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法制日報:打撈“沉沒的聲音”不能只網來網去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02: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包括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在內的各種論壇、政府網站以及去年興起的政務微博,成為一片具體而微的“草野”,超過5億的中國網民在這裡發出他們的聲音,希望得到各級黨政部門的關切。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表示,網絡輿論是社情民意的風向標,但亦應注意,網絡輿論不代表社會輿論的整體。政府應避免弱勢群體因不能上網而失聲(5月13日《人民日報》)。

  網絡輿情的勃興,直接拉近了民眾與政府之間的距離,並形成了蔚為可觀的雙向互動模式。可以説,這一依託新技術而逐漸成型的溝通方式,其所具有的革命性意義,怎樣評價都不過分。當然,正如專家所指出的,政府在採納民意的過程中絕不能畸輕畸重,因為習慣了網來網去的時尚,反而冷落了下基層察民情的傳統工作方法,甚至將網絡輿論視為社情民意的全部,從而在具體的工作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

  首先,網絡輿情只是社情民意的一部分,並不是所有的民眾都能夠通過網絡表達意見、發出聲音。特別是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貧弱群體,可能囿于新技術的門檻,不能方便上網,不能熟練使用新工具;也可能困于生存的壓力,無暇經常上網,更不要説通過網絡傳遞心聲了。可以説,這一部分人群的聲音才是真正“沉沒的聲音”,僅僅依賴時下政府的網絡論壇、政務微博,很難完全體現他們的意志和訴求。

  儘管目前已經有超過5億的網民在網上發聲,但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而言,仍未能覆蓋絕大多數的人群。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並不平衡,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之間的差異十分明顯,對於網絡的熟悉程度、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如果我們的政府和官員將主要精力放在網絡問政上面,那些最基層民眾的訴求將更難以傳遞出來並得到足夠關切。

  其次,網絡問政固然十分便捷,但這種方式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同樣有其局限性,並不能完全取代官員的下基層察民情。一方面,有些問題十分複雜,且牽涉到部門、政策、歷史等方面的原因,僅僅通過論壇、微博很難實現即時、順暢的交流;另一方面,因為有了網絡這一仲介,一些地方政府、部門機關的網絡問政往往可以躲開民眾的犀利追問,而是代之以表態性質的“車轱轆話”以回應網民,形式遠大於內容。這樣流於形式的網絡問政,非但意義有限,還可能引發民眾新的質疑,不免得不償失。

  打撈“沉沒的聲音”不能完全依賴網來網去,更不能以網絡問政作為拒絕下基層、到群眾去的藉口。迅猛發展的網絡固然為政府與民眾的交流搭建了一個快捷的平臺,但是如何用好這個平臺,還需要各級各部門認真應對,真正把群眾利益放到第一位,真正做到察納雅言、防微杜漸。

  其實,到群眾中去,直面群眾一直是一個優良的傳統,即便是在戰爭年代,也格外重視調查研究,毛澤東就曾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到了和平建設時期,無論是幹部群眾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還是吸收工人參與企業管理的“鞍鋼憲法”,都深刻體現出政府與群眾之間的血脈相連,體現出“走出去”、“沉下去”的務實作風。眼下,到群眾中去,拜人民為師,為群眾解憂,正在成為各地各部門的一股潮流。這種“重提”,不僅意味著對於輝煌歷史的回溯,更是一次彌合階層裂痕、重建社會共識的積極努力。

  如何用一雙雙沾滿泥土的腳板、用一顆顆赤誠為民的良心,書寫出讓民眾滿意的答卷?需要新技術,需要面對面,需要優良傳統的回歸。

熱詞:

  • 沉沒的聲音
  • 網絡輿情
  • 微博
  • 人民日報
  • 鞍鋼憲法
  • 網絡輿論
  • 社情民意
  • 打撈
  • 察民情
  • 下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