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今日關注 >

《今日關注》 20111027 朝國軍演 朝美對話 半島棋局何解?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7日 23: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ce624d79c1964282374c49b15ea039d9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今日關注):韓國舉行大規模全境護國演習,聲稱為了應對不斷升級的來自朝鮮的挑釁。如此大規模的演習給趨於緩和的半島局勢帶來哪些變數?美朝進行日內瓦會談,會談是否達成協定?美國防長帕內塔訪韓,表示美國將為韓國提供“核保護傘”,這對緩而未解的南北關係是滅火還是升溫?

    主持人(魯健):觀眾朋友大家好,《今日關注》正在直播。

    美國防長帕內塔訪問韓國,稱將聯手韓國共同對抗朝鮮的嚴重威脅,並將給韓國提供核保護傘。這對朝韓關係來講,到底是滅火還是升溫?另外,朝美對話在日內瓦結束,到底取得了哪些進展?韓國展開護國軍演,大規模的演習對半島局勢又有什麼影響?今天我們就請兩位嘉賓就此進行分析評論。一位嘉賓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本台特約評論員曲星先生,您好;還有一位嘉賓是清華大學教授,本台特約評論員孫哲先生,歡迎兩位。

    在節目開始,請嘉賓和觀眾通過短片來了解一下相關背景。

    今日關注:帕內塔首訪韓渲染朝鮮威脅

    帕內塔首訪韓 渲染朝鮮威脅

    帕內塔在26日抵達韓國當天,就在韓國《朝鮮日報》上撰文,承諾繼續對韓國提供“核保護傘”,對抗朝鮮的“嚴重威脅”。帕內塔在文中聲稱:“如果朝鮮強加戰爭于我們,我們將準備並肩戰鬥。”

    韓聯社26日稱,陪同帕內塔訪韓的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引用帕內塔的話表示:“此訪將與韓國討論為了遏制甚至擊退朝鮮的'挑釁',我們應該具備何種軍事能力”。

    27日,帕內塔與韓國國防部長官金寬鎮舉行會談,並將拜訪李明博總統,前往駐韓美軍基地考察並參加第43屆韓美安全磋商。此次磋商中,韓美兩國將就應對朝鮮“挑釁”、進一步加強美韓聯合軍事防禦態勢進行探討,並就駐韓美軍基地的遷移以及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等問題進行討論。

    這是帕內塔亞洲之行的最後一站,此前他還訪問了印尼與日本。

    主持人:帕內塔亞洲之行的最後一站韓國,他説的話都比較強硬,他説美韓兩軍將繼續聯手來制止朝鮮的進攻,如果朝鮮強加戰爭于我們,我們將準備並肩戰鬥,擊敗朝鮮。而且説我就是給韓國提供核保護傘來了。那麼這些話對現在各方希望促和的朝鮮半島的局勢,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

    曲星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本台特約評論員:這話都是老生常談,但是他在這個時候來強調它,也有他的含義。目前,半島究竟是什麼樣的局勢,可以叫緩而未解。怎麼叫緩呢?因為和去年天恩艦延坪島事件以後,雙方劍拔弩張、戰爭好像一觸即發的局勢來比,現在確實是緩下來了,就是朝美、朝韓之間都進行了接觸。

    但怎麼叫緩而未解呢?雙方關心的核心問題、導致半島和平和穩定受到威脅的一些大的問題,一個也沒解決。美國最關心的是什麼?是朝鮮的棄核,所以六方會談沒有辦法恢復,恢復不了,棄核就無從談起。朝鮮最關心的是什麼?是它的安全,如果美韓天天在家門口軍事演習,那麼對它的安全是一個嚴重的威脅。所以雙方信任感嚴重缺失,這是影響半島安全的核心問題,實際上根本沒有解決,所以半島局勢總體上是緩而未解。

