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專家:治理圈地難破地下煤海開發僵局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5日 00: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針對眾多煤炭巨頭“圈而不開”、“多圈少採”的現狀,從去年開始,新疆接連出臺措施,治理“資源圈地”行為,迫使企業“動真格”,兌現入駐前關於投資建設煤電、煤化工項目的承諾。但一些人士和專家認為,在目前國家相關産業政策“從緊”的情形下,自治區單靠治理企業圈佔資源,而不調整相對超前的新疆煤炭産業規劃,很難破解準東這片“地下煤海”的開發僵局。

  2011年10月,新疆公佈《自治區煤炭資源有償配置與勘查開發轉化管理規定》,要求今後在新疆開採煤炭資源的企業須繳納煤炭資源開發地方經濟發展費,其中每噸動力煤15元,焦煤及配焦用煤20元;開採煤炭資源用於疆內煤電、煤化工等轉化項目的,地方經濟發展費按照上述收費標準的40%收取。

  這一規定明確提出,“探礦權人領取勘查許可證6個月內未開展勘查工作或未完成自治區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的,將吊銷勘查許可證;採礦權人領取採礦許可證一年內未開工建設的,也將被吊銷採礦許可證。”這意味著新疆開始採取措施,對煤炭開發“圈而不探”、“圈而不採”的行為進行治理。

  然而,自治區發改委、煤炭廳,甚至自治區人大都拒絕就此問題接受記者採訪;無獨有偶,幾乎所有在準東地區投資的煤炭企業對此也都諱莫如深,避而不談。一位不願具名的某煤炭企業駐疆高管表示,他所在的企業,在加大能源轉化項目投資方面已經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但他同時承認,眼下就投入鉅資發展煤電、煤化工的項目,各方麵條件顯然還不夠成熟。

  準噶爾盆地是我國第二大內陸盆地,盆地東部正在規劃建設的準東煤電煤化工産業帶,橫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4個縣市。這裡煤層厚,埋藏較淺,易於開採,開發潛力很大,僅準東煤電煤化工工業園,已探明煤炭儲量就達190億噸,豐富的煤炭資源吸引了國內煤炭企業巨頭紛至沓來,參與開發。

  然而,迫切希望從能源轉化項目中獲益的地方政府不久卻發現,招商引資來的企業巨頭並不急於開發,這讓他們頭痛不已。吉木薩爾縣一位領導幹部慨嘆道:“質量好、容易開採的資源,基本上被外來企業瓜分完了,而他們卻再也不提當初與自治區簽訂的協議,現在的情況是有煤的人不開發,想開發的人沒煤。”

  進入新疆的大企業幾乎都是以煤電、煤化工作為獲得資源開發權的最重要理由。而如今,除了原煤的開採和外運,絕大多數能源轉化項目還處於“論證階段”,沒有實質性進展,這種情形在準東地區尤為明顯。自治區煤炭廳一位負責人稱,大企業大集團的“圈地”行為,已使新疆能源産業發展面臨兩難境地。

  儘管新疆治理“資源圈地”的措施嚴厲,但一些專家和人士認為,由於國家對於煤電煤化工産業發展的限制,新疆煤電、煤化工等煤炭産業深度開發項目,在短期之內仍不會有大的突破,只能還是地方政府一廂情願的“發展衝動”。

熱詞:

  • 圈地
  • 煤電
  • 煤海
  • 開採
  • 治理
  • 煤炭資源
  • 準東
  • 煤炭企業
  • 僵局
  • 煤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