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以10月28日中電投將旗下漳澤電力股權出售給同煤集團為信號。近日,五大電力開始頻頻通過股權交易的方式處理旗下形同雞肋的不良火電資産。
繼中電投之後,華電集團近期也在處理旗下資産,不久前剛剛掛牌轉讓其寧夏大唐國際大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0%的股權。大壩發電目前的大股東是大唐發電,持股比例為45%;寧夏發電集團和集團分別持股35%和20%。而11月4日,華能也掛牌交易了其雲南滇東能源有限責任公司40%的股權。
如此頻繁的火電業務股權轉讓,顯然可以看出旗下火電業務的嚴重虧損和煤電價格漲幅之間的巨大差距已經讓五大發電集團感到有些無力應對。2000年,煤炭平均價格僅為每噸227元,2010年年底已經到了799元/噸。同樣是2000年,一千度電平均價格為335元,而十年之後卻只漲到了410元。也就是説,十年間煤炭價格漲了2.5倍,電價只漲了0.22倍。隨著煤電一體化進程的深入,五大電力不得不開始選擇轉讓火電資産給煤炭企業以緩解其連年負利潤狀況。
但煤電聯營之後,拋去火電包袱的發電企業未來發展發展方向又在哪呢?對於電力企業來説,轉讓火電股權,擺脫虧損業務包袱,無疑為其資金週轉和多元化發展鋪平了道路。近段時間以來,由於火電業務虧損,五大電力集團已經開始更多的將投資目光放到新能源項目上,許多投資都集中到了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領域,以此來彌補火電業務的利潤缺口。中電聯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基建新增發電生産能力4962萬千瓦,同比減少224萬千瓦。截至9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發電設備容量97695萬千瓦,同比增長10.2%;其中,火電同比增長8.8%,繼續低於火電發電量及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前三季度,全國火電新開工規模1262萬千瓦,9月底火電在建規模6755萬千瓦,分別同比減少1338萬千瓦和1785萬千瓦。而清潔能源方面,前三季度,全國電源投資中,水電、核電、風電合計投資額所佔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5.8個百分點,火電投資比重持續下降。
有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大唐集團的投資基本都集中在風電和水電項目上,同時在核電和太陽能方面也有所涉足。就在不久前,由大唐集團新能源建設的國內最大50MV級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示範項目落戶于內蒙古杭錦旗巴拉貢鎮中小企業創業園區。總投資19.45億元,佔地面積1.95平方公里,年發電量1.65億度,將於2015年建成投産。此外,在能源結構上,幾大發電集團也都有了提高清潔能源在企業中所佔比重的規劃。國電集團作為亞洲最大的風電開發商,其風電裝機容量佔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的25%,與其水電裝機容量一樣都在1000萬千瓦以上。清潔能源佔國電集團總資産不到1/3,卻有效彌補了鉅額虧損。國電規劃把清潔能源的比重從目前的20.5%,提高到2015年的32%,到2020年將達到40%。而中電投已宣佈要在2020年達到火電50%、水電25%到30%、核電10%到15%、可再生能源10%的目標。此外,華電的目標是到2013年火電、水電、新能源的結構比例達到7.5:2:0.5,最終是力爭逐步達到6:3:1。可見,五大發電集團在新能源業務上的戰略轉向,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
然而,五大電力企業紛紛在戰略佈局上實現多元化來增加盈利業務的同時,仍要警惕的是當年火電業務“跑馬圈地”的教訓,不能一味追求規模、盲目上馬造成資産閒置或利用不充分,以免在緩解了五大電力集團火電虧損的同時,卻進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負債率和財務費用。
總而言之,五大發電集團的多元化投資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是在盈利和負債之間的一種博弈。對於五大電力來説,目前顯然不可能徹底放棄全部火電業務,短期內火電依然是企業主營業務中比重最大的部分,而政府儘快理順煤電政策仍是解決五大電企目前虧損壓力的根本方法。(記者 楊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