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銀盛:3.15,我們期待走出維權困境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7日 14: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又是一年“315”,消費者反映最多的還是維權難。雖然這些年來,我們的維權環境在日益改善,但從三聚氰胺、瘦肉精、假種子、假化肥,到假發票、假文憑,超市商品的“陰陽價格”,繼而是自帶酒水不給發票等行業霸王條款,無不提示我們,侵權問題在各領域的存在還是普遍現象,營造一個公平、放心的消費環境,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理清保護消費者權益與企業健康發展的關係。有些地區執法部門在處罰的時候往往會遭遇到地方保護,在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後,因為侵權企業是地方納稅大戶,有領導出面,最後對侵僅企業的處罰輕描淡寫。縱容了這家企業,也就損害了其它守法企業的合法權益,對於當地投資環境也是一種損害。而且,這種做法短期內“保護”了這個企業,但恰恰不利於企業成長,甚至可能會毀了這個企業。

  其次,要降低維權成本。山西省交城縣的李先生在醫生已經確診其3歲女兒由於喝了變質牛奶引起嘔吐、牛奶製造商也承認牛奶是在保質期內變質的情況下,仍只能協商處理,因為要想通過正常渠道明確責任,必須由李先生自己到省城做牛奶鑒定,鑒定費需2000多元,最後,李先生只能放棄維權(山西日報)。“誰主張、誰舉證”,但對於消費者來説,實在太難了。為“追回一隻雞,得殺掉一頭牛”,而且在維權過程中,還面臨取證難、投訴難、查處難、訴訟難、賠償難等諸多問題。有多高的維權成本,就有多少人選擇沉默!這也是造成商家肆無忌憚進行侵權的重要原因。那麼,可否參照國外的做法,一是廣泛推行舉證倒置;二是對那些消費糾紛數額小、訴訟標的又是共同的或同一種類,無論參與訴訟的消費者人數確定還是不確定,都按共同訴訟的規定來處理,法院就該案作出的判決和裁定,對未參加登記的消費者直接適用,以方便消費者維權。三是引入公益訴訟機制。為維護公共利益提起的消費訴訟,不應恪守傳統訴訟法理論“無直接利害關係便無訴權”的要求,而應將原告範圍擴及于任何組織和個人。以此解決消費者公眾利益受害無從救濟、熱心公益事業者投訴無門的尷尬境地。

  第三,提高侵權成本。有的企業一年之內被罰十多次,但是仍然是我行我素,繼續侵犯消費者權益。特別是一些跨國公司,對待中國的消費者和歐美消費者完全是兩套政策,出現同一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對歐美消費者高額賠償,對中國消費者卻輕描淡寫,甚至保持沉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沒有做到違法必究,執法不嚴,對侵權的企業沒有依法懲治。另一方面,就是對侵權企業的處罰太輕,不痛不癢,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行的是雙倍賠償原則,但從近幾年侵權問題高居不下,甚至在某些領域變本加厲的情況,這顯然遠遠不夠。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中國消費者維權獲勝後,每案得到的賠償金平均為700多元人民幣,而美國平均每案消費者獲賠35萬美元。當前,提高侵權成本已迫在眉睫。一是建立有效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即賠償數額超出實際損害數額的加重賠償原則,不但要杜絕侵權收益大於賠償(如侵權10次,賠償可能只有1次),更要使假造者得到足夠的教訓,使他們和其它潛在的侵權者再也不敢造假。

  保護消費者權益,重要的是政府對侵權行為的監管力和執行力,使侵權企業受到震懾和打擊,才能營造出一個公平、放心的消費環境。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熱詞:

  • 維權成本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 三聚氰胺
  • 企業成長
  • 執行力
  • 鑒定費
  • 訴訟標的
  • 賠償原則
  • 霸王條款
  • 訴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