    美國的構想是什麼?美國目前對東北亞的安全構想的基本思維還是冷戰的思維,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呢?是基於同盟關係的威懾。那麼這種威懾的一個基本邏輯實際上就是安全是零核的,必須我安全以你不安全為代價。如果是這樣,它就必然會導致一個軍備競賽,就是不安全、不信任感的輪番升級,當它和韓國再加強軍備建設的時候,朝鮮感到威脅了以後,就必然要加強它的軍備建設。作為朝鮮來説,任何手段只要保衛自己,都是可能選擇的,這樣,反過來又使美韓更加感到了不安全,所以這種冷戰式輪番的惡性升級,對半島的局勢非常不利。

    主持人:延坪島炮擊事件這一年當中,各方一直在做促和的努力,帕內塔在這時候説這麼一番話,不怕刺激朝鮮嗎?

    孫哲 清華大學教授、本台特約評論員:帕內塔的講話有一個朝鮮強加戰爭于韓國和美國,所以他的判斷有兩個最基本的,就是説朝鮮現在想挑釁,美國和韓國情報部門發現最近確實朝鮮它的兵力有所前至,比如它的炮兵在延坪島附近也在往前移,它有一個地對空的導彈,還有敵對艦的導彈也在前至,還有一些空軍的飛機,放到前線上去了。

    所以美國和韓國根據這樣的一個判斷,認為朝鮮可能在11月23號這個時期,還會再挑起一些事端。反過來説,朝鮮看到韓美之間的軍事練習,也可能擔心韓國和美國挑起事端。雙方在離10月23號不到一個月的時候,都非常敏感,任何的舉動都會造成雙方的誤判。帕內塔剛才的講話,其實滲透出他一貫的思想,軍事演習不光要搞這一次,以後還要多搞,美國就是要通過這樣在亞太的軍事演習,四兩撥千金,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同時給朝鮮巨大的壓力。

    核保護傘的概念,現在美國只出了500人,其實俄亥俄級的潛艇,在關島或者在夏威夷的所有空軍基地、海軍基地都可以用來對付朝鮮,所以它還有延伸威懾的概念。所以對半島局勢來説沒有益處。

    主持人:前一段時間,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發表的文章,再加上帕內塔的亞洲之行不斷放出的強硬的言論,更能看到美國重返亞太的決心。韓國在美國整體重返亞洲的戰略中,佔據什麼樣的位置?

    曲星:是美國的戰略同盟體系最前端的一個前哨陣地。在過去冷戰的年代,美國最大的敵人是前蘇聯,現在雖然變成俄羅斯,但美國並沒有完全放心,戰略上還有威脅。同時美國認為,它的潛在的甚至是比較現實的競爭是中國的崛起,所以,對這兩個國家對它的威脅有任何防備,它就要有一個前沿的陣地,而恰恰韓國是在朝鮮半島上,而朝鮮半島是跟中韓直接接壤的,所以它是它整個防禦體系的一個前哨陣地。日本中間隔了一片海,菲律賓隔了南海,泰國更遠,澳大利亞等都比較遠。所以韓國這個地位非常重要,它佔據的是美國防禦體系、戰略同盟體系的前哨陣地的位置。

    主持人:帕內塔也在韓國説,雖然美國會削減國防預算,但不會減少駐韓美軍的人數。現在美韓是不是有什麼共同的戰略目標?

    孫哲:它這個演習是為了調和問題,出現可施控的局面。這兩天舉行演習,有人説韓國選擇的時間點,一方面帕內塔來要向美國示好;另一方面,要對朝鮮示威,示好和示威結合在一起。其實在韓國,對於李明博是不是過度親美,內部爭議也很大,有兩種意見,一種説韓國每次想跟朝鮮拉近關係,美國都要遏制韓國,但是美國有的時候又搞別的,比如説它在日內瓦先跟朝鮮談判,最後讓韓國人都感覺到,韓國每次都跟著美國走。

    第二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韓國農民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損失,因為美國除了軍艦,除了這些長槍短炮以外,農産品也很強,牛肉要傾銷到韓國市場上去。所以很多議員對李明博的政策持批評態度,將來有可能會反彈。

