80元,要是出口加上這費那費的,它就太高了,它推不出去。

    解説:老人們在地窖裏精編的筐子、箢子等柳編産品雖然價格高。但不愁銷路。因為這種精編的産品質量好、耐用,總有當地人上門來收購。

    馮驥才:任何民族的文化它都是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精英的文化;一部分是民間的文化。我曾經做了一個比喻:我説精英文化就是一個

    像父親一樣的文化,它是理智的,它是給我們力量,給我們思想,它使我們非常清晰,這是一個父親的,非常有力道的一個文化;還有一種文化,像一個搖籃一樣,我們在這種文化里長大的,不知不覺長大的,但是它是給我們溫暖的,跟我們充滿感情的一種文化,它像母親一樣一種文化,它哺育了我們。到我們到海外的時候,我們再看見這個東西的時候,才會感受到它的那個親切,這是母親的一種文化,就是我們民間的文化。

    解説:與臨沂柳編、鄄城魯錦一樣,濰坊楊家埠年畫也是根植在齊魯大地上的傳統農村手工藝品,在工業化和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楊家埠年畫如何在保護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呢?

    記者:這段時間生意怎麼樣?

    楊誠信(年畫藝人):挺好。

    記者:現在能賣多少件?一天。

    楊誠信:一天怎麼著也得賣個1000多張。

    記者:那比如説一個月下來,大概能有多少錢這個毛收入?

    楊誠信:萬把塊錢。

    記者:一萬多塊錢?

    楊誠信:萬把塊錢。

    解説:楊家埠木板年畫距今已有600年的生産歷史,清代中期形成畫店百家,年畫千種,畫板數萬的強盛時期。楊家埠作為全國知名的年畫生産專業村,刻板、印畫技藝代代相沿傳承至今。

    楊福源(年畫藝人):這是我們家的家譜。

    記者:打開來看看?

    楊福源:這是嘉慶十六年的。

    記者:嘉慶十六年,就從那時候開始記的是吧?

    楊福源:對,這個譜就是這個年頭寫的,第一世才貴、國冕,國冕是第二世。

    解説:楊福源是楊家埠木板年畫的第六代傳人,七八歲時跟著老一輩學習製作年畫。

    記者:這個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

    楊福源: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

    記者:這個也是,這個是?

    楊福源:這是個年年有餘,這是個成對的,貼的話都是這樣貼:年年有餘,有魚的諧音,寫成這一個余,這個年畫是楊家埠最早的年畫,最有代表性的。楊家埠的畫種很多,包括門神、年畫,再就是門上貼的、鍋灶上貼的,有五六百種。

    解説:楊家埠年畫屬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為適應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楊家埠年畫在繼承保護中尋求創新。楊家埠地處濰坊,濰坊國際風箏節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的發展。楊家埠年畫藝人根據市場的需求,在保持傳統題材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開發了掛曆、布藝年畫、卷軸畫、精裝資料畫冊等多種産品作為禮品、紀念品、收藏品出售。

    記者:您是住在城市還是農村?

    顧客:我住在濟南,城市。

    記者:城市裏邊,你把這個年畫買回去也準備貼在門上嗎?

    顧客:是呀。

    記者:現在城裏邊很少有人這麼貼。

    顧客:我住的也是比較現代的小區吧,應該是。但是我覺得在這個鋼筋結構的這個城市里加上這麼一點點綴,還是民族文化的點綴還是挺好的,我覺得實際上是一種傳統文化的一種保留吧。所以説,尤其是帶孩子來嘛,讓他來了解了解中國的文化。

    記者:小朋友,來,過來,你這是買的什麼?

    小朋友:《三國演義》的故事。

    記者:《三國演義》的故事。

    小朋友:年畫做的。

    記者:年畫做的喜歡嗎?

    小朋友:喜歡。

    記者:為什麼喜歡?

    小朋友:因為我很喜歡四大名著。

    記者:那你覺得這個畫裏邊的人物,這個小孩畫得好不好?

    小朋友:好。

    記者:怎麼好?

    小朋友:顏色挺豐富。

    記者:還有呢?

    小朋友:畫的樣子挺好。

    楊福源:楊家埠年畫屬於第一批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現在收藏的多了,搞美術的買的多了,做他的美術資料,再就是國外一些遊客、國外那些老華僑都喜歡楊家埠年畫。

    記者:您説到楊家埠年畫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了,楊家埠年畫非物質文化遺産有傳承人嗎?

    楊福源:我就是傳承人。

    記者:您就是?是有一個認定的嗎?

    楊福源:有認定,第一張就是。

    記者:山東省首批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山東省民間藝術家協會2007年認定的。

    解説:楊家埠已有省級民間工藝大師9人,市級以上民間工藝大師28人,有1人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大師。

    記者:授予您傳承人稱號以後,有沒有給您一些支持或者是扶持?

    楊福源:有。

    記者:都有哪些具體的政策、措施?

    楊福源:優先讓你開業,做年畫。

    記者:那麼你們在傳承人保護這方面有哪些政策?

    王貴祥(楊家埠管理委員會 主任):我們對楊洛書老先生,我們有特殊的補助政策有可能是一萬元,也有可能是兩萬元,我們省級這塊我們就五千元,對於我們市級,市級這些年輕人就三千元。

    記者: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就需要保護、傳承,您覺得現在楊家埠年畫能不能以後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楊福源:能傳下去。

    記者:為什麼這麼説?

