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媒體稱油價調整後出租車食品等行業跟漲不跟跌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4日 11: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記者 郭宇靖 任峰 北京報道

  9日晚,國家發改委宣佈10日淩晨下調成品油價格。與以往上漲時頗多的抱怨相比,本次下調得到業界及百姓的充分肯定。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下游企業出現明顯的“跟漲”不“跟跌”或“跟跌不及時”的行為,如何將油價定價調整得更加靈活,使百姓從油價下調中切實獲得實惠,考驗著監管部門的智慧。

  預料之中的降價

  此次調價是繼去年10月以來國家發改委首次下調成品油價格。國內大宗商品分析機構生意社表示,此次油價下調在業內人士看來屬於預料之中,這次調價反應非常快,滿足條件立即降價,而下調幅度也基本到位,接軌了國際市場。

  國家發改委宣佈于5月10日淩晨下調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幅度確定為汽油330元/噸,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4元和0.26元。這是成品油價格年內首次下調,而此前已連漲2次共計900元/噸。

  隨著油價下調,不少城市的93號汽油售價跌破8元,重回7元區間。降價消息公佈後,百姓普遍表示支持認可。車主徼先生表示,以前“傷不起”的油價終於下調了,確實值得高興一下,希望今後能夠更加及時、靈活地調整油價。

  不過,也有剛加完油的車主表示惋惜,北京一齣租司機高師傅表示,自己剛加了四十多升油就聽説要降價了,早知道等一天再加了。記者走訪發現,與歷次調價消息公佈後加油站內的門庭若市相比,此次加油站門前都格外安靜。10日淩晨左右,記者來到北京宣武門附近的一家加油站,這裡也顯得格外冷清,僅有一位車主在等待零點過後加油。

  此次調價是繼去年10月以來國家發改委首次下調成品油價格。國內大宗商品分析機構生意社表示,此次油價下調在業內人士看來屬於預料之中,這次調價反應非常快,滿足條件立即降價,而下調幅度也基本到位,接軌了國際市場。

  國家發改委表示,3月2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呈現震蕩下行態勢。截至5月9日,國內油價挂鉤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比3月20日下跌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根據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家決定及時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格。

  白領魯娜對記者表示,前幾天聽説油價要降了,沒想到真能降得這麼及時,不過還是感覺降的沒有漲的多,而且其它相關行業如出租、航空客運等是否也能夠隨之一起降價。

  下游企業“跟漲”不“跟跌”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成品油價做出了及時調整,包括出租、航空公司等在內的一些下游行業歷次調價較慢,態度也總是“跟漲”不“跟跌”。

  以出租車的燃油附加費為例,伴隨著國際油價的攀升,一些地方的出租車燃油附加費也跟隨著大幅提升。今年年內,北京、大連、深圳、廈門、昆明等多地已經上調燃油附加費。深圳市更是漲到了4元,成了全國出租車行業收取燃油附加費最高的城市。

  然而記者發現,多次跟漲的出租車燃油附加費卻很少出現下調。以北京為例,2011年4月和2012年3月北京市分別兩次提高燃油附加費,目前超過基價公里(3公里)的乘客需要交納3元燃油附加費,已佔到起步價10元的30%。記者查閱相關統計發現,自2009年徵收燃油附加費開始,國家發改委曾多次調整成品油價格,其中包括兩次價格下調,而燃油附加費只漲過兩次,從未有過下跌。

  除此以外,航空燃油附加費也出現了類似問題。以800公里以下標準為例,從2009年11月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恢復徵收以來,800公里(含)以下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從20元/人一路漲至80元/人,而下調卻屈指可數。

  專家認為,下游行業應更靈活地體現出油價的變化,無論漲跌,均應及時調整價格,做到公平透明,避免百姓利益受損。

  除此以外,油價也成了不少企業漲價的藉口,但凡與成品油相關的行業都想借助油價上漲實現漲價目的。今年2月、3月成品油價格兩次上調之後,市場旋即掀起了一股漲價潮。食用油、日化産品、奶粉等民生用品相繼出現漲價現象,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成品油價格的上調。

  而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去年成品油調價時期。在2月和4月成品油價格上調後,國內物流企業相繼調價,日化用品也有一輪漲價潮。雖然漲價潮背後有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等多種因素,但油價上調成為了企業調價時宣稱的重要理由之一。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經濟系主任洪濤説,成品油調價後通常會引起一系列價格的變動,但是往往是漲價以後相關産品會迅速提價,降價以後卻反應遲緩。這種“跟漲不跟跌”、“漲多降少”的現象很不正常。

