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哈密市: 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鼓滿生活風帆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3日 1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疆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疆日報訊(記者李冬妹 通訊員朱錦慧報道)5月下旬的哈密溫度已經頗高,哈密市第七中學美育拓展基地三樓的剪紙工作室裏,七年級二班的男生王鷺正埋著頭,小心翼翼地用刻刀和剪子刻著一副動物剪紙,神情專注而平靜。

  父母都在江蘇打工的王鷺從五年級開始學習剪紙,如今已能做出複雜的作品,並從中體會到成就感。一旁的指導老師趙慧告訴記者:“學生剛開始做最簡單的兔子,時間長了就能做出複雜的動物、人物。做這個事,心必須要靜下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耐性。”

  哈密七中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校生1108人中83%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父母忙於打工而得到的關注很少,被老師們稱為“流動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剛來學校表現出的不自信、膽怯讓人心疼。學校要給他們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讓他們在美育中尋找自信和生活的信心!”校長喬雅琴説。

  在哈密七中的校園裏,隨處可見砥礪志氣的名言警句。學校還在行知樓裏建立了羽翼美育拓展基地,開設了陶藝、泥塑、雕刻、刮畫、鵝卵石彩繪、紙藝花卉等美術拓展課程。雕塑室裏不同主題、不同材質的作品琳瑯滿目,黑白畫、紅黏土捏制的頭像、鵝卵石刷油彩創作出的頭像、栩栩如生的京劇臉譜豆貼畫,3條走廊、4間拓展室既是學生作品的展示區又是學生學習觀摩的場所。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美育學習條件,老師們帶著大家動手用石灰粉做石膏塊、到戶外去挖紅黏土、撿鵝卵石、買建築板材鋸成合適的尺寸,連建材上用的加氣塊也成了藝術創作的素材。

  在展示區,記者看到兩盆梅花栩栩如生,仔細看去:大棗枝是樹榦、鵝卵石是盆土、爆米花粘上枝頭是報春的寒梅。喬雅琴指著被噴成彩色的蓬草説:“對於孩子們來説,生活中無處不美,在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中也激發出孩子們對生活的信心和熱愛!”

  從2010年1月美育基地成立以來,哈密七中利用課餘和週末及假期時間參與美育大課堂的學生佔到在校生的50%以上。學校還將主題教育納入美育課程,開放圖書室讓孩子們查資料選主題。開展了感恩教育、“我勞動,我快樂;我學習,我快樂”等多主題的美育活動,提升了孩子們的整體素質。截至2011年,七中有64名學生在全國中小學美術展中獲獎,有34名學生在全國“中華情”中小學作文大賽中獲獎。“在這裡學習,孩子大都從怯懦不自信變得自信開朗,生活的風帆鼓得滿滿的!”喬雅琴説。

  哈密市教育局教育室主任張志謙告訴記者,為了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同樣享受城市的教育資源,從2011年起,哈密市就取消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定點學校的界限,並將“農民工”的稱謂更改為“外來務工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可以享受與當地居民子女一樣的教育和教學資源,享受兩免一補、發放牛奶等待遇,同時在各中小學校開展關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特色活動,真正讓她們在城市中也能找到自己成長的平臺。

熱詞:

  • 哈密市
  • 外來務工人員
  • 美育
  • 子女
  • 留守兒童
  • 感恩教育
  • 鵝卵石
  • 孩子
  • 盆土
  • 農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