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山水畫和鄉土情懷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0日 12: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潮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展覽時間:2012年5月4日至5月10日

  地址:興文藝術館 (潮州市區新南路新春市場城西文化中心3樓)

  我饒有興味地欣賞了何昌林先生的山水畫和他撰寫的題為“寫生為大”的文章。它們之所以引起我的興趣,因為他畫的是他面對自然的真實感受,沒有按照某一種流行過或正在流行的模式畫畫;他的文章,説的是實實在在的山水畫問題,有理論,也有自己的創作體會,不是不著邊際的高談闊論,不故弄玄虛。

  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有悠久的歷史,是反映人與自然親近、和諧關係,富有哲理性和詩性的藝術。它以水墨為主要媒介,充分發揮筆墨語言的靈動性,表現自然山水的豐美。作為繪畫,它具有繪畫造型的普遍性;作為獨特的民族繪畫形式,它在審美理念與造型手段上又有不同於其他繪畫形式(如油畫)的獨特性。這兩點,應該是我們在討論中國山水畫創作時必須充分注意到的。可是,對這兩個相互有關的基本點我們常常不能全面認識,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例如,有相當一段時間,我們強調了中西繪畫的共同原理,忘記了傳統中國畫特有的空間審美意識和筆墨的書寫性,而犯下用西畫改造中國畫的錯誤。近十多來年,在糾正以前偏差時,又出現了另外一種令人憂慮的傾向,那就是過分強調中國畫觀念與造型的特殊性,而忽視它作為繪畫具有的普遍造型原理。在一些人的山水畫創作中,不能全面理解筆墨、丘壑和意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盲目誇大筆墨的作用,似乎有了筆墨就有了一切。而對筆墨的理解又停留在表面的符號上,而忘掉筆墨應該具備的精神。一時間,畫界盛行模倣黃賓虹筆墨的熱潮,出現了許多徒有黃氏筆墨符號而無真情實感的山水畫。

  何昌林不是人云亦云的畫家。他是實踐家,又善於學習和思考。他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原來是一位傑出的人物畫家,擅長工筆。他反映涼山彝族人民生活的畫作,人物造型嚴謹而生動,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情趣。近幾年來,他多有條件下鄉度假寫生,鍾情山水。他一如既往地遵循中國畫“師古人,師造化”的原理,研究傳統,研究自然,努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寫自己對真山水的體會和感受,表達自己的真性情。他針對當今中國畫界一直有爭議的寫生問題發表意見,提出“寫生為大”的主張。他認為“自然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永不重復的結構和永遠鮮活的情緒……這是前人的範本和書齋的實驗無法解決,也無法給予的。”他辯證地論述了寫生與程式化筆墨、與創作的關係,認為在掌握了傳統山水畫表現語言的基本法則之後,要以自然為師,要寫可居可遊的真山水,不能重復古人。總之,他要説的中心意思是:如果山水畫缺乏第一自然的啟發,將會出現貧血症。他的這一見解對當今中國山水畫界來説,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何昌林的畫得益於傳統經典山水的滋養,更從真山水中汲取靈感,他畫他熟悉的農村景色,他把自己歸為“人間煙火的入世鄉土型”畫家,自覺地追求當今社會和當代山水畫創作中日漸稀薄的鄉情。他的畫從寫生中來,但是經過他的藝術提煉,既保持了客觀自然的生動性,又寄託了他個人的感情。他的題畫詩和他的畫一樣,真切地表達了他的鄉土情懷。

  用經過自己選擇的筆墨語言,寫心中丘壑,表達純樸、自然、和諧的意境,使人感到親切,是何昌林山水畫不同他人的鮮明特點。

熱詞:

  • 山水畫創作
  • 筆墨語言
  • 鄉土情懷
  • 寫生
  • 中西繪畫
  • 畫家
  • 意境
  • 書寫性
  • 傳統中國畫
  • 人物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