  成品油定價機制仍有改進空間

  成品油此番降價,雖讓不少老百姓感到高興,但也有人對於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未能推出感到遺憾。專家認為,如何使國內油價變化真實反應成本變動,而又不過分衝擊百姓生活和企業生産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成品油相關下游企業應加強自律,避免盲目漲價賺“黑心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傑認為,自2009年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以來,國內油價已與國際接軌,基本解決了煉油企業高油價進低油價出的問題,推動了煉油行業穩定發展,但還可以更加靈活。

  他認為,應改進單純按照國際油價確定國內油價的辦法,將國內石油生産成本價統一考慮進去,按國際油價與國內石油生産成本價的綜合價格,確定國內原油和成品油價格。這既可避免國內原油搭車國際原油漲價,也可避免國內原油與國際原油一樣成為推動國內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同時,改進對石油企業實際財務成本的核算監督辦法,推動石油企業提高國際油價消化能力,嚴格控制石油企業借國際油價上漲之機誇大國內石油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其它方面的成本水平,避免將國際油價漲價因素完全甚至“加成”轉嫁到國內,推高國內物價水平。

  因此,他建議將國際“三地”22天平均價格漲跌4%作為國內油價調價窗口,改為按每月實際進口油價的平均價格漲跌3%作為國內油價調價窗口。國際油價波動超過一定幅度,可每月一調,否則不調。這樣做既可避免我國實際進口油價與國際石油價格的偏差帶來的矛盾,也可讓社會對油價調整有更加明確、可見的預期。

  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舒朝霞則建議縮短調價週期,使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進一步接軌,從而減少投機囤油機會。此外,當油價過高時,可以下調相關稅費,以減少民眾負擔。目前我國加在成品油上面的稅費價格相對德國等一些國家高出不少,因此要減少油價上漲可能帶來的通脹壓力,可以適當減稅。

  對於企業跟風漲價,洪濤説,儘管價格剛性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價格變化不能過於頻繁,但起碼應該做到上下波動,而不是一味的單邊向上浮動。企業要賺“良心錢”,不要賺“黑心錢”。當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應該要在價格上有所反應。

  洪濤説,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搭車漲價、跟風漲價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及時公佈市場信息,加強引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一些所謂的漲價理由不攻自破,控制因為成品油價格上調引起的盲目漲價行為。

  油價下調對CPI影響有限

  記者 郭宇靖 任峰 北京報道

  油價的起落牽動著不少行業和百姓的心。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認為,此次油價下調將使我國部分地區93號汽油重返“7時代”。專家表示,油價下行對CPI影響有限,卻可以給多個行業帶來利好,間接緩解通脹壓力。伴隨著全球經濟數據走低和恢復放緩,下半年油價弱勢局面有望維持。

  利好多行業

  此次油價下調將使我國部分地區93號汽油在突破了“8元大關”後重返“7時代”,不少車主也將因此每月少掏幾張“票子”。不過,由於成品油價格在CPI中所佔比重較小。一些在京機構和專家認為,油價下調對CPI影響有限。

  中國家庭能源消費中,電和天然氣佔大部分,而燃油的權重僅為2%,是美國家庭的一半。海通證券發佈的報告指出,在中國CPI的權重中,能源價格僅佔6.5%,低於美國的9.4%和日本的7.7%。從歷年數據來看,2005年、2006年和2009年成品油上漲幅度比較大,這三年汽柴油價格漲幅分別為25.3%、20.2%、32.7%,對同期CPI的影響分別為0.13%、0.10%、0.16%。因此,此次油價下調對CPI的直接影響為-0.02%左右,而間接拉動的,包括對天然氣價格、煤炭價格的影響,也都較小。

  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趙京敏指出,因油價在CPI中所佔比重較小,油價下調對於CPI的直接影響是很小的,如果成品油價格下調10%,反映到CPI數據中只會相應的下降0.1%,因此下調成品油價格對於CPI的影響並不大。但這對於控制通脹是個有利的因素,也能間接的緩解農産品的成本壓力。

  專家認為,對於中國整體通脹的判斷,目前勞動力和房租在內的要素價格仍然處於明顯的上升趨勢,同時政府有逐漸削減用於公共事業及燃料的補貼的趨勢,為此我國今年通脹或將保持在4%左右。