    楊福源:我是傳承人我再往下傳,徒弟再往下傳,他就把楊家埠古老的東西傳下去。

    記者:您現在已經有徒弟了是吧?您的徒弟還有帶徒弟嗎?現在。

    楊福源:有,我今年72歲了,我徒弟今年都50多歲了,他的孩子可能也要結婚了,就傳下去了。

    解説:楊家埠年畫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方面,除了子承父業,師傅帶徒弟的傳統傳承方式以外,當地政府還採取措施,通過專門教育來培養年輕的傳承人。

    王貴祥:我們依託我們當地的中小學職業技術學院踐行了傳承人的培訓與培養。

    記者:這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王貴祥:這是從2009年開始的。

    記者:具體是怎麼來培養的?

    王貴祥:我們就是中小學手工課把扎風箏、繪製年畫走進了課堂,我們作為職業教育的一個門類,專門在全區全市的範圍內徵收了這樣專業的班次,進行了長期的這種教育培訓。

    記者:像他們畢了業以後就可以直接就像以前的這些藝人一樣來刻板,做年畫嗎?

    王貴祥:對。

    解説:楊欣,通過職業技術培訓學了3年的刻板和印刷現在能獨立創作楊家埠年畫。

    記者:這個呢?這個是你刻的嗎?

    楊欣(年畫傳承人):對。

    記者:這個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是你自己刻的?這個樣子呢?樣子是你畫的呢還是?

    楊欣:是我畫的。

    記者:是你畫的?這個是老樣子嗎?

    楊欣:這個不是老樣子。

    記者:已經是有創新的成分在裏面了。

    楊欣:對。

    記者:目前我們國家對傳承人的保護有什麼相關的政策嗎?

    潘魯生:有具體的保護的措施,包括要給傳承人要發一定的津貼補助,要讓他們收一部分徒弟把技藝傳承下去,這種保護制度我感覺應該學習日本和韓國,他們把民間藝人奉為國寶,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概念,它叫無形文化財,把它的擁有人、繼承人和傳承人作為人間國寶高度重視和尊重,包括日本好多的歌舞伎、陶藝的和木藝的這些工藝師社會地位是非常高的。另外他也有一個己任,就是給你一個這麼高的榮譽,還有很多的津貼,但是你一定要把這些工藝和藝術傳承下去,他有一個傳承和傳授的任務。

    解説: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除了要有代代相傳的傳承人外,生産性保護也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保護方式。

    記者:這個概念怎麼理解?生産性保護?

    馮驥才:我們民間的一些手藝,一方面我們確定它是文化遺産它需要傳延,在傳延的時候呢,市場很重要,現在市場跟以前不一樣,市場大了。如果它在市場能夠流通起來,一個便於它文化的傳播,另外一個我想它也便於傳承。

    潘魯生:但是如果沒有生産性保護,我們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手藝進入博物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真正意義上的人絕技亡,就是藝人沒了,這個技藝也就丟失了,特別是生産性保護。山東具有它的代表性,因為山東保護了這種傳統的手工藝,每年的輻射面是非常大的,廣大的農村有接近二百萬的農民,這些藝人從事手藝活的勞動,創造一千多個億的價值,我們應該高度地關注和重視他們。

    解説: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手工藝在創造經濟價值時,如何保護它特有的文化品質和特點,這是生産性的保護面臨的問題。

    馮驥才:生産性的保護也是一種保護的方式,但是這個保護的方式需要注意很多問題。

    記者:注意什麼問題?

    馮驥才:有幾個元素是不能變的。比如第一個,你的手工性是不能變的,我們不能把手工用機器代替,現在我們發現有些問題,比如説我們的木版年畫,有的地方乾脆用印刷機印了;有的地方比如説皮影,皮影原來是手刻的,現在拿機器壓了,手刻的和機器壓的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刻一個張飛的臉,我可能對張飛的這種張飛需要表現他這種非常粗獷的、非常豪爽的、火爆的這樣一個個性,我在刻的時候,我可以把感情表達出來,你拿機器壓的話,所有的東西製作得都一樣了,我覺得手工性是不能改變的,第二個地域性是不能改變的,這個地方本身的特點不能丟失。我們中華文化呢,之所以説它是燦爛的,就因為它是多樣的,就是因為我們地域是多樣的,不同地域有不同地域的風格、個性這個都不能失去。

    解説:2011年1月9號,這是一個齊魯大地農村手藝人值得記憶的日子,山東農民創造的手工藝品第一次走進了中國最高藝術殿堂,“手藝農村”——潘魯生主持山東農村文化産業調研成果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了開年大展,中國結、柳編、魯錦、年畫等手藝品凸顯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的勃勃生機以及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的有機融合。十幾天的展覽,前來參觀的專家、學者、觀眾絡繹不絕。

    馮驥才:我特別欣賞魯生他們做的事情,我們專家必須要有一個責任,有一個文化責任,這個時代轉型,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文化人應該有一種擔當的精神,應該到第一線,因為我們的民間文化,它是活著的文化,是在老百姓的生活裏的文化。

    潘魯生:文化是要靠保護的,技藝是要靠傳承的。針對現在社會的需求,需要發展,只要傳統文化的這顆種子沒有改變,文化的基因沒有改變,我想發展也是一種必然。

    解説:潘魯生教授主持的山東文化産業調研項目歷時5年,山東工藝美院的師生有一百多人參與了這項調研活動。

    記者:有沒有這個手工藝的企業提出希望你們學校或是學者,介入來幫助他們做一些事情?

