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新生代農民工求職記(20120301)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20: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332c406872d74f69860f0a636777ab4d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3月01日 19:38

    CCTV-新聞

    3月01日 19:38

    重播:

    CCTV-新聞

    3月02日 03:45

    CCTV-新聞

    3月02日 05:45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焦點訪談):用工荒在春節過後又出現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用工荒,不僅出現在長三角和珠三角,還在向更多的地方蔓延。山東,四川,安徽都出現了明顯的缺工現象。根據青島2012年1月份的統計數據,青島今年的缺工人數大概在20萬左右。可一邊是工廠招工難,另一邊卻是打工者求職難,那麼這兩難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的記者在青島跟隨一位80後,和一位90後農民工,全程體驗了他們的求職過程。

    在工廠門口,記者遇到了正在找工作的人叫姜海河,他今年19歲。來青島三天了,租住在60元一天的招待所單間,每天在外面吃飯,抽空還逛街上網吧滑旱冰。如今,從家裏帶出來的一千元很快就所剩無幾了。現在他急於找到一份工作,可走了20幾家企業,沒有一份工作符合他的要求。他的要求並不高,投資五險一金,只要管吃就行,工資在2500—3000元,不要拖欠,每天八小時不加班。小姜是山東菏澤的農民,初中沒畢業,第一次來青島找工作,對這個城市還很陌生。但是打工對他來説並不陌生,自從父母離異後,他曾經去過北京,上海,江蘇打工,做過燒餅,修過汽車,進過輪胎廠,還在酒店裏刷過廁所。

    劉亮亮今年25歲,對他來説,青島熟悉而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他曾在青島打工過6年時間,有很多的朋友。陌生是因為他又要重新在這個城市裏尋找自己的位置。去年劉亮亮為了回老家相親不得已把機械廠的工作給辭了。大年一過,他就帶著一個大目標回到了青島。他希望今年能掙三萬四萬買一輛小汽車,最起碼能先把媳婦問題解決了,不想家裏一直掛念著這事。因為劉亮亮有中專學歷,還有做車工焊工的經驗,對於自己能找一份月工資3000以上的工作,他還是有信心的。

    據記者了解,2012年來青島的外來務工人員已經達到了160萬。其中的60%以上都是像小姜和小劉這樣的80後、90後,隨著務工人員越來越年輕,新生代農民工對於工作條件和工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青島的最低工資標準僅為1100元左右,平均工資也才2300元左右,無論是小姜或者小劉,在青島找一份能讓他們倆都滿意的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2年2月11日一大早,小姜就來到了青島汽車北站的人才市場。近幾年來,青島政府主辦了許多的人才市場來緩解企業招工難和外來務工人員求職難的問題。據了解,今年青島的用工缺口已經達到了20萬人。每天汽車北站的人才市場都會有幾百家企業提供近萬個職位以供打工者選擇。

    然而,小姜既沒學歷又沒技術,大型企業的技術工種他是應聘不上的。只能選擇一些簡單的工種。招工者開出的條件要麼沒有五險一金,要麼每天工作都在12小時左右,小姜對於這些工作不是很滿意。就在小姜在勞務市場裏逛的時候,一位勞務派遣公司的職工主動找到了他,可是這次談的結果並不圓滿。小姜告訴記者,他這次找的工作必須要有五險一金,因為他過去吃過這方面的虧,多年在外打工,小姜身上沒少受工傷,而以往所有的醫藥費都是他自己負擔的。

    與姜海河不同,80後的劉亮亮因為在青島已經工作了幾年時間,對於附近的公司他都比較了解,相比在人才市場上求職,劉亮亮更願意直接去公司裏碰運氣。2月11日下午,劉亮亮和工友來到了一家企業面試。因為要交押金,劉亮亮對於這家企業直接選擇了放棄。劉亮亮連續走了一家油漆廠,一家染料廠,兩家機械廠,都沒有應聘成功。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工資沒有達到他的要求。

    找了一天的工作,晚上小姜和小劉來到了青島市政府扶持的新市民家園。這裡每天都會免費為新生代農民工組織開展一些文化娛樂生活,劉亮亮打起了乒乓球,小姜則和工友們唱起了卡拉OK。

    新的一天開始了,劉亮亮決定到附近的臨時工市場上給自己選擇了一份在工藝品廠穿繩的臨時工作。就在劉亮亮去做臨時工的時候,姜海河找到了一家生産空調配件的企業去上班。雖然每天要上12個小時的班,和他不想加班的要求有所差距,但是2300左右的工資加上五險一金,包吃包住,一個月4天假期的待遇還是讓他接受了。

    劉亮亮打了一天的臨時工回到了自己宿舍,又抱起了他的吉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他準備一邊打零工,一邊繼續尋找讓自己滿意的工作。劉亮亮説,如果找不到工作的話,他就會隔三差五打臨時工,一天掙七八十塊錢來生活幾天,這是為了解決最起碼的生存。其實在劉亮亮心理,除了結婚娶媳婦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個少有人知的夢想。他希望有朝一日碰到一個志同道合的希望組成一個樂隊,劉亮亮唱起了歌“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任歲月風乾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頭仰望這漫天星河,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這裡的故事你是否還記得……”。

    從小姜和小劉身上,我們看到了新生代農民工的心態和訴求,和老一輩相比,他們更在意自己的私人時間和空間。對於工資和待遇的要求更高,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也更強,而一些企業卻難以完全滿足這些需求,這種矛盾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會日益凸顯,在新生代農民工當中,也有相當一些人缺乏足夠的知識和技能,這成為他們適應社會的障礙。那麼,企業如何創造更好的用工環境, 求職者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政府如何為雙方提供更多的引導和扶持,是社會各方面要共同考慮的事情。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