  此外,油價下調將使多行業成本下降,航空物流等行業迎來利好。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油價下調,將降低成品油相關行業的生産運輸成本。對國內交通運輸和航空物流等行業來説,油價下調意味著成本下降,是一大利好。

  對於農業來説,目前正處於春耕用油旺季,油價下調將降低農業生産成本。同時,農産品運輸成本也相應降低,這部分成本最終將反映在消費終端,對物價起到抑製作用。對於物流行業來説,成品油價格下調也將會直接降低運輸成本,出租車行業成本也將隨之下降。

  卓創諮詢分析師朱春凱説,下調汽柴油價格利於緩解民眾生活壓力,並産生一系列連鎖反應,相關企業的運營成本會因此下降,而在當前國內結構性通脹依然嚴峻的情況下,利於實體經濟的增長。不過人們所關注的物價水平的回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單看消費方面短期不會出現明顯變化。

  利空煉油板塊

  不過,油價下調,對中石油、中石化和廣大地方煉廠的影響恰恰相反。此前油價兩度上調曾令中石油、中石化煉油業務大幅減虧,原本伴隨近期國際油價的下跌,中石油、中石化的煉油成本有所降低,但此次下調後,煉廠的煉油盈利將減少,中石油、中石化煉油環節的虧損局面將繼續。

  而廣大地方煉廠所受的不利影響更大。前兩次雖上調成品油價,但由於國際油價也在上漲,地煉的主要油源——進口燃料油的成本也在上升。加之當前批發價格下跌幅度較大,需求端又相對低迷,目前地方煉廠煉油處於深度虧損中。

  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是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機制進行的調整,如今造成了用油行業“喊好”,煉油行業“哭窮”的局面。有專家指出,推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需謹慎行事,並且應選擇在國際油價相對穩定或回落的時機。

  趙京敏認為,歐美多國政權更迭、經濟不確定性增大等因素都不利於油價,預計油價短期仍面臨下行壓力。而國際油價的回落,油價步入下行通道,將為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提供好時機。在下調價格的同時,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有望推出。

  齊魯證券分析師指出,本次油價下調未能伴隨新調價機制的發佈,主要由於目前油價仍高位運行。但宏觀壓力的緩解,成品油定價機制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步伐或將加快。預計油價改革方案將包括噸升折算系數、縮短調價週期和改革挂靠油種等。例如,統一噸升折算系數;調價週期將從現有規定的22天調整窗口改為10個工作日;同時新機制有可能取消根據國際原油市場變動4%的限制等。

  國際油價仍有下行空間

  近期油市的連續暴跌行情看似突然,但實際上與國際原油市場供需變化密切相關。

  二季度以來,歐元區前景不明、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低迷等一系列利空消息頻出。4月份美國新增就業為11.5萬個,低於市場之前預期的17萬個,也低於上個月的12萬個。歐洲方面,歐元區4月製造業PMI從3月的47.7下降至45.9,創下2009年6月以來新低。

  原油供給方面,相比一季度而言,石油市場對地緣政治方面的炒作逐漸趨緩。地緣政治危機的緩和以及OPEC的增産舉動基本打消了市場對原油供給的擔憂。

  總體而言,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還不能真正消化新增産量,導致流通環節庫存升高,高位價格無法支撐下去。展望後市,從宏觀面來看,美國經濟復蘇動力減弱,歐洲經濟形勢依然令人擔憂,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國際油價短期上行動力不足;而之前支撐油價走高的地緣政治等供給風險因素亦逐漸趨於緩和。

  從二季度開始,儘管步入需求淡季,美國原油庫存依然高企,從OPEC充裕的後備産能和其“增産限價”的表態來看,短期內寬鬆的供需基本面也將加大原油市場的回調壓力。錦泰期貨研報指出,在宏觀風險增多、炒作因素弱化的大背景下,五月份原油市場將呈震蕩下行的調整趨勢,油價運行重心或將回調至100美元下方。如果後期歐洲局勢進一步惡化,不排除原油在強勢美元和市場悲觀預期的共同作用下擴大跌勢的可能。

