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市場才能解決醫患信息不對稱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5日 08: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朱迅垚

  上個月東莞出臺規定,醫院保衛室可配鋼叉、催淚劑等攻擊性裝備對付“醫鬧”。前天,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兩會上表示,這種消極做法只會加重醫患關係的緊張。

  對於愈演愈烈的醫患糾紛,有一種建議是,可建立一個類似于交警那樣的第三方協調機構,專門解決醫患糾紛。這種辦法實質上承認了無法改變醫患糾紛過多的現實,用意雖然好,但也有問題,一來交通糾紛多數是不可抗力造成,需要調解合情合理,醫患糾紛與交通糾紛性質不同;二來專門設置一個協調機構費錢費力,況且到底作用有多大恐怕也很難説。東莞之所以出臺這樣的規定,有不得已之處。即醫療糾紛太多,以至於出現了大量很有威力的職業“醫鬧”,不僅令醫院頭痛,還有可能造成惡性事件。問題是,如果以硬碰硬的方法,配備攻擊性裝備對付“醫鬧”,除了會升級矛盾之外,對解決問題於事無補。

  問題只能回到起點,醫患糾紛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有一種解釋是信息不對稱,因為病人都不是專業醫生,所以對醫生推薦的藥品和療法無辨別力,而醫生則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誘導病人購買大量病人並不需要的藥品。多數醫患糾紛常常見到這些情節,比如,一個感冒要開藥上千塊,或者做一個手術要做好幾項不必要的檢查。問題是,醫患的信息不對稱是永恒的,難道要求全民都成為專業醫生麼?多數人同樣不懂食品製作技術或者電子産品,為什麼人們能夠克服信息不對稱分辨到底什麼是好食品,什麼是好的電子産品,並作出最優選擇呢?市場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最佳手段。人們能夠分辨好食品、優質電子産品不是因為他們都是食品專家或者技術達人,而是通過兩個機制進行參考,價格機制和市場評價機制。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下,高價者多數代表高品質,而市場評價機制則是人們用腳投票對産品作出的公正評價。醫療業與食品業和電子産品業並無本質差別,如果人們無法獲得與他們付出的金錢相稱的醫療服務,當然會産生醫療糾紛。

  為什麼醫生要向病人提供他們實際並不需要的醫療服務呢?缺乏職業道德是一方面,但最主要還是缺少激勵機制和充分競爭。所謂的激勵機制應當有獎有罰,醫術高明醫德好的醫生應當獲得高報酬,醫術醫德差的醫生應當離開這個行業。但現實是一方面現有醫院內部醫療管制過度,難以形成對醫生的評價機制,另一方面,醫療資源緊缺,醫療市場尚未放開,80%的醫院仍然是公立醫院,難以形成充分競爭的市場機制。説來説去,只有市場才能夠解決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也只有醫療提供者之間的競爭才會逼著每個醫生愛惜自己的聲譽。醫改的核心在於醫療市場的開放和競爭,而所謂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恰恰是因為管制和壟斷,要真正改變醫患關繫緊張的局面還得繼續推進醫改。

熱詞:

  • 醫患糾紛
  • 信息不對稱
  • 醫生
  • 醫鬧
  • 醫患關係
  • 病人
  • 醫療糾紛
  • 醫術
  • 醫改
  • 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