    潘魯生:很多企業都有這種願望,主要是內銷市場,就希望一部分設計師參與或者希望他的設計師送到高校來培養,這是兩個需求。如果像農村文化産業、傳統手工藝這樣的産業如果想健康發展的話,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這些東西認真地去調查研究,總結出來一套科學合理的經驗,是吧?有的準入市場之前有一個學術的背景、學術的調研;另外呢,我想也應該有設計的規劃,我們現在就是缺乏創意,很多的手藝本身非常好,現在為什麼很多企業依賴於國外大的公司,因為沒有設計創意,就是國外來樣加工如果是創意這個層面放到了高等院校,放到設計事務所或者設計公司,這樣跟農戶、農民的手藝有機結合,這是個非常廣闊的空間。

    解説:山東工藝美院的師生在調研中,為有需求的農村手藝企業出謀劃策,他們和農民合作創意的許多作品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時尚的元素。

    潘魯生:這個是我們,這個是根據就是傳統的這個手工藝,根據我們的一個設計,就是跟世博會山東館設計的一個座具。

    記者:坐。

    潘魯生:你可以坐下來,我們可以坐下,坐下。在大的一個公共空間,我們一般地在一個影院,在一個客廳,都可以把它設計成一個這樣的東西。在中國美術館展覽期間和深圳文博會展覽期間,很多的大的公司都要訂這個,就是這樣的一個座具,就等於是一個新的改變。

    記者:傳統的這個柳編裏面是沒有這個功能的?

    潘魯生:沒有,傳統的它就是説,盛東西的多,把它做成一种家具的特別是這樣的一個座具,這樣的形態很少,就是一個蒲團,就是一個很自然的一個形態,恰恰是現在最時尚的。我想就是傳統的手工藝今後的一個未來發展的一個路徑,就是要創新,要跟時尚生活結合,要走進我們的家庭,走進我們的生活空間它才有生命力。

    解説:山東鄄城縣大埝鄉俊李莊,記者在這個魯西南的農村院落中聽見了久違的織布聲。

    記者:這個織布機有多少年了?

    劉春英(村民):那得有五六十年了。

    記者:是你媽給你的?

    劉春英:俺婆婆的。

    記者:你婆婆的?你婆婆留給你的?

    劉春英:是。

    解説:農家婦女編織的這種提花鬥紋布叫魯錦,魯錦的織造技藝沒有任何典籍記載,口傳心授、代代相傳是魯錦的傳承方式。

    記者:你這個以前是跟誰學的?

    黃玉環(村民):跟俺娘,俺娘會。

    記者:多大的時候學的?

    黃玉環:十二三歲學會紡的方法。

    記者:再看看你媽織的布,哪個?

    黃玉環:臟了,就是這個。

    記者:這個是你媽織的?

    黃玉環:這個是她織的。

    記者:你知道這個是她多大年紀時候織的?

    黃玉環:那得30多。

    記者:離現在有多少年了?

    黃玉環:她都91了,多少年了。

    記者:六七十年有嗎?

    黃玉環:有。

    記者:奶奶,這個布是你織的?

    呂清蘭(91歲):我織的。

    記者:這個布織起來難不難?難不難織?

    呂清蘭:不難。

    解説:元明之際,隨著棉花在黃河流域的大面積種植,魯西南婦女將傳統的葛、麻、絲、織等工藝揉于棉紡形成了魯錦織造技藝,鄄城是魯錦織造最繁盛的地方之一。明萬曆年間,紡織興盛,婦女織布,夜紡車之聲比屋相聞;清末,鄄城棉織土布工藝繁複,從植棉紡線到上機織布要經過72道工序。

    記者:這是幹什麼的?

    劉春英:這是經線。

    記者:經線。這個活必須得幾個人一塊幹嗎?

    劉春英:得,一個人幹不了。

    記者:這個經線難不難?

    劉春英:難。

    記者:難在哪兒?

    劉春英:難在這個,有一點差錯都不行,一點纏錯了,那些線都亂了,這些線都報廢了。

    記者:經完了以後,總共多少根線?

    劉春英:得六百多根。

    記者:六百多根?

    劉春英:最長的一千多根(線)。

    記者:不能錯一根?

    劉春英:那不能錯一根,錯一根就壞了。

    解説:魯西南婦女靠靈巧的雙手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了絢麗多彩的魯錦,魯錦除了從植棉紡線到上機織布要經過繁複的72道工序外,織女們還能用22種基本色線、變幻出1990多種圖案。2008年6月,魯錦織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鄄城縣有專門的魯錦博物館,路維民是魯錦博物館的館長。

    路維民(山東鄄城魯錦博物館 館長):原來魯西南織錦在魯西南地區廣為流傳,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作為一個少女的陪嫁,每一個少女她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著家裏的母親和大娘嬸子學織造魯錦,如果她織的織錦數量又多,織得又好,花色又是別人都不會織的,這個女孩就是能找到一個好婆家。它這是一個什麼標誌?是這個女孩心靈手巧的一個標誌。

    解説:在鄄城農村,每當女孩出嫁時,娘家都要陪送自家織的幾鋪、幾蓋作為女兒的嫁粧。

    記者:這是哪年織的,這好像是新的吧?

    黃玉環:新的。那時候都沒結婚,那多少年了我織的,就放那的,你看都發黴了吧這東西,你看多少年了吧。

    記者:看著顏色還挺鮮艷的,沒向外拿過?哪個是你陪嫁的?這都是這個嗎?

    黃玉環:這都是給她的,這都給她的我沒要。

    孫彩霞(村民):這是俺姥姥給俺媽的,俺媽又給俺了。

    記者:傳到你這兒?