  第一現場

  這次加滿油,防備過些日子再漲價

  記者 楊毅沉 北京報道

  從5月10日開始,絕大部分北京市內的加油站恢復正常營業水平,而且《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不少加油站看到,很大一部分車主選擇一次性大量加油。車主黃平對記者説,自己平時開車不是特別頻繁,但這次之所以自己會選擇將油箱加滿,主要是怕過些日子成品油價格隨時再次上調。北京市內多家加油站工作人員均表示,在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過後,有很多車主都選擇大量加油,這其中既有之前“憋著”等待油價下調的車主,也有不少擔心價格反彈的消費者。

  “5月10日發改委將下調成品油價格,打算加油的朋友請等到明天。”與以往上調成品油價格之前親朋好友間奔走相告儘快加油、第二日零點前加油站車滿為患的情形不同,5月9日晚間,類似於此的提醒短信頻繁出現,讓不少加油站出現短暫“真空期”。

  記者于5月9日晚上20時至22時在北京市西城區、東城區、朝陽區的多家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發現,與平日裏往來不斷的車流相比,當天晚上前往加油站加油的車輛明顯減少。在處於北京燕莎商圈內的一家中石化加油站,記者發現雖然加油站內燈光與往常無異,但站內僅有稀稀拉拉的幾輛轎車在加油,而在平日裏,由於周邊娛樂休閒場所眾多且營業時間延續較長,這家加油站直到夜間還有不少車前去加油。

  雖然北京市93號汽油每升僅下調0.26元至每升8.07元,但在成品油價格漲多跌少的大環境下,還是有不少私家車主為節約油錢而選擇在下調價格以後再大量加油。

  如果説一些私家車車主不會為節省一些汽油而去精打細算加油時間,是因為私家車車主還能夠自己調節加油時間點和加油量,那麼出租車司機則沒有那麼幸運,它們只能被動地接受成品油價格的漲跌。

  記者這兩日乘坐北京多家公司出租車採訪了解發現,由於此前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帶動成品油價格持續上調,不少出租車司機依然覺得未來成品油價格還會上升。北方創業出租車公司劉師傅説,估計油價還得上漲,而這次下調對於出租車行業的有利影響也比較小。“我現在都減少了上路‘掃活'的時間,而是儘量選擇‘趴活',這樣就可以省去不少油錢。”這句話説出了不少出租車司機的心裏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交通高峰與非高峰時間出租車均很難打的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因為司機師傅不願意上街空跑。記者在多個高檔酒店門口目測發現,近期排隊等待的出租車明顯增加。除此以外,最近記者還在北京發現,幾個人一起打車會經常遇到拒載。對此新月聯合出租車公司的卞師傅解釋道,很多出租車司機因為多人乘車會因為重量耗費更多油量,而不願意一車拉上三四個人。

  一位首汽出租車公司的師傅給記者算了筆賬,就拿平均每天跑400公里來算,此次93號汽油每升下調0.26元,僅僅讓一輛出租車一個月節省油錢300元左右。“如果一個月後油價再上調,那我們也只能在這一個月內享受‘低油價'福利。”

  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交通運輸行業從業人員對於國際原油市場愈加關注。記者驚奇地發現,不少出租車司機能夠大概説出當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和近期走勢,而除了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在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後,更多人開始關注起國內成品油新定價機制出臺時間。

  即便如此,此次成品油價格的下調,在當前國內結構性通脹依然嚴峻的情況下,有利於實體經濟的增長。不過從整體上看,油價下調雖然會使相關企業的運營成本下降,但整體影響較小。

  在商品流通過程中,此次汽柴油價格下調對於運輸物流的成本下降也可謂是微乎其微。《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北京農産品中央批發市場了解到,很多進京賣菜的商販表示雖然運輸成本出現下降但幅度非常有限。一位專門從雲南運輸娃娃菜進京的商販表示,原先3月份汽油調價後從雲南運一車菜到北京光運費就是3000多元,現在下降幅度很小,再加上近期蔬菜價格持續保持高位,他在北京市場批發出售的蔬菜價格還是要偏高於去年同期。

  而在快遞物流行業,國內知名物流企業宅急送的操作管理業務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對該公司各項運營成本影響有限,公司還未做出價格調整。“因為此前在成品油價格上調之後價格費用就沒有很快提升,因此目前在汽油價格下調之後也可能不會做出迅速的價格調整。”這位負責人對記者説。

熱詞:

  • 出租車燃油
  • 油價下調
  • 成品油價格
  • 卓創
  • PMI
  • 油價上漲
  • 油價調整
  • 油價波動
  • 徵收燃油
  • 出租車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