    主持人:而且美韓合作,包括帕內塔在韓國所放出的言論,有可能會對朝鮮造成一種刺激。在日內瓦朝美的代表剛剛結束了會談,對於緩和南北關係、緩和半島局勢又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們也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背景。

    新聞背景:朝美會談 略有進展分歧猶存

    朝美會談:略有進展 分歧猶存

    美國代表團團長、美國朝鮮政策特別代表博斯沃思在會談結束後對媒體説,雙方舉行了“格調積極”、“總體來説建設性的”會談,“在幾個問題上縮小了分歧,對其他方面的分歧進行了探討”。他表示相信,雙方在繼續共同努力下,將能夠為重啟六方會談奠定“合理的基礎”。

    朝鮮代表團團長、外務省第一副相金桂冠在會後也表示,朝美此次會談取得了進展。

    朝鮮外務省第一副相 金桂冠:部分問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部分問題仍舊存在意見分歧,就這些問題,雙方決定日後進一步進行商討。

    雙方代表對這次會談究竟取得了哪些進展都三緘其口,只表示將繼續通過朝鮮駐紐約聯合國代表團這一渠道保持接觸。 

    27日,朝美雙方再次對對話給予了評價。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表示,雙方在會談中加深了對各自立場的理解,並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美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的表態則顯得謹慎,坎貝爾表示,朝美雙方雖然縮小了分歧,但但還未能找到突破口,雙方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商討。

    分析人士表示,朝美對話要取得實質性突破,朝美雙方顯然需要從理解對方的利益和關切入手,努力達成共識。

    主持人:朝美的代表團團長的話還是一些外交辭令,非常模糊。美國代表團團長博斯沃思説,在幾個問題上縮小了分歧,在其它方面的分歧進行了探討。朝鮮的這個團長金桂冠説部分問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部分問題仍然存在意見分歧,所以很難猜測。兩位能不能推測一下,他們可能在哪些問題上取得小小的進展?

    曲星:目前來看,雙方表示的都是外交辭令,尤其是有一句話,加深了對對方立場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是雙方都非常坦率的表示立場,雖然達不成協議,但是我更深刻的知道你怎麼想。就目前來説,沒有在任何實質性的問題上取得進展,從雙方釋放出來的外交辭令來看。但是怎麼理解有一定的進展?比如説,雙方決定繼續保持接觸,比如説對下一次接觸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就什麼問題來進行探討,這也可以被認為是進展,雙方可以表示。我們願意在機會適當的時候,重返六方會談,通過談判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如果有這樣的一些表態,那麼都可以被認為是進展。因為朝鮮的立場非常清楚,就是説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具體我採取什麼行動,要看你採取什麼行動。

    所以現在更多的是在進行有關問題的承諾上,比如重開談判,比如重返六方會談,有一些共識。這些共識實質都不是實質性的問題。

    主持人:博斯沃思説的是在幾個問題上縮小了分歧,但是金桂冠説在部分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表述還是略有不同的。

    孫哲:這次談判是從7月份,美國和朝鮮在紐約會談的延續,後來8月份,朝鮮曾主動提出要跟美國簽一個和平協定。9月份,美國做了一個反應,就是答應給朝鮮90萬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到了10月份,又有了在日內瓦的接觸。這次談判主要是三個問題,一個是美方要了解朝鮮的核武器發展的規劃,在這方面,朝鮮的立場非常堅定,朝鮮應該是可以獨立發展核能的,所以用和平的口號,來對美國進行了反擊。

    第二個,就是談去核化的先決條件,朝鮮表明説我無條件可以重返六方會談,但是韓國和美國也要無條件,不能讓我先棄核再返回六方會談。所以朝鮮其實是變被動為主動。

    第三個,突破的部分就是糧食的問題。今年大家對朝鮮普遍估計每年是500萬噸糧食,現在缺100萬噸。美國有可能是答應分批的,如果你棄核做得好,我分批、分期的給朝鮮一些糧食援助,這可能是一個最大的進展。

    主持人:如果糧食援助方面達成了共識,對朝鮮也算是突破性的進展了。朝鮮應該説從天恩艦、延坪島炮擊事件之後,尤其去年,朝韓關係非常緊張,但是今年朝鮮還是擺出一種非常積極的姿態,稱願意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金正日訪問了中國和俄羅斯,您也接觸過朝鮮的官員,那麼朝鮮真的願意無條件地重返六方會談嗎?

