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上海正研究建地震預警系統 選擇磁浮高鐵等工程試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6日 0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2月2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為提升城市應對破壞性地震的能力,上海正研究建設適合本市特點的地震預警系統。這是記者從最新公佈的《上海市防震減災“十二五”規劃》中了解到的信息。據悉,該預警關鍵技術將開展針對磁浮、高鐵等重大項目的研究,並選擇合適工程予以試點。

  5分鐘內地震定位速報

  據統計,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上海曾受到有感地震影響20多次。歷史上,對上海造成6度破壞影響的地震就有4次。地震活動趨勢表明,未來5至10年,我國大陸仍處於強震活躍期,東部地區將是地震多發區之一。2001年國家發佈的第四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將本市絕大部分地區的地震基本烈度確定為7度。2006年,又將長江三角洲含上海地區判定為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

  目前,上海的地震監測發展已實現從單臺到臺網、從模擬到數字的根本性轉變。到目前為止,本市已初步建成上海數字測震臺網、數字強震動觀測網、地震前兆臺網、地震信息網絡服務系統和地震應急指揮系統。上海區域的地震監測能力達到1.0級,地震定位速報時間達到12分鐘以內,上海地區網內地震自動定位速報時間已提高到5分鐘以內。

  5年內新增百個“順風耳”

  不過,調查發現,上海目前仍有大量建築未達到抗震設防標準要求,部分基礎設施建設沒有經過專門的抗震設計和審查,使用年限已長達數十年,且具體數據及分佈情況不清。大多數郊區農居未經正規設計與施工,無法達到7度抗震設防要求。

  另外,上海雖然已有強震動觀測臺站38個,但現有的站點密度過於稀疏,還不能達到烈度速報的要求。申城計劃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使本市強震動臺站的數量達到316個。而在“十二五”期間,在崇明、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奉賢等區縣,新建100個強震動觀測臺,並在市區建設1個強震動監測中心,這些“順風耳”將嚴密監測地下的一舉一動,滿足上海對有感地震烈度速報的初步需求。

  不僅如此,上海還會在5年內規劃新建新海農場、羅涇鎮、五四農場、長興島綜合深井地震觀測點,將現有測震臺網中具備改造條件的崇明豎河臺、虹橋臺、南匯臺、佘山臺、秦皇山臺、大洋山臺、天平山臺升級改造成地震綜合觀測點。到“十二五”期末,力爭建成13個觀測點,2020年時完成整個綜合深井地震觀測系統的建設。

  重大工程設立地震預警

  地震來襲,城市“生命線”無疑將接受重大考驗。為此,上海將利用全國特別是長三角資源,結合本市的地震觀測臺網資料,研究建設適合上海特點的地震預警系統。同時,開展重大工程的地震預警關鍵技術研究,特別是對磁懸浮列車、高鐵等重要工程設施的應急自動處置系統研究,並選擇合適的工程進行試點,使地震預警系統成為市預警信息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還將充分利用公園、綠地等公共資源,推進本市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到2015年,全市建成20個Ⅰ類應急避難場所,各區縣建成30%的Ⅱ類應急避難場所和50%的Ⅲ類應急避難場所。在造成7度影響的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受災市民能在24小時內得到基本生活安置。

熱詞:

  • 地震活動趨勢
  • 地震定位
  • 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
  • 工程設施
  • 上海特點
  • 磁浮
  • 順風耳
  • 地震監測
  • 強震動
  • 十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