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楚天都市報訊 簡單地看,給實體産業減稅,確實能夠起到減輕實體産業負擔、增強實體産業發展後勁、調動社會資本發展實體産業熱情的作用。但是,仔細分析就不難發現,單純依靠減稅,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實體産業“空心化”的問題。
因為,實體産業稅負偏重,原因不只在“量”。在當前以增值稅、營業稅等間接稅為主體的稅收結構下,實體産業和普通百姓承擔的稅收負擔明顯偏重,而虛擬經濟、高收入階層、個人不動産承擔的稅負明顯偏低,甚至壓根沒有承擔稅負。大量應當納入徵稅範圍、應當成為稅收主體的收入和資産,仍然游離於稅收之外,游離於社會財富分配之外,社會資本就不可能真正轉向實體産業。
因此,要防止實體産業因為負擔過重而出現“空心化”,必須“兩手抓“,一手抓眼前,即通過減稅,幫助實體企業度過眼前的困難;一手抓長遠,即通過稅制改革,解決稅負不公、分配不合理的總量。(江蘇譚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