    孫彩霞:又傳到我這兒了,傳到我這我還沒舍得鋪,也沒舍得蓋,那時候多,就一直留著了,一直放著呢。

    解説:上世紀70年代前後,鄄城農村魯錦生産主要是農民自産自用或自産自銷、貼補家用,後來隨著機器織布的增多,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織魯錦的人越來越少。

    記者:什麼時候開始不興織布了?

    劉春英:八幾年來都不興了吧。

    記者:是吧,為什麼不興了當時?

    劉春英:都不幹了,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出去打工了,都興打工,都不幹這個了。

    記者:當時你還織嗎?

    劉春英:我也沒織。

    記者:為什麼不織了?

    劉春英:織了沒地方銷售,沒地方銷了,你織啥去?咱自己能用多少,這是有加工來這,才給人加工才織著了,你要沒有這樣的,你織了上哪,上哪賣去?

    解説:上世紀80年代以後,沒有銷路的魯錦沉寂了。20多年過去的今天,具有濃郁民族民間藝術風格的魯錦又重新引起人們的關注。鄄城縣一些經銷公司和紡織戶開始合作,開發生産適合現代人生活的家居用品旅遊用品,魯錦有了重新發展的生機。

    路維民:我對魯錦産業的發展非常有信心,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他們期望一些能體現自己,對文化産品與眾不同的一個認識,他們更期望純棉的純手工織造的,不光這個産品的原料是這個環保的,包括它的生産過程,都是綠色無污染的。

    記者:這個線是哪來的?

    劉春英:這是公司的。

    記者:公司給你們提供的?

    劉春英:俺只管加工。

    記者:你好,你是這個村裏人嗎?

    任朝勇(村民):對。現在年輕人都出去了,婦女在家出不去,上有老下有小出不去的那都織布,都掙兩毛錢,給公司加工。

    記者:你覺得這個在家裏面織布好不好?

    任朝勇:挺好。

    記者:好在哪兒?

    任朝勇:比出去打工強,她出去打工,她出去了一年不能在家照顧老人,不能照顧小孩,地不能種,這個一舉四得了,照顧老照顧少,還得種地,還能掙錢,挺好,挺不錯。

    解説:記者在村裏採訪時發現:農閒時在家裏織布的都是40歲以上的婦女,平均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而年輕一些的婦女都外出打工了,織布技藝面臨誰來傳承的問題。

    記者:擔心不擔心這個手藝會失傳?

    任朝勇:可能不會。

    記者:你覺得不會?

    任朝勇:不會失傳,這不會失傳。

    劉春英:沒人學怎麼不會失傳。

    任朝勇:你們教。

    劉春英:沒人學還不失傳。

    任朝勇:收徒弟。

    劉春英:我説你學吧,人家説不學不學。

    記者:你看她説的,沒有人跟她學了,都不學了是不是?

    任朝勇:掙錢不多還很麻煩,都出去打工現在,掙很多,她都不幹這個了。

    劉春英:我都擔心有點失傳,這是咱老祖先留下來的手藝,可惜不。

    解説:魯錦織造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引起了學者的關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教授很早就開始關注山東的民間手工藝保護。5年前,他申報承擔了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資助項目——山東文化産業調研項目,鄄城魯錦就是他重點調研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潘魯生(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院長):2006年之前的,20多年,我們一直在呼籲保護,民間藝術瀕臨滅絕了,我們一定要從搶救這個角度去做許多的工作。那麼2006年,突然間想到一個問題,就是説把這些東西民間已經瀕臨滅絕的把它留下來,把民間的文化、民間的手藝如何繼續傳承下來,它有個發展問題。

    記者:您看這個魯錦,它也是屬於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從您的角度專業的角度來説,保護它的必要性在哪?

    潘魯生:紡織工藝是非常複雜的,上百道工序。但是作為民間藝人,她瞭如指掌,從紡花經線一直到染色,包括一個手錶花,一個鬥紋花,它得需要很多色彩的調配,沒有圖譜,都在腦子裏。那麼這樣的東西呢,就是非物質,就是無形的,保護它的傳承,是保護這門技藝的傳承,如果這個人,這個傳承人,手藝人沒了,你這個工藝就沒了。

    記者:你有閨女嗎?

    劉春英:沒閨女,俺仨都沒閨女。

    記者:沒閨女的話,就沒有人跟你學了?

    劉春英:我兒子跟我學。

    記者:你兒子跟你學?

    劉春英:兒子跟我學,願意學,學得了,星期天(放學)來了,還能上機學兩遍呢。

    記者:兒子多大了?

    劉春英:十五六歲了。

    記者:兒子學完了能織布嗎?

    劉春英:他反正上機會織。

    解説:91歲的呂清蘭老人的織布技藝代代相傳,如今她的女兒、孫女都會編織魯錦,而上小學四年級的11歲的曾孫女能否繼承這門傳統技藝呢?

    記者:你平常會在家裏經常看到你媽、姥姥織布嗎?

    李慧(11歲):會。

    記者:你看到她們的時候感興趣嗎?

    李慧:感興趣。

    記者:怎麼感興趣?

    李慧:就覺得很好玩。

    記者:很好玩啊,你試過嗎?

    李慧:試過。

    記者:大姐,你願意讓她跟你學織布嗎?