    曲星:應該説朝鮮説的用詞上有區別,朝鮮都是無條件地重啟六方會談,無條件重啟六方會談,意味著我不提條件,你也不能提條件。

    主持人:大家都是無條件。

    曲星:對,這樣對韓國來説,恰恰是最大的條件。韓國説你去年就是天恩艦事件、延平島事件你有責任,我死了那麼多人你造成的,你必須給我説道,沒有説道現在又回來了,這算怎麼回事兒,所以就韓國來説,你必須至少有一個表態,或者你要採取什麼措施,如果這些都不讓説,那麼我怎麼能重返呢?所以就韓國來説,重返之前,這個問題對韓國的國民應有一個交待,所以當朝鮮説無條件重啟六方會談時,就包含了韓國也不能重啟,也不能提條件,這對韓國來説,恰恰是最大的一個條件。朝鮮,實際是柔中有剛的一個立場,它既講究外交的策略,也有它的原則立場在裏邊。

    主持人:中方的領導人李克強副總理訪問完朝鮮,這兩天正在韓國訪問,中方也一直在努力半島的局勢,您覺得這次的訪問,對於朝韓之間關係的和解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首先,我覺得朝韓雙方都接受了李克強副總理,直接從一方到另外一方,在半島跟中國的關係史上還是第一次。它説明什麼問題呢?第一,雙方都認可中國做出的和平斡旋的外交的努力,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他們都認為中國做的這個努力有利於半島的和平和和解。

    第二,也表明雙方在目前的局面下,繼續進行談判,做下來談,是一個問題的出路,雙方都不拒絕接觸,所以我覺得這一點,中國一直在推動。去年局勢的緩和做了巨大的努力,今年一直還在做努力。中國説這個“919聲明”已經達成6週年了,聲明裏邊一些基本原則都確定了,比如説朝鮮棄核,比如説其它國家怎麼對朝鮮的經濟困難予以關注和解決,比如説美朝、日朝的關係怎麼緩解?地區的安全機制怎麼建立?其實都有基本原則,擔子人員也都在,如果能恢復往前走為何不可呢?中方一直在努力推,並且在主導六方會談。從目前來看,中方的努力得到了有關各方的認可,當然,要完全恢復起來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主持人:朝韓的這個局勢,雖然現在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但是我們看到這個死結還沒有解開,一方面,天恩艦事件到現在沒有清楚的説法,延坪島炮擊事件,朝韓雙方還是各自認為是對方先侵犯了我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死結能夠打開嗎?

    孫哲:我覺得南北雙方互相了解的程度,或者政治判斷誤差太大。朝鮮還沒有具備我要全面戰爭、要摧毀韓國或者怎麼樣,它還是講統一的情況。雖然朝鮮經濟上面臨的情況不太好,但總體來説,它還是想跟美國簽訂和平協定,然後跟韓國展開對話,這也是我們中方主持的要“三步走”。也就是説韓國和朝鮮要相互對話,然後美國和朝鮮再對話,最後才是六方會談,這個“三步走”的方針韓國和朝鮮都認可,但是現在在韓國國內,情緒反彈很大,有人説過去十年,金大中執行的“陽光政策”,也就是説很多錢去援助了朝鮮,但是朝鮮2005年以後,又執意發展自己的核武器,這樣失去10年。

    美國也有一種感覺,1994年跟朝鮮簽了一個協議,2005年簽了一個協議,但是第三次不能再上當受騙,所以説這次雙方美國和韓國對朝鮮的判斷,和朝鮮本身自己的表現,我覺得雙方有這麼一個大的誤差。

    主持人:其實各方心裏的疑慮還不能夠完全消除,對話的基礎現在還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半島的軍演還是非常的頻繁,27日,韓國的護國軍演又要展開,這對於朝韓雙方的關係又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看一看。

