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體育拿什麼破除“數字崇拜”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2日 03: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京龍虎網-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歷史的指針定格在2012,世界體壇的目光匯聚于倫敦,四年一度的奧運“大考”如期而至。

  對於中國軍團出征倫敦奧運會的前景,目前媒體傳遞的聲音均是“不容樂觀”。在實現連續4屆奧運會金牌數、獎牌數持續增長之後,發揮已近極致的中國體育似乎再難找到新的發力點。

  然而,金牌數量的快速增長,卻無法掩蓋項目結構失衡、生産方式單一、金牌成色不足的現實。在我國自1984年出征奧運會所收穫的獎牌中,跳水、舉重、體操、乒乓球、射擊和羽毛球這6個傳統優勢項目摘取的金牌數,竟然佔到金牌總數的七成以上。幾大傳統優勢項目的持續堅挺,不但令對手驚嘆不已,而且也與基礎大項的不見起色、三大球的日漸低迷和弱勢項目的積重難返形成鮮明反差。

  令人擔憂的是,在實際運行中,獎牌榜的數字已與名譽、地位、利益直接挂鉤,金牌在很多時候被異化為相關部門的政績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區和部門為片面追求獎牌數的增加,甚至不惜以犧牲全民健身、荒廢民生體育為代價。“唯金牌論”和功利體育的大行其道,致使篡改年齡、服用禁藥、黑哨假球等體壇亂象屢禁不止,致使國民體質連年滑坡的趨勢始終得不到有效遏制。

  體育系統對於金牌數量的癡迷,與某些地方政府揮之不去的GDP情結如出一轍。片面追求數字的背後,歸根結底是利益在作祟。

  有一個説法,運動員脖子上的牌子,等於自己的房子、教練的票子、領導的位子和地方的面子。一塊金牌背後,往往可以牽出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

  若要斬斷金牌與政績之間的利益糾葛,改革現有體育工作評價體系就成為一種必然。不久前,國家體育總局一位負責人向媒體透露,今後對各級體育部門官員考核的評價體系將向群眾體育傾斜。當政績考核方案不再以金牌數量為單一衡量標準,官員才有動力把精力和財力真正投向群眾體育。

  當然,這種新評價體系能否落實到位,將有賴於合理的制度設計和完備的執行機制。令人欣慰的是,儘管糾偏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按規律辦事、沿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前行,中國體育依然前景向好。

  據人民日報

熱詞:

  • 體育工作
  • 體育部門
  • 金牌數
  • 大考
  • 出征
  • 奧運會
  • 體壇
  • 優勢項目
  • 禁藥
  • 舉重