    孫彩霞:願意。不能從我這丟了,從我這丟了不行,有個閨女就叫她學,一邊上學,上完學做完作業,沒事了叫她學。

    潘魯生:所以説我們現在在記錄這些藝人工藝製作過程當中,一個是通過錄音、錄像、筆記記錄她的程序,同時我感覺也應該發揮我們民間藝人的傳承作用,就是怎麼能把這個工藝、手藝能傳給下一代,這是一個積極的保護,如果是僅僅靠一批學者、專家在那裏做記錄性的保護或者把它放到博物館,我感覺這是一個單一的或者是一個暫時的真正的文化傳承,我感覺應該是代代相傳,把這個手藝由母親傳給女兒或者傳給兒子。

    解説:在山東和魯錦一樣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還有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臨沂柳編等農村手工藝。在市場化條件下,這些傳統手工藝共同面臨如何生存發展的挑戰。臨沂市被譽為全國的柳編之鄉,記者來到臨沂市臨沭縣一個叫圈子河的村莊。

    記者: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幹這個活的?

    王紅興(村民):幹這個有幾十年了吧

    記者:現在靠編這個筐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王紅興:一個月也就是兩千塊錢吧。

    記者:你們這個村裏邊除了編這個柳筐以外,還幹其它的活嗎還打工嗎?

    王紅興:這個就看個人的愛好吧,也有打工的也有編筐的,反正志向不同嘛。

    記者:你想過出去打工嗎?

    王紅興:打工這時候吧,天氣寒冷嘛,出去打工受罪嘛,風不打頭、雪不打臉的,就説畢竟身體舒服,掙錢多少也都無所謂了。

    記者:你媳婦在家做什麼呢?

    王紅興:我媳婦,我媳婦也編筐。

    記者:也編筐,這是你媳婦?你們兩口子都在這編啊?

    王紅興:對。

    解説:在圈子河村圍繞柳編有一個生産銷售鏈。首先,村民在自家或村裏人開的小作坊裏編好柳編産品,然後有中間人定時上門來收貨,最後,中間人負責把這些貨送到銷售公司銷售。

    記者:我聽説你是專門負責收這個活的是吧?

    王夫新(村民):對,就是搞收購的。

    記者:村裏邊總共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王夫新:總共有1200口人。

    記者:有一半家庭編這個筐嗎?

    王夫新:得多,基本上家家都編,家家都編。

    解説:聽村裏人説,在圈子河莊柳編手藝最好的是王夫敬。現在他已經是縣裏柳編公司的技術指導。

    記者:你知道這個柳條筐手藝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嗎?

    王夫敬(村民):這個據聽説是200多年前左右,原來都是農用的農具,簸箕、筐子。

    記者:原來編這些農具一般都是做什麼用?

    王夫敬:比如説筐子,用針線,笸籮用,還有女兒出嫁,父母陪送一對筐子,還有一個簸箕,一個小土簸箕,這都是需要的,是娘家需要陪送的。

    記者:那當時你娶媳婦的時候有這個陪嫁嗎?

    王夫敬:我娶媳婦時有啊。

    記者:你現在還有嗎?

    王夫敬:還有現在,在這。

    記者:你幫我拿一下。

    王夫敬:這就是娶媳婦時用的簸箕。

    記者:這是簸箕,這是個喜字嗎?

    王夫敬:是個喜字。

    記者:是個紅色的。

    王夫敬:結婚三天以後吧,去我爸我媽那去。

    記者:掃大門?

    王夫敬:掃地、掃大門。

    記者:掃地啊?怎麼個掃法?

    王夫敬:我爸爸媽媽把這個錢撒到地裏,然後我們去給老人磕個頭,然後把錢撒在地裏,就去掃,把錢掃下來。

    記者:這有什麼寓意嗎?

    王夫敬:實際上原來的風俗就是不是掃錢的,是孝順老人,三天以後吧給老人掃地的,孝敬老人那是,就説你掃地哪有白掃的,老人給點錢,還有磕頭的。

    解説:據歷史記載,柳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臨沂也是發源地之一,這裡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利用當地生長的柳條編織簸箕、筐子、箢子等農用和生活工具。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臨沂柳編手藝發展為産業。目前,臨沂有13個鄉鎮,100多個專業村的25萬農民在從事柳編生産。

    記者:這一個賣多少錢?

    王夫新:進價是五塊多點。給下邊生産價呢,是按四塊七八,一個筐也就掙兩三毛錢。

    記者:你掙兩三毛錢?

    王夫新:對。

    記者:你們這個村裏邊像你這樣收貨的有多少人?

    王夫新:得一二十個人。

    記者:一二十個人專門負責收貨?

    王夫新:對。

    記者:一年的銷售額能有多少錢?

    王夫新:銷售額是三四百萬元。

    記者:像你説的20多個收貨的人,基本上都有這個水平嗎?

    王夫新:有多的有少的,我屬於中等吧。

    解説:現在,臨沂的柳編手藝産業已發展成為當地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和外貿出口的支柱産業。

    記者:這是你們的樣品陳列的地方是吧?

    秋炳勝(山東臨沂金柳工藝品公司 經理):對,樣品間。

    記者:我看這非常多,大概有多少件?

    秋炳勝:大概有一萬多種吧。

    記者:你們這些柳編的産品大概分成哪幾類?

    秋炳勝:第一個是傢具類,它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大家比較喜歡。

    記者:這是傢具類,還有什麼類?

    秋炳勝:還有聖誕類,聖誕,你像這些籃子都是聖誕類,聖誕類呢就是聖誕節和聖誕節有關的。

    記者:這些産品都是出口的嗎?

    秋炳勝:對,這些産品呢就是95%以上全部是在歐美比較發達的國家出口的,國內也需要,也喜歡,但是它的量沒那麼大。

    解説:2010年,臨沂柳編手藝産業實現産值近70億元人民幣,柳編不僅為臨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富裕了一方百姓;同時,柳編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保護。

    記者:像柳編、筐子,各種各樣的以前用的農具,它的文化價值到底體現在哪?