    新聞背景:護國軍演旨在增強三軍聯合

    護國軍演 旨在增強三軍聯合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説,韓國陸軍、空軍、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從10月27號開始,到11月4號舉行“護國軍演”。演習內容包括在黃海進行的保衛島嶼等防務演習。韓國合同參謀本部的發言人説:“在西北部島嶼進行的防衛訓練是為了應對這個地區面臨的攻擊威脅,並提高作戰能力。”

    據韓聯社透露,參加這次海域實彈演習的有驅逐艦、護衛艦、以及AH-1S超級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和裝載空對地導彈的F-15K噴氣式戰鬥機。參與演習人員的規模將超過14萬人,其中包括超過500名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成員。

    韓國“護國軍演”是從1996年起以“軍團級機動訓練”為主的軍事演練。從2008年起,“護國軍演”以增強陸海空三軍的聯合性為目的,在每年的10-11月間舉行。

    主持人:要是例數一下今年以來韓國的軍演確實非常的頻繁,2月份的“金色眼鏡蛇”、3月份的“關鍵決心”和“禿鷲”,然後5月份的“登陸演習”,然後8月份的“已知自由衛士”,加上“護國軍演”,這次規模是14萬人,從規模上來講,這次軍演算最大的一次嗎?

    曲星:這次同等類型的規模,它的人數參加是最多的。

    主持人:確實規模從人數上比以往更大。但是美國只派了500人。

    孫哲:所以現在有一種猜測,美國是不是要延續利比亞的模式,要找代理人的戰爭?因為美韓的軍隊指揮權在美方手裏,不是在韓國手裏,所以規模是這麼大。同時演習的科目也很多,西海五島、首爾的首都圈的防衛、北方邊界線的防衛、炮兵的演習,它的科目很多。所以帕內塔的解釋就是軍人就應該這麼幹,要天天進行演習,要以防來自朝鮮的戰爭。

    主持人:但是也不能忘了去年的11月份,在美韓軍演的過程中,朝鮮延坪島炮擊事件發生了,所以,又要發生頻繁的軍演,也不得不讓人擔心。曲先生,您在接觸朝鮮官員的過程當中,他們怎麼看待這種頻繁的軍事演習?

    曲星:他們當然認為這是美國、韓國對朝鮮敵視的表現,而且嚴重威脅了朝鮮的安全。在這樣的背景下,朝鮮只有堅持自己,他把它叫做“先軍政治”,就是軍事國防優先,其它的困難可以克服,但是國防不能耽誤,這種局面是不利於半島和平的維護。美國為什麼只派了500人?跟過去的相比人數差距比較大,其實有很多分析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在去年演習期間發生了延坪島事件,而這次護國演習也包括在西海五島、延坪島、大清島、漁島什麼的,在這些島上進行登陸或者是炮擊演習,這樣就到了一個敏感地區進行演習,打不好可能就又會突發問題。

    美國雖然需要半島有一定程度的緊張局勢,但是它並不希望失控,並不希望發生戰爭,所以它會支持韓國,但是它也並不見得就希望打仗,所以對這種特別敏感的、容易出問題、誤判的、擦槍走火的地方,可能還是有一定的保留,所以這個可能是一個分析的元素。

    主持人:那您在和朝鮮官員接觸的過程當中,有沒有問到他們怎麼看延坪島的炮擊事件,又怎麼看朝韓的這種接觸?

    曲星:簡單説它覺得天恩艦事件跟它沒關係,這是美國和韓國捏造出來的,延坪島事件,他説這是他們首先挑釁,他們既然挑釁,那麼我們就有自衛反擊的權利,所以簡單説就是這樣,因為這個地方是個敏感區域、爭議區域,其實要控制爭議區域局勢,最好的一個辦法是脫離介入,雙方的立場可以堅持不放棄。

    製片人:戰麗萍

    策 劃:朱同合 

    編 輯:王冬妮 李妹妍 楊 威

    監 制:王世林

    E-mail:chinanews@cctv.com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