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品牌有爭議,展翅高飛難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5日 10: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瀋陽市民在喬丹體育專賣店選購服飾。 新華社發(田衛濤 攝)

  本報記者 龔潔蕓

  北京時間3月1日,美國前籃球巨星邁克爾 喬丹起訴中國運動服飾生産商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其姓名權一案已被中國法院正式受理,“飛人”發表聲明:“我很高興,中國法院受理了我的訴訟,以保護我的姓名權和中國消費者的利益”。且不論這場官司最終的輸贏,這場訴訟的背後,也折射出中國體育用品産業的尷尬現狀。缺少規模、缺少品牌,也缺少尊重知識産權的意識,是不少國內體育品牌的短板。

  敢打大牌明星的“擦邊球”,事實上,喬丹體育並不是獨此一家。據了解,在中國體育服飾市場,“姚明”、“易建聯”、“科比”等巨星品牌都有出處,而叫某克隨“耐克”、某迪隨“阿迪達斯”、某步隨“銳步”的牌子更是比比皆是。目前,我國共有上萬家體育用品製造企業,但普遍規模偏小,大量的企業尚處於家庭作坊的水平,大家加起來可能還都抵不上耐克、阿迪達斯一個品牌的經濟效益和影響力。缺少規模,起步較低,導致很多企業為了走捷徑,直接“傍大牌”,用他們的一句行內話説是“你行我也行,先下手為強”。於是,大牌明星們還沒有到中國來,但是,他們的中文名字都已經被註冊掉了。

  也許有人會問:我們何必一定要“傍大牌”,難道不能自創品牌?缺少叫得響的自創品牌,是中國體育用品産業目前遭遇的另一瓶頸。體育用品産業是一個和體育明星、時尚流行等緊密結合的品牌産業。目前全球體育用品市場上85%的産品都屬於品牌産品。品牌建設的靈魂是“文化”。品牌産品需要技術創新和産品營銷,更需要“文化”創意,需要會講故事。世界上絕大多數成功的體育品牌,産品營銷團隊都會用品牌來講好自己的故事。而借助職業體育的大牌明星,推銷自己的品牌,是耐克和阿迪達斯這樣的國際品牌常用的營銷策略。而在我國,由於李娜這樣的職業體育明星還屬於鳳毛麟角,絕大多數品牌的推廣方式都是單一的“三板斧”:“廣告+奧運明星+贊助”。請來做廣告的明星大多數都是奧運冠軍,但是奧運會4年才有一次,沒有一個持續的明星效應,品牌的影響力也就極其有限。此外,中國的品牌很少願意在技術和設計上進行大的投入,在高科技方面不會“講故事”,這樣也影響了品牌的影響力。

  “傍大牌”,“山寨大牌”,曾是中國很多品牌“嬰兒時期”走過的道路。當你處於幼小的階段,也許沒有人會追責你的幼稚和魯莽,而當你長大後想展翅高飛時,你也許要為當初的這段幼稚付出代價。對於兩“喬”互掐,記者曾採訪了一些法律界專家,喬丹體育由於在商標註冊上沒有問題,最終也許不會敗訴,但經過這場官司,品牌聲譽肯定會受到傷害。這起案例,也給其他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

熱詞:

  • 品牌建設
  • 阿迪達斯
  • 耐克
  • 品牌産品
  • 喬丹
  • 傍大牌
  • 講故事
  • 擦邊球
  • 科比
  • 易建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