    潘魯生:手工藝的文化價值,其實首先是技藝本身它有歷史的一個脈絡,如果説民間文化和其它的文化有什麼不同,我想它就是生活的問題,它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所創造的這些價值。

    解説:馮驥才,著名作家、民間文藝家,近十年來致力於民間文化遺産的保護和搶救。

    馮驥才(作家):我們説的柳編,這樣看起來就是荊條編的東西,他們的造型,他們獨特的智慧,他們對美的感受,這種心靈手巧都在他們的一些工藝裏反映出來,它是我們民族裏邊非常重要的一個精神的載體。

    記者:我看這個筐子,還有這個簸箕,這都是以前老輩們傳下來的編織的方法嗎?

    王夫敬:對。

    記者:編筐的方法嗎?

    王夫敬:這都是精編産品。

    記者:怎麼叫精編啊?

    王夫敬:它因為這麼密麻,這樣的話水都不漏。

    記者:那你當時從你父母那學的時候,有沒有學這種編的方法?

    王夫敬:沒有,非常難。

    記者:現在還有人會這種編法嗎?

    王夫敬:有,我們王莊這塊還有編這個箢子、簸箕的,我們村基本上很少了。

    解説:王夫敬帶記者來到王莊尋找仍然在用柳編精編方法編織的老藝人。

    王夫敬:這就是這種半地下室的工作。

    記者:他現在在這個下面是吧?

    王夫敬:對。

    記者:帶我們一塊下去看一下。大爺您多大年紀了?

    王士貴(老藝人):78歲。

    記者:78歲了。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編這個筐的?

    王士貴:從10歲。

    記者:10歲,跟誰學的?

    王士貴:老人,都是祖傳。

    記者:跟您父親學的。

    王士貴:這個是祖傳。

    記者:當時跟您父親學這個手藝到現在有沒有變過?

    王士貴:沒有變。

    記者:沒變?

    王士貴:以前啥模樣,現在啥模樣。

    記者:現在像你們村裏邊會編筐的還有多少人?

    王文印(老藝人):還得個五六十人吧。

    解説:老人們沿用的傳統柳編方法非常獨特。首先必須要在潮濕的地窖裏編織。

    記者:為什麼要在地窨子(地窖)裏邊編?

    王文印:在這裡潮氣。

    記者:那對這個編筐有什麼好處啊?

    王文印:它就是不幹。

    記者:那這個編筐如果是在地上面編?

    王文印:不行。

    記者:為什麼不行?

    王文印:它幹,幹條子了,不好用了。

    解説:因為潮濕的空氣使柳條不容易折斷,編出來的産品光滑美觀。有時,老人們編織時還需要蹲著編,趴著編以便用力使勁把産品壓出,各種輪廓和造型來。

    記者:你要是常年在這個地窨子(地窖)裏邊編這個柳條筐,對身體有影響嗎?地窨子(地窖)這麼潮。

    王文印:幹時間長了,出來活動活動,腿也容易疼,腰也容易駝背,實際上有影響,這是肯定的。我們幹這行大部分都是幹到老了,這個腰就有點駝背。

    解説:艱苦的勞動付出以及對傳統編織方法的堅守,讓柳編精湛的傳統技藝得以留存。

    記者:那你們編好的筐是送到哪去賣呢?

    王文印:不用我們出去,人家來買,人家來買了去市場上賣。

    記者:在市場上買的人都是當地人嗎?

    王文印:就是當地人。

    記者:你們這個筐出口過嗎?

    王文印:也有出口的也有不出口的。

    記者:出口的多不多?

    王文印:不多。

    記者:為什麼你知道嗎?

    王文印:價格太高了。

    王士貴:這個價格高出口出不著。

    王文印:對。你看俺賣65元吧,人家去市場上賣80元,要是出口加上這費那費的,它就太高了,它推不出去。

    解説:老人們在地窖裏精編的筐子、箢子等柳編産品雖然價格高。但不愁銷路。因為這種精編的産品質量好、耐用,總有當地人上門來收購。

    馮驥才:任何民族的文化它都是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精英的文化;一部分是民間的文化。我曾經做了一個比喻:我説精英文化就是一個

    像父親一樣的文化,它是理智的,它是給我們力量,給我們思想,它使我們非常清晰,這是一個父親的,非常有力道的一個文化;還有一種文化,像一個搖籃一樣,我們在這種文化里長大的,不知不覺長大的,但是它是給我們溫暖的,跟我們充滿感情的一種文化,它像母親一樣一種文化,它哺育了我們。到我們到海外的時候,我們再看見這個東西的時候,才會感受到它的那個親切,這是母親的一種文化,就是我們民間的文化。

    解説:與臨沂柳編、鄄城魯錦一樣,濰坊楊家埠年畫也是根植在齊魯大地上的傳統農村手工藝品,在工業化和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楊家埠年畫如何在保護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呢?

    記者:這段時間生意怎麼樣?

    楊誠信(年畫藝人):挺好。

    記者:現在能賣多少件?一天。

    楊誠信:一天怎麼著也得賣個1000多張。

    記者:那比如説一個月下來,大概能有多少錢這個毛收入?

    楊誠信:萬把塊錢。

    記者:一萬多塊錢?

    楊誠信:萬把塊錢。

    解説:楊家埠木板年畫距今已有600年的生産歷史,清代中期形成畫店百家,年畫千種,畫板數萬的強盛時期。楊家埠作為全國知名的年畫生産專業村,刻板、印畫技藝代代相沿傳承至今。

    楊福源(年畫藝人):這是我們家的家譜。

    記者:打開來看看?

