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港媒:中國經濟模式無“死結” 具足夠動力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2日 1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2月29日電 香港《大公報》29日發表社論説,中國發展模式不差,本身有足夠的動力及靈活性,並可按市場變化調校。雖然模式中仍有眾多不足之處,但都非不可解決的死結。實際上中國早已改變了出口帶動型增長,産業水平及出口結構不斷提升,科技發展亦穩步向前並接連取得新突破,“中國模式”已受到舉世注目。

  文章摘編如下:

  日前世界銀行發表了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報告,內容既樂觀又悲觀,正面者是估計到2030年時中國將可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還可能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初步解決了大而窮的畸異格局。負面者是指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無法長久維持,甚至可能面臨增速拐點而步向放緩。無疑,中國經濟的前景乃舉世關注的話題而非單屬一國之事,故就此應作較深入及具體的探討。

  世銀回顧了中國最近32年的高速發展,指出期間 GDP年均增速高達9.9%。更重要者是人民受惠不淺,有6億人因而脫貧,人均收入已進入了中上等國家行列,為未來進一步發展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下了良好的基礎。故報告指中國有潛力到2030年成為現代化、和諧及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

  另一方面,世銀又提出了嚴重的警告,認為要發揮巨大潛力和達到發展目標,必須調整經濟結構及發展模式,特別要防範近期出現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同時要面對中長期的一些挑戰,包括人口老化勞力減少,收入不平等惡化,環境壓力和外部失衡等問題。為此世銀提出六大建議:完善市場經濟體系,扶植創新能力,加強環保工作,建立全民社保,改善財政體系和建立互惠性國際關係等。以上各項均屬國內外老生常談者,但仍須多作審視探討以辨真偽。

  中國成為最大經濟體已在意料中,遲點早點差別不大,更值得注意者是世銀報告提出的一些警告,所涉問題的嚴重程度及可能影響均須予確認。在近期來説,有不少風險來源須予密切注視。除了國際環境欠佳外,還須十分關注內部問題,包括樓市調整、地方信貸、民間信貸、中小企業困境以及銀行體系的潛在壞帳等,而且內部問題很可能較外部問題更難應付,首先是情況更為隱晦不明。目前銀監會正對地方融資平臺進行處理,和研究把債務延期,而一些規範民間金融的方案也在考慮或試驗中。希望這些行動可及時紓散風險至可控程度,以目前中國的財力物力,對抑制危機爆發還是有點能耐的,但絕不可掉以輕心,必須踏實細緻地做好摸底及處理工作,並務求能根治有關問題。

  對於較長遠的人口老化、資源不足及環保欠佳等問題,也要辯證地看待。這既可帶來麻煩,卻也可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中國人口確有老化趨勢,但基數巨大,勞力利用潛力仍多,勞動生産率的提升還有很大空間,何況還可調整人口及勞務輸入等政策以作補救。至於資源及環保等都基本上是技術性問題,只要推動技術及管理進步便可逐步解決。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問題,要由引導走上健康的發展之路來處理。

  因此,對中國遠景實不必抱無謂的悲觀。中國的發展模式不差,本身有足夠的動力及靈活性,並可按市場變化調校。雖然模式中仍有眾多不足之處,但都非不可解決的死結。實際上中國早已改變了出口帶動型增長,産業水平及出口結構不斷提升,科技發展亦穩步向前並接連取得新突破,“中國模式”已受到舉世注目。其實發達國的現況及前景,均比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嚴峻得多。

熱詞:

  • 死結
  • 中國的發展
  • 港媒
  • 世銀
  • 中國模式
  • 大公報
  • 經濟模式
  • 調校
  • 中國發展
  • 出口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