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關係”難處是一種“多數人暴力”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1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時下,很多年輕人感覺現在的人際關係越來越難處,一些人抱怨變質的人際關係讓自己活得很累。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進行的一項1138人參與的調查顯示,77.4%的人承認現在的人際關係難處。僅34.2%的人相信自己目前的人際關係處理得較好,53.7%的人認為“一般”,11.7%的人認為較差。(2月14日《中國青年報》)

  在筆者看來,“關係”難處,不僅是一種社會感覺,還代表著一種社會狀態。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越來越附著于功利色彩,其實都是社會的折射和縮影。在這背後,隱喻著雙重的社會陣痛。

  一重是社會轉型的陣痛。我們已經從“熟人社會”大步邁向“陌生人社會”,在陌生人社會中,失去了“人情與血脈”的聯絡,面對城市中來來往往的陌生人,除了法律的監控之外,需要以涵蓋公民素質、公民精神等在內的契約理性來維持與他人、與社會的交往,履行社會責任。可在漸漸成長的陌生人社會中,我們仍然習慣用人情社會的交際手段去維持社會紐帶,在人際關繫上,無論是局部的“斷裂”或者細節上的“衝突”,都可以視為是公民契約理性滯後於社會發展的體現。

  第二重是精神通脹的陣痛。在時代的語境下,精神通脹有兩層含義,一層是信任危機和寬容精神缺失,另一層是功利價值觀的甚囂塵上。如果説看客層出不窮、見義勇為日漸成為稀缺品、社會冷漠事件俯拾皆是,足以成為信任危機趨向“高潮”的通行證;那麼,“寧嫁黃世仁不當白毛女”、“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學好數理化不如一個好爸爸”……如此種種,同時就將這個時代的價值扭曲和精神荒蕪反襯得淋漓盡致。因為信任危機,與人相處總想“留一手”,真誠待人只成為很豐滿的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的理想口號;而因為利益至上,人際關係又怎能不被金錢、權力和各種物質慾望所綁架。

  我們總是一邊抱怨社交難處“鴨梨山大”,又一邊樂此不疲地應酬人、戒備人、算計人,正如我們一邊唾罵“關係能能力重要”、唾棄被潛規則的女秘書,一邊卻又默默遵照某些潛規則行事──這種吊詭的事兒和心態足以説明,被潛規則的其實不是女秘書,難處的也不是社交關係,而是世態人心。

  在某種意義上説,“關係”難處終歸也是一種多數人推波助瀾導致的結果,稱之為“多數人的暴力”也不為過。事到如今,與其喋喋不休地爭論“關係為什麼難處”、“社會為什麼這麼複雜”,還真不如靜下心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到簡單和真誠。我們往往是説得太多、做得太少,對他人苛求太多而對自己檢視太少,這應該就是道德不斷下滑、社會日益複雜的關鍵因素吧。

熱詞:

  • 關係
  • 衝突
  • 斷裂
  • 熟人社會
  • 暴力
  • 人際關係
  • 中國青年報
  • 通脹
  • 公民精神
  • 鴨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