    楊福源:這是嘉慶十六年的。

    記者:嘉慶十六年,就從那時候開始記的是吧?

    楊福源:對,這個譜就是這個年頭寫的,第一世才貴、國冕,國冕是第二世。

    解説:楊福源是楊家埠木板年畫的第六代傳人,七八歲時跟著老一輩學習製作年畫。

    記者:這個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

    楊福源: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

    記者:這個也是,這個是?

    楊福源:這是個年年有餘,這是個成對的,貼的話都是這樣貼:年年有餘,有魚的諧音,寫成這一個余,這個年畫是楊家埠最早的年畫,最有代表性的。楊家埠的畫種很多,包括門神、年畫,再就是門上貼的、鍋灶上貼的,有五六百種。

    解説:楊家埠年畫屬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為適應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楊家埠年畫在繼承保護中尋求創新。楊家埠地處濰坊,濰坊國際風箏節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的發展。楊家埠年畫藝人根據市場的需求,在保持傳統題材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開發了掛曆、布藝年畫、卷軸畫、精裝資料畫冊等多種産品作為禮品、紀念品、收藏品出售。

    記者:您是住在城市還是農村?

    顧客:我住在濟南,城市。

    記者:城市裏邊,你把這個年畫買回去也準備貼在門上嗎?

    顧客:是呀。

    記者:現在城裏邊很少有人這麼貼。

    顧客:我住的也是比較現代的小區吧,應該是。但是我覺得在這個鋼筋結構的這個城市里加上這麼一點點綴,還是民族文化的點綴還是挺好的,我覺得實際上是一種傳統文化的一種保留吧。所以説,尤其是帶孩子來嘛,讓他來了解了解中國的文化。

    記者:小朋友,來,過來,你這是買的什麼?

    小朋友:《三國演義》的故事。

    記者:《三國演義》的故事。

    小朋友:年畫做的。

    記者:年畫做的喜歡嗎?

    小朋友:喜歡。

    記者:為什麼喜歡?

    小朋友:因為我很喜歡四大名著。

    記者:那你覺得這個畫裏邊的人物,這個小孩畫得好不好?

    小朋友:好。

    記者:怎麼好?

    小朋友:顏色挺豐富。

    記者:還有呢?

    小朋友:畫的樣子挺好。

    楊福源:楊家埠年畫屬於第一批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現在收藏的多了,搞美術的買的多了,做他的美術資料,再就是國外一些遊客、國外那些老華僑都喜歡楊家埠年畫。

    記者:您説到楊家埠年畫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了,楊家埠年畫非物質文化遺産有傳承人嗎?

    楊福源:我就是傳承人。

    記者:您就是?是有一個認定的嗎?

    楊福源:有認定,第一張就是。

    記者:山東省首批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山東省民間藝術家協會2007年認定的。

    解説:楊家埠已有省級民間工藝大師9人,市級以上民間工藝大師28人,有1人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大師。

    記者:授予您傳承人稱號以後,有沒有給您一些支持或者是扶持?

    楊福源:有。

    記者:都有哪些具體的政策、措施?

    楊福源:優先讓你開業,做年畫。

    記者:那麼你們在傳承人保護這方面有哪些政策?

    王貴祥(楊家埠管理委員會 主任):我們對楊洛書老先生,我們有特殊的補助政策有可能是一萬元,也有可能是兩萬元,我們省級這塊我們就五千元,對於我們市級,市級這些年輕人就三千元。

    記者: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就需要保護、傳承,您覺得現在楊家埠年畫能不能以後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楊福源:能傳下去。

    記者:為什麼這麼説?

    楊福源:我是傳承人我再往下傳,徒弟再往下傳,他就把楊家埠古老的東西傳下去。

    記者:您現在已經有徒弟了是吧?您的徒弟還有帶徒弟嗎?現在。

    楊福源:有,我今年72歲了,我徒弟今年都50多歲了,他的孩子可能也要結婚了,就傳下去了。

    解説:楊家埠年畫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方面,除了子承父業,師傅帶徒弟的傳統傳承方式以外,當地政府還採取措施,通過專門教育來培養年輕的傳承人。

    王貴祥:我們依託我們當地的中小學職業技術學院踐行了傳承人的培訓與培養。

    記者:這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王貴祥:這是從2009年開始的。

    記者:具體是怎麼來培養的?

    王貴祥:我們就是中小學手工課把扎風箏、繪製年畫走進了課堂,我們作為職業教育的一個門類,專門在全區全市的範圍內徵收了這樣專業的班次,進行了長期的這種教育培訓。

    記者:像他們畢了業以後就可以直接就像以前的這些藝人一樣來刻板,做年畫嗎?

    王貴祥:對。

    解説:楊欣,通過職業技術培訓學了3年的刻板和印刷現在能獨立創作楊家埠年畫。

    記者:這個呢?這個是你刻的嗎?

    楊欣(年畫傳承人):對。

    記者:這個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是你自己刻的?這個樣子呢?樣子是你畫的呢還是?

    楊欣:是我畫的。

    記者:是你畫的?這個是老樣子嗎?

    楊欣:這個不是老樣子。

    記者:已經是有創新的成分在裏面了。

    楊欣:對。

    記者:目前我們國家對傳承人的保護有什麼相關的政策嗎?

