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分紅重在完善決策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00: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去年底,管理層提出了一些很有前瞻性的新思路,比如關於督促上市公司做好分紅決策的要求,但被誤讀為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強制分紅”,一些財經評論員和股評家也跟著起鬨。這倒也罷了,節前史玉柱也提出建議“年利潤50%用於分紅的藍籌股,才有融資資格”。

  史先生身份特殊,近期大舉投資民生銀行(600016)股權,所以他並不是一名客觀中立的裁判員,而是博弈場上的一名選手。

  其實上市公司分不分紅,從來就不是道德問題,而是經營決策和利益分配問題。不分紅的公司,未必一律要坑害小股東利益;大比例分紅的公司,也未必是真的一心為小股東利益著想。史玉柱先生大比例投資的銀行股,苦於股價一時漲不上去,或即便漲上去了,為了長遠的控股利益,也不可能驟然賣出大量股權套現。所以他作為大股東代表,當然是要敦促多分現金紅利了。類似的,歷史上大比例分紅的公司,十有八九是大股東暫時客觀上無法賣出股份,所以要求公司多派紅利,早點收回一部分投資。

  試想大股東如果是和諸位小股民一樣,以30倍市盈率在一級市場買的股票,甚至是以50倍以上的市盈率在二級市場買的股票,他們還會鼓吹大比例現金分紅嗎?同樣的,在牛市裏,小股東以市盈率50倍、甚至100倍買的股票,如果大股東拼命現金分紅,小股東準備誇他們還是罵他們呢?

  買股票合算不合算,有沒有投資價值,根本問題在於:一是買入成本是否低;二是股票背後的上市公司是否在主營業務成長良好的同時,在內控機制上規範運作,不惡意轉移利潤、轉移資産。至於分不分現金紅利,只是一個表面問題。因為股市表現不好,就逼上市公司多分紅,這好比逼一個消化不良的瘦子拼命吃肥肉,卻不給他治療腸胃疾病。

  過去十餘年來,大多數在股市裏虧錢的人,並不是因為紅利分的少而虧損,而主要是在不合理的高價買了股票。不合理的高價,和市場輿論導向單一、信息披露不及時透明、財報編制和審計不嚴謹,以及違規違法行為懲戒不足、基金證券等代客理財機構的不理性等有關。如果高舉“強制分紅”的大旗去規範股市,卻忽略了對上述更核心問題的治療,那“強制分紅”就成了障眼法。對那些一開始就惡意在股市圈錢、以超高估值發行股票的公司,如果只要求他們大比例分紅就放棄其它監管,那他們會很高興的。

  監管者應該做的是落實公平遊戲規則,保證信息披露公開透明,執法公正。尤其是在市場輿論方面,要鼓勵多種市場聲音,甭管唱多還是唱空,前提是有理有據。只要信息對稱,市場輿論自由公開,那分不分紅讓股東大會自己去表決即可。

  當然,小股東可能在表決時處於弱勢地位,但其他有表決權的大股東會和小股東利益捆綁在一起,履行代言職責。反之,如果大股東和小股東利益不一致,在分紅之類問題上老是不代表小股東利益進行投票,那小股東就會用腳投票,股價就會下跌,股票的流動性就會變差。但這些純屬市場行為,只要大股東之前沒有承諾大比例分紅,也不能説大股東做錯了什麼。

  近期部分媒體已將“強制分紅”改為“完善分紅決策機制”之類更接近監管部門本意的措辭,這種自我糾正是令人欣慰的。

  (來源:中國證券報)

熱詞:

  • 決策機制
  • 大股東
  • 強制分紅
  • 小股東利益
  • 銀行股
  • 上市公司
  • 股市
  • 市盈率
  • 股價
  • 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