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獎勵拾金不昧者引發爭議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18: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正在向社會徵求意見的《廣州市拾遺物品管理規定》提出:對無主的拾獲財物,在拍賣後將拍賣款的10%獎勵給拾遺者;對有主失物,失主領回時,可自願按遺失物價值10%的金額獎勵拾金不昧者。

  廣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稱,社會應鼓勵拾遺者將拾獲財物交給招領機構,這樣失主丟失的東西才能有處可尋。“給一定比例的利益,讓他們有積極性,就是最好的鼓勵。”考慮到拾遺者要妥善保管物品,還要打電話找尋失主,將拾物交到公安機關,拾遺者耗費了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可有報酬請求權。

  該規定招來部分網友質疑。有網友説,拾金不昧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 一旦把它與金錢聯絡在一起,便是對它的一種侮辱。以傳統的拾金不昧美德來衡量,有償的拾金不昧無疑會被否定。當拾金不昧需要有償的時候,它就標誌著,道德正在淪喪。

  在廣州公開徵求意見的同時,長沙20支志願者隊伍在學雷鋒活動中,卻一起喊出:“我是雷鋒故鄉人,我是長沙文明人──這是我應該做的”。“這是我應該做的”是雷鋒的口頭禪。“這是我應該做的”主題活動意在倡導公民的自律自覺。

  也有人認為,不管是“遺失物價值10%的金額獎勵拾金不昧者”,還是“我是雷鋒故鄉人,我是長沙文明人──這是我應該做的”,都體現了時代精神的一角,那就是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應該得到承認。

  記者了解到,作為經常撿到乘客遺失物品的出租車司機,的確有“必要報酬”的心裏期待,他們在路上行走,時間就是金錢,為了找尋失主,他們就得花時間,從而影響運營。因此,有人認為,“必要報酬”並不為過,而且這與雷鋒精神並不衝突。道德標準本身不應有高下之分,就看能否調節人們之間的行為,促進社會向善的方向發展,如果具備這種功能都應該提倡。

  廣州拿出規定來讓公眾公開發表意見,本身就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拾金不昧理應發揚光大,成為“這是我應該做的”當然更好,如果退而求其次,拾金有獎能更好地促進人與人和諧、社會融洽,也未嘗不是一種進步。新的事物需要時間來檢驗,獎勵拾金不昧者能否起到積極的作用,不妨讓我們多些寬容多些期待。

熱詞:

  • 獎勵
  • 必要報酬
  • 遺失物
  • 財物
  • 廣州市拾遺物品管理規定
  • 報酬請求權
  • 故鄉人
  • 拍賣
  • 網友質疑
  • 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