    潘魯生:有具體的保護的措施,包括要給傳承人要發一定的津貼補助,要讓他們收一部分徒弟把技藝傳承下去,這種保護制度我感覺應該學習日本和韓國,他們把民間藝人奉為國寶,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概念,它叫無形文化財,把它的擁有人、繼承人和傳承人作為人間國寶高度重視和尊重,包括日本好多的歌舞伎、陶藝的和木藝的這些工藝師社會地位是非常高的。另外他也有一個己任,就是給你一個這麼高的榮譽,還有很多的津貼,但是你一定要把這些工藝和藝術傳承下去,他有一個傳承和傳授的任務。

    解説: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除了要有代代相傳的傳承人外,生産性保護也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保護方式。

    記者:這個概念怎麼理解?生産性保護?

    馮驥才:我們民間的一些手藝,一方面我們確定它是文化遺産它需要傳延,在傳延的時候呢,市場很重要,現在市場跟以前不一樣,市場大了。如果它在市場能夠流通起來,一個便於它文化的傳播,另外一個我想它也便於傳承。

    潘魯生:但是如果沒有生産性保護,我們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手藝進入博物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真正意義上的人絕技亡,就是藝人沒了,這個技藝也就丟失了,特別是生産性保護。山東具有它的代表性,因為山東保護了這種傳統的手工藝,每年的輻射面是非常大的,廣大的農村有接近二百萬的農民,這些藝人從事手藝活的勞動,創造一千多個億的價值,我們應該高度地關注和重視他們。

    解説: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手工藝在創造經濟價值時,如何保護它特有的文化品質和特點,這是生産性的保護面臨的問題。

    馮驥才:生産性的保護也是一種保護的方式,但是這個保護的方式需要注意很多問題。

    記者:注意什麼問題?

    馮驥才:有幾個元素是不能變的。比如第一個,你的手工性是不能變的,我們不能把手工用機器代替,現在我們發現有些問題,比如説我們的木版年畫,有的地方乾脆用印刷機印了;有的地方比如説皮影,皮影原來是手刻的,現在拿機器壓了,手刻的和機器壓的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刻一個張飛的臉,我可能對張飛的這種張飛需要表現他這種非常粗獷的、非常豪爽的、火爆的這樣一個個性,我在刻的時候,我可以把感情表達出來,你拿機器壓的話,所有的東西製作得都一樣了,我覺得手工性是不能改變的,第二個地域性是不能改變的,這個地方本身的特點不能丟失。我們中華文化呢,之所以説它是燦爛的,就因為它是多樣的,就是因為我們地域是多樣的,不同地域有不同地域的風格、個性這個都不能失去。

    解説:2011年1月9號,這是一個齊魯大地農村手藝人值得記憶的日子,山東農民創造的手工藝品第一次走進了中國最高藝術殿堂,“手藝農村”——潘魯生主持山東農村文化産業調研成果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了開年大展,中國結、柳編、魯錦、年畫等手藝品凸顯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的勃勃生機以及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的有機融合。十幾天的展覽,前來參觀的專家、學者、觀眾絡繹不絕。

    馮驥才:我特別欣賞魯生他們做的事情,我們專家必須要有一個責任,有一個文化責任,這個時代轉型,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文化人應該有一種擔當的精神,應該到第一線,因為我們的民間文化,它是活著的文化,是在老百姓的生活裏的文化。

    潘魯生:文化是要靠保護的,技藝是要靠傳承的。針對現在社會的需求,需要發展,只要傳統文化的這顆種子沒有改變,文化的基因沒有改變,我想發展也是一種必然。

    解説:潘魯生教授主持的山東文化産業調研項目歷時5年,山東工藝美院的師生有一百多人參與了這項調研活動。

    記者:有沒有這個手工藝的企業提出希望你們學校或是學者,介入來幫助他們做一些事情?

    潘魯生:很多企業都有這種願望,主要是內銷市場,就希望一部分設計師參與或者希望他的設計師送到高校來培養,這是兩個需求。如果像農村文化産業、傳統手工藝這樣的産業如果想健康發展的話,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這些東西認真地去調查研究,總結出來一套科學合理的經驗,是吧?有的準入市場之前有一個學術的背景、學術的調研;另外呢,我想也應該有設計的規劃,我們現在就是缺乏創意,很多的手藝本身非常好,現在為什麼很多企業依賴於國外大的公司,因為沒有設計創意,就是國外來樣加工如果是創意這個層面放到了高等院校,放到設計事務所或者設計公司,這樣跟農戶、農民的手藝有機結合,這是個非常廣闊的空間。

    解説:山東工藝美院的師生在調研中,為有需求的農村手藝企業出謀劃策,他們和農民合作創意的許多作品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時尚的元素。

    潘魯生:這個是我們,這個是根據就是傳統的這個手工藝,根據我們的一個設計,就是跟世博會山東館設計的一個座具。

    記者:坐。

    潘魯生:你可以坐下來,我們可以坐下,坐下。在大的一個公共空間,我們一般地在一個影院,在一個客廳,都可以把它設計成一個這樣的東西。在中國美術館展覽期間和深圳文博會展覽期間,很多的大的公司都要訂這個,就是這樣的一個座具,就等於是一個新的改變。

    記者:傳統的這個柳編裏面是沒有這個功能的?

    潘魯生:沒有,傳統的它就是説,盛東西的多,把它做成一种家具的特別是這樣的一個座具,這樣的形態很少,就是一個蒲團,就是一個很自然的一個形態,恰恰是現在最時尚的。我想就是傳統的手工藝今後的一個未來發展的一個路徑,就是要創新,要跟時尚生活結合,要走進我們的家庭,走進我們的生活空間它才有生命力。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