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美媒:私人航空市場在中國審慎前行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美國《紐約時報》5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審慎的增長步伐隨著本土和國際公司努力讓自己搶先進入這個今後將極具吸引力的——或許增長最快的——私人飛機市場,為商務飛機提供管理和包機服務的機構雨後春筍般在中國冒出來。

  但由於需要漫長的等待才能獲得商務飛機的進口許可,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從中國民航局取得飛行駕照,中國的私人航空市場可能不會像一些人希望的那樣快速發展。

  “每個人都對中國潛在的商務航空市場增長率感到興奮,一些人甚至預測每年會有100%的增長”,商業航空市場業內諮詢人士盧沃説,“但其實,中國民航局會控制市場增速,因為他們不希望出現失控的增長,那樣帶來的後果將會影響安全標準。”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發生9起致命航空事故,1993年一年就發生4起。“他們當然不想重復那個時期,當時客流量呈爆炸式增長,安全標準急劇下降”,盧沃説。中國當局想要的是一個審慎、適度的增長,以確保適當的制衡能發揮作用。

  獲得飛行駕照——進入中國航空業的前提條件——需要18至24個月時間,而進口一架商務飛機至少需要6到8個月,還需要來自中國民航局9個不同部門的批准。

  儘管存在這些障礙,在中國登記的私人飛機數量過去3年中還是從32架猛增至137架。這個數字仍相對較低——不到美國的1%,但公務機市場看來正處在轉捩點。盧沃説,“售出的飛機實際數字或許更高。很多中國人將自己的飛機在境外停放和登記。”

  盧沃認為多數公司會把重點放在飛機管理上——“這是賺錢的業務”,而非包機服務上,“很難從包機服務上賺錢,尤其是在中國,你不得不應對市場定價和飛行許可問題。”此外,大多數中國客戶現在把焦點放在最低價的服務而非最好的服務上。“你可能能夠提供更多的服務,但你不一定能收取更多的費用。目前,中國市場的特點是價格壓力非常大。”▲(作者索尼亞克勒斯尼科夫—傑瑟普,陳一譯)

熱詞:

  • 航空市場
  • 市場增速
  • 美媒
  • 市場定價
  • 中國當局
  • 紐約時報
  • 商務飛機
  • 民航局
  • 私人飛機
  • 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