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浙大開闢“學術特區”鼓勵青年教師“冒尖”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6日 2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浙江大學推新政鼓勵青年教師“冒尖”

  最近,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的一些青年教師得知,自己的崗位津貼不再與短期業績挂鉤了,每人每年有15萬元以上的收入保障,但5年後,必須接受國際排名前20位的專家的評議。這是浙江大學從今年開始實施的一項新政:開闢“學術特區”,遴選支持一批潛心從事基礎和戰略研究的骨幹青年教師,實行較長週期的固定崗位津貼制,目的是創造更有利於青年教師成長的學術環境。目前,學校為“學術特區”一次性投入3億元,作為為期5年的科研運行經費。

  據了解,浙江大學目前擁有2000多名4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佔全部教師的56%。為了更好地促進青年教師成長成才,浙大放眼10年後的成長可能性,從轉變教師評價體系、國際化培養、建設“學術特區”等入手展開探索。

  浙江大學自2010年開始遴選求是青年學者,主要針對35歲以下、沒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青年教師,入選後賦予他們研究生導師資格,扶持他們從事獨立科研工作,給予10萬至20萬元的科研資助,在工資收入中直接增加特別津貼每年5萬元,為他們潛心科研提供經濟保障。

  浙江大學副校長褚健説,探索的成果,非一朝一夕即可顯現。但毋庸置疑的是,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首先就要遵循“求真務實、尊重個性、允許失敗”的人才規律。

  浙江大學于2008年提出新的教師職稱評審辦法,明確在申報高級職稱時,不再統計發表論文的數量,而是要求教師對“取得的標誌性成果或主要學術成就,進行客觀的描述或評價”。同時,教師高級職位聘任的“門檻”制定權和審核權,原先一直在學校,2008年起,這些權力全部回歸到各院係。

  此外,浙江大學還從2010年起推出了教師崗位分類管理改革,改變過去“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教師”的人才評價方式,鼓勵教師按自己的特長選擇不同的職業發展通道,並建立起教師分類發展的配套體系。

  “學校的評價標準由數量回歸到質量,同時提供了多種發展路徑,這對青年教師的發展是最大的正向引導和支持。”浙大傳媒學院教授韋路説。

  在新形勢下,是否“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具有國際化合作基本技能”,已經是國際通用的人才評價標準。浙江大學從2005年起推行“新星計劃”,選派35周歲以下(人文學科放寬至40周歲)的青年骨幹教師,到世界一流大學或一流學科,開展兩年的合作研究。目前,該計劃第一輪已實施完畢,專項劃撥資金4000萬元,200余名青年教師受益。2011年,浙江大學又啟動了新一輪的“新星計劃”,預計再投入約4000萬元。

  33歲就晉陞為教授的羅坤是浙江大學“新星計劃”入選教師之一。任教不久,30歲的他就獲得機會,前往斯坦福大學深造。在美國深造的兩年內,他只完成了一篇論文,但在能源領域級別最高的年度國際學術會議──第33屆國際燃燒學大會上,這篇論文被評為傑出論文,成為其學術道路上的堅實一步。

熱詞:

  • 青年教師
  • 教師職稱評審
  • 教師評價
  • 浙江大學
  • 職位聘任
  • 學術環境
  • 學術成就
  • 浙大
  • 學術道路
  • 學術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