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醫生晉陞職稱將分類細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1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 (記者 顧泳)醫生晉陞職稱偏重論文與項目,臨床綜合能力佔比欠缺,這一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將有所突破。近日,市衛生工作會議傳出消息:今後,醫生晉陞職稱將更加細化,涉及醫學教育類的職稱,更側重於論文、科研項目等指標;涉及臨床醫療類的職稱,則會偏向臨床綜合能力的考核。專家認為,打破醫生晉陞“重科研、輕臨床”的格局,將引導醫生隊伍有效加強臨床能力,同時為部分技術精湛、科研不足的醫生創造發展空間。

  據悉,由於申城多家教學醫院附屬於各所大學,醫生隊伍的職稱評定也按照大學模式開展,即對申報者的科研論文、科研項目有硬性量化要求。目前多數三級醫院內,主治醫師升副主任醫師,核心期刊論文篇數起碼需要3篇,局級以上科研項目也是必備條件;副主任醫師升主任醫師,量化的科研因素還將繼續“加碼”。至於臨床綜合能力,因其難以精準量化,常在晉陞職稱説明中籠統帶過,實際影響力較小。“重科研、輕臨床”的職稱評定,直接造成少數高職稱醫生技術不夠精湛,而技術出色的醫生,亦可能因科研不足而無法晉陞。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門診部主任朱會耕教授表示,全新舉措將可為醫生提供更多晉陞途徑,但分類細化仍繞不開臨床綜合能力量化這個核心難點。如何評定醫生的臨床綜合能力?現有“第三方評估”模式有待進一步細化改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説,美國、歐洲等發達地區對醫生從業時間、從業量的考核,或可為我所用。以外科為例,住院醫師升主治醫師,其擔任醫生助理的年數、開展手術的數量、術後並發癥比例等等,都應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如此才能做到客觀、公正評判醫生臨床能力,從而取代現有籠統模糊的定性。

  專家同時表示,對醫生晉陞職稱的調整也應辯證對待。臨床與科研職稱評定相對分開,並不意味著醫生可以只顧臨床,或只搞科研。畢竟,醫學是典型的應用學科,醫生在熟練掌握臨床技巧之後,也應培養科研思維、有所創新,如此才能發現疾病規律、找尋疾病原因,最終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途徑。

熱詞:

  • 醫生
  • 職稱評定
  • 綜合能力
  • 術後並發癥
  • 主治醫師
  • 大學模式
  • 副主任醫師
  • 晉陞
  • 臨床能力
  • 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