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傳統之美人文之醇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6日 23: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辦的“瓷上寫意馬碩山畫瓷藝術展”4月10日5月30日在恭王府樂道堂舉行,展覽囊括了花鳥畫家馬碩山近幾年來創作的50多件瓷器,包括青花、釉裏紅等瓷畫精品。這是畫家繼2010年“清泉洗心馬碩山中國畫作品展”後又一次在恭王府舉辦的展覽。

  馬碩山生於古齊國之都淄博,家族有習文重教傳統,自幼頗受熏陶。多年來,他執著于藝術探索研究,對青花瓷情有獨鍾,其花鳥作品“青花系列”構思獨具匠心,筆墨沉著厚實,意境清新雅致,一經面世便獲得廣泛讚譽。

  馬碩山不僅在繪畫上注重秉承傳統,不斷創新,自08年以來,他還將純粹的繪畫語言和純熟的繪畫功力移植到傳統瓷器上,在不同的材料上表現水墨方法,可謂“瓷中有畫,畫中有瓷”。此次展出的作品中,馬碩山將蘭花、芭蕉、石榴、雁來紅、松石等傳統繪畫題材與陶瓷藝術有機融合於一體,以嫻熟的構圖技法,雅致的筆墨韻章打破了兩種材料的界限,給人們帶來既全新又古典的視覺體驗,凸顯出藝術的靈動之美。

  相比于紙上作畫,畫瓷的技法、用料大不相同。多年來,馬碩山以深厚的傳統筆墨功力為基礎,歷經多次失敗仍不斷探索嘗試,在對窯溫、顏料厚度、筆墨技巧的把握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今,他能容不同材料于一體,心手相應抒發自我情懷,這種日漸成熟的駕馭能力更在眾多瓷器作品中得到體現:馬碩山的畫瓷作品線條靈動、大氣磅薄,富有較強的時空感,他將傳統筆墨涵養凝注于筆端,使國畫特有的氣韻躍然瓷上,陶瓷作品的藝術性得以充分彰顯。

  馬碩山的畫瓷是美麗的,這種美離不開筆墨功力,更需要情感的積澱和注入。在他的作品介紹文字中,觀眾常可見畫家描繪兒時樂事等充滿懷舊情懷的字眼,使人動容。童年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兒時見過、聽過、嘗過的事物,都包含著深厚的懷戀、像種儀式般深印于馬碩山的腦海之中,成為創作的特殊靈感與情結,因而他的畫面能夠靈感充沛,筆墨流暢,更加豐富和生動。

  “無論在紙上畫還是在瓷上畫,都離不開傳統。所謂‘率變者面貌,不變者精神’,傳統技法和各種蘊含的人文精神,是我從事藝術創作的支柱。”在展覽開幕式上,馬碩山這樣總結自己的藝術創作。他看重文化的傳承與修養,所以作品中自然透出一股“文氣”。傳統藝術發展到今天,需要藝術者更好的吸收與詮釋,而馬碩山的“瓷畫兩相應”,也為自己思考維度和創作深度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東野升珍)

  1963年生於山東淄博,曾先後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現為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畫家、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特聘教授、北京鳳凰嶺書院姜寶林工作室執行導師、國際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美術家協會理事。

熱詞:

  • 傳統筆墨
  • 傳統藝術
  • 傳統繪畫
  • 技法
  • 窯溫
  • 恭王府
  • 繪畫語言
  • 人文精神
  • 藝術創作
  • 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