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民時評:工會盡職,從公開電話開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0日 1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職工的權利訴求,絕不是接聽一個電話就能搞定的,但公開手機號,仍堪稱一個好的開始

  “有事找工會”,這是很多職工耳熟能詳的口號。近日,山西省總工會要求10萬名企業工會幹部公開手機號,覆蓋到750萬名職工,力求破解這一口號背後“工會在哪”、“怎麼找工會”的問題。

  工會幹部主動公開手機號,拉近了與職工的距離,讓工會工作進一步由幕後走到臺前,是公開承諾、敢於擔當的表現,能更好地保障職工合法權益,預防和化解勞資矛盾,更有利於增強工會的權威性與公信力。

  不過,公開電話,可能只是挑戰的開始。類似舉措,其他領域、不同地方也曾有嘗試。今年2月,湖南長沙公佈5200多名領導幹部的手機號,卻引來“雙向不適”。公眾揶揄“作秀”:很多電話打不通,通了沒人接,接了沒耐心,交不上心、解不了難;官員抱怨“被擾”:試探性電話多,盲目打的多,甚至推銷電話、“走後門”電話也隨之而來,不勝其擾。

  這些問題,電話兩頭的山西工會幹部與職工,可能馬上就會遇到。如果公開的號碼總是“不在服務區”或“正在通話中”,如果打通了電話不過是發發牢騷、聽聽安慰甚至遭遇“哦”、“嗯”、“啊”的單音節回應,恐怕不僅達不到公開號碼應有的效果,反而可能産生負面效應。

  每一起勞動關係糾紛背後,都有複雜的矛盾。面對職工訴求,工會幹部既要有解決問題的技巧,也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絕不是接聽一個電話就能搞定的。説到底,公開電話體現積極、主動的姿態,但要更好地發揮工會作用、履行工會職責,還需要更多有效的創新舉措。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勞動關係也變得更為複雜。以農民工為例,截至去年9月,工會中農民工會員有9286萬人,但相對2.5億農民工,比例仍不過半。從跳樓討薪到開胸驗肺,折射出這一群體的勞動權益保護亟待加強。再比如,近年來勞務派遣明顯增多,但勞務派遣超出適用範圍,派遣工合法權益易受損害,問題甚至蔓延到一些大型國企。這些都是工會工作面臨的新課題,只有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與方法,才能有效應對。

  要超越“接線員”的定位,工會本身的制度建設,同樣需要加強和改進。廣州市總工會曾做過一項調查,八成工會主席屬“兼職”,且多為黨委、紀檢、行政幹部。在很多企業,工會幹部的飯碗是企業給的,這讓工會工作難免受到掣肘。據報道,上海一外企員工甚至因組建工會而被解聘。如何在組織設計與人事安排上,讓工會走出與企業的依附關係?如何在現有條件下,進一步完善工會職能與工作方式?這呼喚著工會制度更科學的路徑選擇。

  無論是“通鋼事件”、“富士康悲劇”還是出租車司機停運,如果有工會的積極參與、主動作為,可能會呈現不同的走向。作為“黨聯絡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工會組織需要不斷變革、創新,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而公開手機號,或許正可成為一個好的開始。

熱詞:

  • 工會職責
  • 工會幹部
  • 工會制度
  • 工會職能
  • 手機號
  • 電話
  • 工會工作
  • 人民時評
  • 勞務派遣
  • 通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