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代理掃墓的認知中不應有太多偏見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1日 2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清明將至,人們紛紛祭祀先祖,寄託哀思。但也有不少人身處外地或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前去掃墓祭拜。一些商家便瞅準這一商機,推出“代理掃墓”業務,只要僱主花錢,就能提供相應祭掃服務。一時之間,引發市民的關注和熱議。(齊魯網相關新聞:清明商機多:酒店推出追憶宴網店代理祭祖掃墓)

  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不違反法律規定,一切都可以假人以手“代理”。常見的打官司、搞訴訟、簽合同都有大量的“代理人”。用金錢雇傭勞動或購買智力,這無可厚非。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代理掃墓的出現自然也有其合理性,如果一味上綱上線,對其給否太多否定,最後可能是一種傷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作為一種傳統的節日,清明所寓含了太多的文化深意。故此,親歷親為祭奠似乎成了我們唯一的要求。離乎此,任何形式的代理,都似乎過於“虛情假意”,過於注重形式而忽視了內涵。殊不知,我們恰恰可能因過於追求理想化,而扼殺了真正的情感表達。

  代理商業化真的就消磨了內涵嗎?我想不是的。佛家講,酒肉穿場過,佛在心中留。一個真正對祖宗有情感寄託的人,是不會過度注重形式的隆重與喧鬧。一個人,若生前不孝順自己的父親,不尊重自己的先輩,即便在清明的時候,再“親自”,再“誠懇”,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其能喚去地下逝者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以及所帶去的遺憾嗎?

  有發言權的,還應當是活著的人。濱州一企業5年發5000萬替員工盡孝,這些錢不經員工手直接打給老人。老員工周文勝78歲高齡的母親告訴記者:“兒子單位太好了,孩子在那兒上班,單位就每月給我300塊錢。”表面上,這是對公司的欣賞,誰又不是對兒子的一種誇獎?沒有兒子的存在,又何來這“意外”的“孝工資”?同樣的代理,卻是不同的結果。

  時下的生活環境,已經較之於過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民風民俗,都應當進行很大的改變。祭祖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好當前,做好“常回家看看”,有了這些,何種方式去祭祖,真的就沒有這麼重要了。在我看來,與其去追求不求實際的完美,為什麼不容許個人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去表達呢?代理也好,親自也罷,只要是出於真心,形式就無關緊要;若是沒有真心,天天念叨又有什麼意義?

  力求極致固然是好事,但若違背現實就可能適得其反。對於代理的存在,如果我們抱以太多的偏見,並一味的反對,這其實也是陷入了形式化的窠臼。其實,只要稍加分析,我們就不難看出,代理掃墓是無奈之下的最優選擇。因為一個人有心,才會假借他人之手去表達,雖然過程中多了一道程序,但情感的傳遞卻沒有中斷。我想,有了這些就已經足夠了,不必有過多的奢求,那樣我們每一個人不會活得如此沉重。

熱詞:

  • 代理
  • 代理人
  • 民風民俗
  • 情感表達
  • 雇傭勞動
  • 熱議
  • 齊魯網
  • 寓含
  • 祭祀
  • 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